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欣 《理论月刊》2007,(2):138-141
宋南渡诗人程俱,总能以随缘自适之心来面对多舛之人生,故而其诗歌无论是描写自然山水题材、还是抒写自适情怀的言志之作,都体现出冲澹闲远之美,这也是他自觉学习前人萧散古澹之风的结果。不过,其诗歌透露出的幽独情怀却折射出物质层面的困顿与精神追求的超逸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士人在宋南渡这一特定时期的苦难心境。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民政工作者自己还是享受过民政呵护的人们,只要稍有留意,就会发现广大的民政人都同时拥有“三颗心”。一颗是爱心。“爱心”是民政人最基本的特征,这里的“爱”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爱业: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没有爱就没有敬;其二是爱人:就是把服务对象当作亲人去爱,无论是呆傻还是残伤,无论是孤老还是弃儿,都不能瞧不起,只有爱而不能有恨。再一颗就是诚心。“诚”乃真实、实在之意,民政工作的职责和对象决定了民政人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儿,必然是诚心诚意,一心一意,而决不是假心假意、半心半意,一颗诚心反映…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9,(23)
<正>11月8日下午,由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办的"蓝脉——2019两岸天然染色艺术联展"在台北开幕。展览汇聚了62名两岸天然染色工作者的100件作品,以取材于植物蓝靛的蓝染艺术为主,呈现出一派优雅自在的"草木之美"。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唯物史观被当作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推广与运用,这首先肯定了唯物史观的"历史观"功能,无论是从"唯物史观"这一术语提出的最初语境,还是从"历史"在唯物史观中存在的方式来看,唯物史观首先都是一种"历史的科学",但仅仅把唯物史观当作一种历史观又有逻辑上的困难。必须指出,唯物史观同时还是一种世界观,它以整个世界为其对象,以感性的实践活动为起点,实现了对于人自身、社会乃至自然的存在论证明。唯物史观正是通过实践的起点范畴、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的中间过程、人的解放的价值目标三环节实现了"历史观"与"世界观"的综合统一。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8)
正独创中国山水画"五韵"学说作品被誉为代表当代山水画最高水平山水画作品将影响中国画坛未来一千年今天,他位列中国当代画坛山水画榜首;他被刘大为誉为代表当代山水画最高水平;他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家中作品拍卖最多、最高者;他的山水画作品将影响中国画坛未来一千年;他是唯一在世便被成立艺术研究院的画坛巨匠;他独创山水画"五韵"学说,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一窥中国千年山水画的风骨神韵……他就是大土三阳,本名李晓辉,字孝回,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今春伊始,艺术界并再次为大土三阳举办作品精品展。3月18日,"大  相似文献   

6.
梁志超现任尉氏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他不仅是一个公务人员,还是一个画家。他是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开封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尉氏县文联副主席和县美术家协会理事长。十多年来,他先后有三十余幅作品在全国各地展出和获奖。梁志超的绘画作品,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是获奖作品《七月之晖》、《夏之梦》、《光照人寰》、《红荷》,还是入选全国花鸟画展的作品《在河之洲》、《冬之梦》等,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体现出他的才气与纯朴。   中国画讲究人品和画品的统一。梁志超诚实厚道、谦虚谨慎、心胸豁达、勤奋好…  相似文献   

7.
王校功 《协商论坛》2007,(11):42-4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仞之台,起于垒土。曹季敏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他念好了正、细、勤的"三字经",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实、做好了。所以,无论是作为省人大代表、民革安阳市委主委,还是作为安阳市第一职业中专校长,他都干得相当出色。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国家、为民族、为老百姓多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这对一切有志于让生命闪烁光彩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需要用一生来回答的课题。曹季敏已经对历史交上了高水平的答卷,并将继续提交更高水平的答卷。  相似文献   

8.
劳动作为联系人与社会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对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坚持以劳育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对新时代的基本要求,同时也高度契合立德树人教育的内容实质。现阶段,以劳育人必须要坚持将劳动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将以劳育人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之中,创新劳动教育形态,促进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发展。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党组织的领导,还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行政官员,一般来讲均是由党员和人民群众选举出来的.有权选举他任其职,那么在他任职期间,群众亦可评议其优劣,他若违背群众意愿,群众可趁早弹劾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选"官"容易,评"官"难。要评议的话,多半是官评官——不是下官评上司,就是上司评下官。长此下去,难免产生"官官相卫"之嫌疑。  相似文献   

10.
在历代太监中,童贯堪称屡创"历史之最"的人。他以太尉领枢密院事,掌全国军权,是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他前后统兵二十年,是史上掌军权最久的太监;他曾以副使身份出使辽国,是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他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是史上第一个被册封王爵的太监。而如果把"骂名"算上,童贯恐怕还是生前死后承受骂名最多的太监。无论正史还是野史,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童贯都是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11.
去年9月,中央文明办等单位进行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和表彰活动,彰显了中国平民英雄的力量,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有人说,“平民英雄”的时代来临了。应该说,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平民英雄,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只不过毋是通过树立我们身边的典型,我们更能懂得如何“以平常之心对待生活,以感激之心对待工作,以真诚之心对待他人,以奉献之心对待社会!”。来吧,大家一起伸出双手,共同托起道德中国复兴的晴空!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12)
<正>每个人都有心中的世界,艺术家的心中世界就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依据他们的作品,读者自会判断出他们的气质、性情、志趣、好恶,乃至作品的风格。就绘画而言,固有画如其人之说,有张扬激励者,有含蓄平和者,有机智灵巧者,有质朴敦厚者,是人品也是画品,都会曲曲折折地反映到画面  相似文献   

13.
姜少勇 《政策》2007,(2):60-60
地方换届选举,人们还是习惯画“正”字唱票。一位代表说得好:“这个‘正’字,可以提醒当选人自觉做到心正身正行正。”虽然说有点望文生义,但细细揣摩却发人深思。正,即不歪不偏。心正身自端,心歪行易偏。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心正是第一位的。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立心宜正,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所谓心正,就是指做人做事的心态、动机和出发点不偏向、不倾斜。心正,是一种优秀的品格、人格的力量,是一个人思想、信念、情操、意志的高境界。春秋时有一个叫黔娄的小官,毕生追求“宁可正之不足,决不斜之…  相似文献   

14.
<正>重复,字面意思可理解为同样的东西、现象再次出现,或者同样的事情再次去做。日落日出,暑去寒来,大自然、人类社会以及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复"司空见惯。然而细想起来,那只是一种表象。本质上,一模一样、毫无差别的"重复"是不存在的,无论是事物还是动物,无论是现象还是动作,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遵循一定的规律时刻都在运动,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波浪式"前  相似文献   

15.
陈鲁民 《楚天主人》2008,(Z1):55-55
曾国藩是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褒者说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一完人";贬者说他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这些都姑且存而不论,但他在修身养性、治家教子、琢磨为官之道方面确有独特见解。他在《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谈到  相似文献   

16.
刘伯良 《新东方》2007,(7):43-45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见解,否认心外有理。他认为朱熹"格物穷理"是把心理截然分开,是错误的。"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为二也"。[1]"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2]这就是说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抛  相似文献   

17.
周振华 《北京观察》2014,(10):66-69
正北京,这个大讲文明与礼仪的地方,不管是城区,还是郊区,到处都渗透着"您"的文化;无论是居民,还是农民,一样习惯并喜欢称呼"您"。"您"确实无时无刻不在温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北京人好面儿、讲面儿,事事怕丢礼儿、落礼儿。于是,祖辈过来造就了一种谦卑的处事态度,与人打交道尽可能考虑对方的面子和感受,低放自我重心,慎言屈尊。特别是在日常与人交往中,总喜欢道个"您"字,以求畅怀、和稳、安顺。"您"字,用得好,来的真诚、和气、友善,的确有抚慰人心尊重人格的特殊功效。  相似文献   

18.
正古之仁人志士,无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目标,无论安邦治国,还是进德立业,其前提和基础就是"修身"。修身所系大矣!凡立于天地之间,皆有此务芸芸凡夫,虽处江湖之远修身可减少过失、顺遂安平。有鲲鹏之志、经天纬地之才的才俊,处庙堂之高,慕圣贤之境界,法圣贤之高行,砥节励行,即便不能出将入相、大展宏图,亦可建德政于生前,立心碑于身后。清代名臣孙嘉淦为了做一个不负平生之志的好官,特为自己制定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知音》篇提出"俗鉴与妙鉴"的说法,旨在叙述知音的若干原则及操作方法。两者有难易和高下之分,妙鉴通过考察文情而知其人其心,求得情志的帖然相契,是知音的最高层次。刘勰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品文鉴人之术及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昌是个老实人,却画了很多充满浪漫且极富童趣的作品,似乎“画非其人”。在当新的国画界,新昌经过多年的苦心研究和不懈努力,已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引起了业内和社会对他的认同和关注。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新昌的创作经历很丰富,无论是在梅山的工地当工人,还是在学校美术教室做教师,他都坚持着绘画创作。早年新昌就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连环画画家。他的连环画创作在各种美展中屡获大奖。正是有了这些连环画创作的实践,培养了他独有的创作能力,使他在以后的中国画创作中能够如此游刃有余、随心所欲。他追朔孩童时纯真的记忆,编织梦幻般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寻找自己心中的梦,寄托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在富有诙谐情趣的画面中隐隐道出一种田园诗歌股的快乐和宁静,给人一种温馨和甜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