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台声》2015,(13)
<正>两岸历史文化本来一体,两岸本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唯因"台独"的存在,造成两岸历史断裂与文化心理伤痕。两岸不缺共同记忆,唯缺美好的共同记忆。增强两岸历史连接,可以从八个方面着力: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文物、遗迹等;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庆、习俗等;三是近代历史上两岸同胞共同抗击列强侵略、建设台湾的历史;四是两岸同胞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是民族凝聚与国家认同的基础。中华文化是全体中国人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共同约定,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有利于建设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为最终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19)
<正>9月19日至20日,由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与台湾工业总会共同主办,四川省知识产权研究会承办的"第十届两岸专利论坛"在成都举行,这是"两岸专利论坛"十年来首次在川举办。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来自两岸的200余名知识产权界人士就两岸专利价值提升的措施和经验、专利案件审理的发展动态、专利运营的最新发展等主题与参会嘉宾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打造两岸共同的文化家园,追求同属两岸同胞的文化价值,是构建新时期两岸和谐关系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要通过文化价值认同的意义识别、困境解读、共识基准认知、途径方法探究,理解文化价值认同在新时期两岸关系和谐建构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全文中,"和平"一词贯穿讲话始终,彰显了和平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性,展现了总书记为两岸促和平、谋发展的深邃思考。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两岸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卷册,是两岸同胞共同书写的。相信在对和平的共同珍视和对统一的共同追求下,两岸同胞定会继续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也必将携手一道,书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崭新篇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和感动着各地亿万中华儿女,特别是各行各业的台湾同胞,他们用诗、词或多种文体表达着热切感闻——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的和合思想作为中华文化思想之元,在当代主要表现为:弘扬和合思想的精髓,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潮流,为世界提供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评判国际关系的价值标准;有利于争取海峡两岸有较长时期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为两岸同胞提供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繁荣的共同价值标准;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维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确立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7.
信任是两岸交流交往活动得以实现及深入的核心机制。目前围绕两岸互信基础的解释,存在两大视角:一是以理性选择的计算为基础;二是以非理性的社会或关系选择为基础。两岸互信既可能来源于双方的理性选择,也可能来源于双方间的交往过程,甚至是来源于两岸制度化的合作等,当然还可能来源于前述几个"信任源"的不同组合。概括起来,巩固与深化两岸互信的动力来源体现在以下三个关键因素:对历史与现状的反思、相互依存的利益联结以及共同价值与规范的培育与形塑。而增进和深化两岸的相互信任,除了两岸基于理性选择增强双方的利益联结之外,还可从增进合作型信任关系、构建"积极信任"机制以及开展社会心理建设等入手。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5,(22)
<正>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赵辉 《台声》2006,(11)
两岸亲情血浓于水,文化一脉相承。两岸城市艺术节活动的举办,搭建了两岸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将推动两岸文化团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密切两岸文化往来,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大力发展两岸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是两岸实现双赢、走向繁荣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源泉。两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始终是连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坚定两岸同胞振兴中华共同信念,是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有效途径。两岸一家亲,文化心连心。两岸同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亲情,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感情。  相似文献   

11.
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现实主义理论与政策设计在反对"台独"活动中有其独特的功效;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则印证了自由主义理论的特征。但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均无法解决两岸矛盾中最为根本的两岸集体认同的差异和对立。以"两岸命运共同体"为主轴的对台新方略,是两岸和平发展时期大陆对台政策的创新,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色彩。对台新方略,从两岸社会的视角对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民间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希望通过两岸合作机制的建设,促进两岸民众共同生活圈的形成,渐次消弭两岸之间各族群的矛盾,在共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形塑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情感,从而奠定两岸之间的集体认同,为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2)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与精神家园,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增进文化认同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增进文化认同,需要正视两岸文化差异。过去海峡两岸长期的分隔与对峙,造成两岸同胞彼此陌生、疏离、猜忌,意识形态差距颇大。尽管两岸经贸交流扮演了化解敌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23)
<正>11月24日,第三届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在北京饭店举行。两岸百余家媒体及相关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两岸新闻交流30年发展历程,探讨融媒体时代下的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本届峰会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协办,是中共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两岸媒体界的首场重要交流活动。共同回顾两岸新闻交流30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北京市代市长陈吉宁,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副  相似文献   

14.
共同打击犯罪,维护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社会治安稳定是两岸四地的共同历史使命。两岸四地之间开展刑事司法协助,应将和而不同作为价值定位,求同化异作为目标定位,平等合作作为角色定位,尊重权利作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赵辉 《台声》2006,(11):37-41
两岸亲情血浓于水。文化一脉相承。两岸城市艺术节活动的举办。搭建了两岸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将推动两岸文化团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密切两岸文化往来。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大力发展两岸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是两岸实现双赢、走向繁荣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16.
陈键兴 《台声》2014,(1):16-16
<正>2013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了出席2013海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的代表。俞正声充分肯定两岸新闻交流取得的成绩以及两岸媒体为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发展、增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两岸民众的共同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岸民众的共同心愿。这就是两岸媒体交往的基础。俞正声希望两岸媒体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善尽社会责任。以和平发展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海峡两岸都有责任加以维护。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合作有两层涵义:一是共同维护中国主权;二是钓鱼岛附近海域资源的合作开发。两岸同胞是一家人,钓鱼岛是两岸民众的共同财产,这是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根本动力所在。从两岸融合和民族感情的角度来讲,两岸携手合作维护钓鱼岛主权,也是一次加深两岸民众感情、消融两岸隔阂的良好契机。从经济利益上看,两岸携手合作,共同维护钓鱼岛主权,十分有利于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整体中华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路径可以是适时成立两岸钓鱼岛事务协调小组,双方成立两岸钓鱼岛共同开发委员会,共同开发利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资源等。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2)
<正>海峡两岸同文同祖,相似的文字与共同的文化是构成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华文化是两岸的中国人共同创造,一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由此,一年来,两岸在传统文化交流方面愈演愈热,方式层出不穷,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弘扬国学知识5月19日,海峡两岸国学文化交  相似文献   

19.
要闻回放     
《台声》2010,(2)
<正> 两岸学术机构共同研究为ECFA提供理论基础为全面与系统化评估"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可行性,两岸研究单位在各自研究基础上进行共同研究,并得出了对两岸经济发展有利的一致性研究结论。据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方面介绍,该院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就洽签ECFA对台湾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大陆的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经贸大学和南开大学则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ECFA对大陆的经济影响。两岸的研究单  相似文献   

20.
陈键兴 《台声》2014,(7):19-19
<正>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长郝龙斌一行。俞正声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我们将继续同台湾同胞一道,巩固深化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继续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取得新进展,造福两岸民众,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