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反恐怖主义》法授权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以及其他依法配备、携带武器的应对处置人员,对现场实施暴恐犯罪的行为人可以使用武器,这对快速制止现场实施的暴恐犯罪活动,减少人员财产损失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但是被授权人员如何依据《反恐怖主义法》规范有效地使用武器,还需要认真思考。以《反恐怖主义法》为视角,就法律的位阶与效力层次、使用武器的合法性规制、使用武器的合理性规制、实施使用武器的专项训练四个方面进行尝试性探讨,可以为现场实施暴恐犯罪的应对处置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迅猛发展的地铁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针对地铁实施暴恐犯罪的风险随之增加,地铁暴恐犯罪的危害也日益严重。而针对地铁暴恐犯罪,无论在处置还是在防范方面都面临着困难。大数据的兴起,为地铁暴恐犯罪的侦防困境提供了重要的破解思路。改变传统的侦查思路,主动融入大数据时代,善用大数据,加强地铁暴恐犯罪作案规律的研究和地铁暴恐犯罪的情报建设,可以提升地铁暴恐犯罪侦查水平;强化安全检查、秩序管理、技术监控和危险预判有助于防范地铁暴恐犯罪。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暴恐活动不断变化升级,铁路反恐的重要性、现实性日益凸显。加强铁路反恐防范,形成机制化、常态化、实战化的反恐防范体系,是铁路公安机关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扁平化警务指挥模式是近年来公安部自上而下力推的符合公安工作现实需要的新型警务指挥模式,相较于地方公安机关,铁路公安机关在指挥中心建设以及扁平化警务指挥模式研发和应用方面差距明显,已无法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铁路公安工作的现实需要。铁路公安机关对警务指挥模式进行创新,由传统指挥模式向扁平化警务指挥模式转变,符合铁路公安机关适应公安工作新常态,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动态化、暴恐活动危急化的现实需要,有助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助于推动新形势下铁路公安警务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当前,反恐维稳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昆明站"3·01"等一系列暴力恐怖袭击案件的发生,表明铁路站线已成为暴恐分子实施恐怖威胁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进一步加强铁路反恐怖工作,各级公安机关在组织领导、机制建设、硬件投入、应急演练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使铁路公安机关常态下的反恐防暴工作有了明显改进和加强。相对于大客站、高铁而言,一些中间站、既有线受客观条件、硬件投入、整体运作等方面的限制,安全防范措施薄弱环节较多,暴恐活动现实威胁也较大。拟结合辖区治安实际及反恐防暴要求,探讨如何做好铁路既有站线安全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民族宗教问题的日益凸显,世界各地发生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逐年增多,各国极端分子利用地铁实施暴力恐怖犯罪成为一种新趋势。对于我国民警来讲,有效快速地处置极端分子利用地铁类轨道交通工具实施暴恐犯罪活动,做好预防工作,不仅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处置预案、培养多层面的地铁暴恐处置力量、完善地铁的防火防爆监测和安检,积极推进反恐情报网站建设,而且要做好武力处置工作,如店内封控、攻心劝降、威力制服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铁迅猛发展、人口流动加速、各种矛盾凸显,暴恐威胁更加突出、治安形势更为复杂,各类风险与日俱增,面对诸多新挑战和新考验,铁路公安机关要始终以确保铁路和旅客安全为中心,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管理,紧随形势变化,坚持高标定位,从打牢安防基础抓起,从提升实战能力切入,从创新改进方法着力,从健全管理机制增效,不断完善铁路安全防控体系,提升铁路治安整体防控能力,确保铁路持续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
暴恐信息的传播是恐怖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有效防范、处置与惩治暴恐信息传播行为是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的需要。《反恐怖主义法》对暴恐信息的界定仍存在不明确之处、针对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等有关主体反恐义务的规定不够明确、未明确主动接受暴恐信息行为的违法性。为更有效应对暴恐信息传播,应制订明确的暴恐信息认定标准,探索以服务类型为标准对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等有关主体的反恐义务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并完善暴恐信息受众法律责任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铁路刑事案件主要是指发生在铁路公安机关管辖的铁路站场、列车、线路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犯罪。由于在案件构成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铁路犯罪现场摄影应该根据铁路犯罪现场的属性来系统地记录现场状况。认识铁路犯罪现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是搞好铁路犯罪现场摄影的内在要求。铁路犯罪现场摄影特殊性主要是在拍摄铁路犯罪现场照片过程中,如何结合铁路犯罪现场构成的特性以及铁路犯罪现场存在、处置的条件和专业要求等来做好现场摄影工作。铁路犯罪现场摄影应按照及时、全面、客观、细致的要求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当前铁路乘务民警面临严峻的反暴恐形势,同时带有明显运输特征的刑事犯罪案件持续发生,扰乱列车秩序的治安问题突出,急切需要全面提高乘务民警在客运列车狭窄空间内警情处置的实战能力,尤其是狭窄空间的战法应用水平。客运列车车厢狭窄空间内,公安民警可采取口头、徒手、警械、武器、组合、替代措施制止系列战法,依法、快速、有效制止现场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全球恐怖主义活动频发的大背景下,铁路不可避免地成为暴恐分子实施恐怖犯罪的主要针对目标。我国的国内铁路运输系统和跨境铁路运输系统的反恐工作目前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铁路运输系统的反恐模式主要呈现出以制度机制建设和安防体系建设为主导、以警企协作和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发展特点,倡导融合共享、聚力发展的工作思路。但就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系统反恐形势和反恐需求来看,这种反恐模式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强化思想认识教育,进一步筑牢反恐防暴意识;运用安全评价手段,进一步健全风险防范体系;聚焦反恐实战需求,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立足铁路辖区阵地,进一步坚决筑牢安全防线;严防网络黑客手段,进一步确保铁路通信安全。  相似文献   

12.
铁路站车查缉战术课是我校铁路公安特色课程和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也是我校各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到铁路一线公安机关调研,收集鲜活的成功与失误的案例、战例进行总结提炼,充实到教学与实训中,对于办出铁路公安特色,培养我校学生适应铁路现场能力,加强铁路临场突发案件处置能力,充分体现公安部"战训合一"和"教学战术训练贴近实战"的指导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以来,严重暴恐案件频发,蔓延至内地,涉及铁路。面对严峻复杂的反恐形势,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紧紧围绕卡住危险人、堵住危险物、处置危险事,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抓好公安自身反恐防暴工作,主动协调铁路和地方,建立健全公安自身、路内协同、路地联动反恐防暴机制,确保管内治安稳定常态长效。  相似文献   

14.
铁路特殊的环境和地位决定了发生在铁路线车站上的爆炸案件具有以下特点:(一)案件构成专业性强,铁路特色突出;(二)破坏程度大,严重危害铁路运输;(三)铁路爆炸波及范围广,政治影响大;(四)铁路爆炸案件现场的处置与勘验专业性强;(五)不同铁路场所的爆炸案件现场构成上具有各自的特性。铁路爆炸案件的预防工作要形成公安与铁路职工相结合的防爆队伍,并实现人、物、技三防并举的防爆工作网络。铁路爆炸案件的侦查应该从爆炸现场紧急处置、现场勘查、犯罪动机分析、爆炸物证排查、查找犯罪情报信息等方面系统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铁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中亟待补强的一块短板。当前,铁路面临严峻的恐怖袭击风险。因此,应对铁路恐怖袭击风险评估进行研究,制订科学的铁路恐怖袭击风险评估方案和紧急处置措施,包括发生恐怖袭击时需要采取的现场紧急措施、应急抢险救援、客流管控与人员快速疏散处置措施、现场恢复和应急处置等风险评估方案,建立恐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规避风险,为政府、公安机关提供决策支持,以最大限度减少铁路发生恐怖事件的可能,打造平安铁路,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6.
面对社会治安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更好地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重大责任,及时处置影响铁路大局稳定、危及运输安全畅通的各类突发性事件,是摆在铁路公安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分析当前铁路公安机关在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铁路公安机关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发挥好应急处置主力军作用,是摆在铁路公安队伍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地方政府、铁路总公司和各铁路局相继加大对铁路反恐防范的投入,铁路在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的反恐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反恐防范体系。但现有的防范体系能否经受住暴恐袭击的考验,需要进行系统的评估。运用脆弱性评估理论,确定铁路反恐防范体系评估的重点和过程,对科学评测防范措施在发现、延迟、响应恐怖袭击等方面的效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犯罪情报信息在铁路刑侦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犯罪情报信息工作是由公安机关的职能任务决定的,是当前我国铁路公安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工作建设的必然趋势。铁路公安机关必须不断加强犯罪情报信息工作,牢固树立"大情报、大系统、大采集和大应用"的理念,不断拓展犯罪情报信息的应用范围。而犯罪情报信息工作的逐步加强,有利地推动了刑侦工作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人民警察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公安业务的建设。加强犯罪情报信息工作是铁路刑侦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防范打击在铁路站车盗窃旅客财物的流窜犯罪活动,是铁路公安机关的重要而艰巨任务之一。拟分析2010年徐州铁路公安处接报的旅财被盗案件及处置情况,从建立完善基础工作机制、分析研判机制、主动防范机制、快速处置机制、侦查破案机制等方面,对进一步依托和运用好列车警情通报系统、强化站车流窜旅财犯罪打防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盗窃旅客财物犯罪一直是铁路辖区的主要犯罪类型,是铁路公安机关打击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财、物的社会流动性呈现常态化,随之而来的是犯罪日趋职业化、智能化,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地域性职业犯罪特征更加明显。铁路公安机关应加快情报研判的专业化建设,强化刑事技术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打击盗窃旅客财物犯罪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