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7,(2)
<正>海峡两岸同文同祖,相似的文字与共同的文化是构成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华文化是两岸的中国人共同创造,一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由此,一年来,两岸在传统文化交流方面愈演愈热,方式层出不穷,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弘扬国学知识5月19日,海峡两岸国学文化交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提升文化自信,不仅要切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要以优秀伦理思想为切入点。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中,打造世界人民共同认可、普遍尊重、共同响应的中国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凝聚力思想: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共同的精神家园;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大一统观念是传统文化的群体意识;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民族凝聚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国家统一的文化支撑;是联系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4.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灿的中华民族文化。而千百年来在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影响极深、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同近代体育运动以及其他科学文化艺术一样,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颗闪耀璀灿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值得我们提倡、重视、研究、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具有根基性的意义和价值,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使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根脉,能够形成民族向心力;文化符号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纽带,能够唤起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身份认同;文化符号还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反思,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中保持民族文化的创造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文化符号入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原型价值内涵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通过“元符号性”升级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赋予现代价值内涵,从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价值维度;在互联网兴起的全球传播时代,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国家文化符号,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以增进国家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6)
<正>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一种现代文明,都必须从传统中吸取营养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为其提供重要的思想来源。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会宁 《求索》2012,(8):188-19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文化体系的总体表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气派与民族气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共同的理论之基和实践之源,两者的诸多契合点启示我们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伴随着这个民族共同产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同时,这种传统文化又滋润和涵养了这个民族,世界各国概莫能外。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也不例外。 一 有6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世界6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稳  曹宏 《观察与思考》2014,(10):39-4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在文化全球化冲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遭遇到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视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重视文化生态的维护,以应对和解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中华民族是指生息著衍在这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指现有的这56个民族,也指史前期和进入历史以后的各个时期有记载的或没有记载的生息着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共同创造的富有一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遭遇到两次大的挑战。第一次挑战是印度佛教的输入。相传东汉明帝时候白马驮经,佛教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中原丧乱,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时上至帝王,下及黎庶,朝野佞佛,蔚为风气,举凡中华民…  相似文献   

11.
李净  谢霄男 《人民论坛》2015,(8):179-181
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有着丰富思想内涵。其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统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三个层面:国家、社会、个人;四种方法:固本培元、扬弃继承、创造转化、深度挖掘。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研究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公安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1]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发展和保持个性的基础和前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进程中,积淀了十分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是“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文化问题,现在大家都在热烈讨论。在这里,我想谈四个问题:一、共同文化和两种文化;二、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三、国民性与民族精神;四、中国文化的新阶段。一、共同文化和两种文化共同文化这个提法是斯大林提出来的。他讲一个民族一定要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必须这四个方面兼而有之,才能成为一个民族,缺一不可。什么叫共同文化?斯大林认为,共同文化是共同心理的表现。我们可以说,共同文化是不同阶级共同创造的文化。具有某个阶级的特殊的阶级性的文化就不能说是共同文化。那么,有没有各个阶级共同创造的文化呢?应该说是有的。  相似文献   

14.
曾波 《创造》2023,(2):58-60
<正>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指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各国人民和各个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共同心声,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升华,承继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厚根基。其中,以和为贵映射安全稳定的历史基因;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人类发展的物质根基;天道均平构筑世界秩序的力量基石;义以为质创设正义力量的伦理保障;民为邦本彰显民主至上的价值张力;自由无束助力人类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孕育着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刚健有为、重人格、重道德、重境界;和谐中庸、重整体、重直觉、重实用;变化日新、无物常在的辩证法思想。传统文化既有精湛的智慧,也有消极过时的东西,应辩证分析、剔除糟粕、传承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精华,对警务工作大有裨益,需要传承发扬。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历史阶段。其中 ,从汉代到近代是传统爱国主义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 ,在爱国主义实践上 ,它表现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在相互交往、相互依赖、相互吸收、相互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融合 ,最终定型为今天的中华民族 ;在理论上 ,则表现为对忠君与爱国、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矛盾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是指引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特别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做出了"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兴文化"的使命任务:坚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13)
<正>两岸历史文化本来一体,两岸本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唯因"台独"的存在,造成两岸历史断裂与文化心理伤痕。两岸不缺共同记忆,唯缺美好的共同记忆。增强两岸历史连接,可以从八个方面着力: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文物、遗迹等;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庆、习俗等;三是近代历史上两岸同胞共同抗击列强侵略、建设台湾的历史;四是两岸同胞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是从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高度揭示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文化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人是"文化"的存在者,人必须接受文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