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5,(23)
<正>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见,展现了从容、淡定和历史责任。此次会晤开启了两岸领导人会见的先河,开创了两常关系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的篇章,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使两岸关系发展跃迁到新的历史高度,实现了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的重大突破,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走向,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都会产生积极深远重大的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22)
<正>从11月7日至笔者落稿时止,两岸领导人会面连续在台湾岛内引起热烈反响,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言论,给两岸领导人会面点赞,大家普遍认为,两岸领导人会面立意高远,成果丰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政要人士:会晤的意义远大于一场选举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两岸领导人会晤的意义远大于一场选举,民众应该会关心各个候选人是否从促成和平的角度来看待此次会晤。他表示,两岸领导人会晤是两岸关系的重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两岸领导人这一跨越66年的首次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必将载入两岸关系史册。两岸双方以相互尊重和建设性的态度,围绕推进和平发展、致力民族复兴的主题,就两岸关系相关问题坦诚交换  相似文献   

4.
王忍 《统一论坛》2014,(2):64-66
马年伊始,海峡两岸互动频繁,继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实现首次正式会面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习近平情真意切地阐述了“两岸一家亲”的思想,呼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两岸关系能否有新的突破,两岸领导人能否实现见面和会晤呢?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5,(22)
<正>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实现历史性握手,并就巩固"九二共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民族复兴达成积极共识,掀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两岸领导人会晤揭开了两岸领导人实质政治对话的序幕。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协商,到去年初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建立两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再到两岸领导人直接面对面交流沟通,表明两岸交流互动层次已从早期的经济性、事务性商谈,逐步过渡到主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22)
<正>11月7日下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之间的握手,通过世界各大媒体的平台传至全球各个角落,这一直接影响两岸、间接影响全世界的"历史一握",让人深感振奋。两岸领导人会晤的成功举行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突破,两人为民族大义和国家未来的握手,开启了两岸和平时代。此次会晤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意义非凡,是自1945年以来的重大进展,是继2005年连战"破冰之旅"、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开启"大三通"的第三次重大突破,两岸领导人此番放下了细枝末节的困扰,为民族大义和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24)
<正>举世瞩目的两岸领导人会晤已经落下帷幕,但此次会晤的意义和影响无远弗届。当前距离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只剩不到1个月的时间,未来无论是哪个政党执政,如何面对此次会晤成果都是无可避免的习题。"九二共识"是两岸不可或缺的政治基础。在两岸关系的发展进程中,从海协、台湾海基两会的机制化商谈,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5,(22)
<正>两岸领导人会晤举办的考量应该跟选举无关,将这场会谈与选举因素牵扯在一起的人,基本上都是选战当事人。必须正向肯定此次会晤,马英九想创设"两岸互动和平稳定的框架",包括两岸领导人热线、两岸领导人定期会见机制都是两岸和平框架的一环,所以此次会晤只是制式化模式的开始。观察两岸领导人会晤,应该要从习近平或马英九的角度来看待此次会晤。很多人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这是朱立伦担任国民党主席以来首次访问大陆,也是国共两党领导人继上次会晤6年之后的首次握手。这次会晤,大陆方面释放出继续和平稳定发展的信号,显示出对两岸合作前景的信心。台湾方面坦陈对两岸关系的立场观点,提出台湾年轻世代对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看法与诉求,表达了对两岸关系的远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期许",朱立伦则强调"和平双赢、诉诸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的台北会谈,在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积极评价中成功地落下帷幕。海协会领导人及协商代表团在台湾短短四天的协商、访问,实现了两会领导人首次在台湾举行会谈,开启了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新里程,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书写了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邰宗 《台声》2014,(3):32-33
<正>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晤",是台湾大陆委员会和国台办两个部门间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的开端,也是在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增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巩固深化的形势下,两岸关系取得的又一突破性进展。对于两岸"张王会",专家学者给予很高期望。谢郁:增进两岸"一中框架"政治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谢郁认为,这一次"张王会"的亮点所在就在于,它开启了两岸官方政治互动的通道,对于两岸关系的提  相似文献   

12.
<正>近一年多来,两岸关系在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基础上,不断取得积极进展。两岸交流机制化和制度化建设有序推进,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广大台湾同胞普遍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逐渐改变对大陆的某些固有看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部分台湾同胞对大陆和两岸关系发展的顾虑和负面看法依然存在,两岸同胞在对自我身份认同和台湾前途等重大问题上的分歧依然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2016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临近,蔡英文的两岸政策论述益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蔡英文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之后信心爆棚,在民进党两岸关系政策上采取拖延策略——坚持"台独"立场,在两岸政策论述上躲闪、回避,不作出明确表态。蔡英文的这种态度已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隐患,美国朝野对蔡英文、民进党的担忧也与日俱增,要求蔡英文对其两岸论述作出正面、直接表态的声音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
正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重头戏。自200年胡锦涛与连战会晤以来,特别是两岸两会恢复协商以来,双方按照"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思路,全面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尤其是近期两岸领导人会晤,更为推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注入新能源、新动力。2015年,两岸各方不断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  相似文献   

15.
正1月16日,岛内政治力量激烈角逐的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执政的国民党在选举中大败,民进党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并获得台湾地区民意代表机构过半席次。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也给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带来重大影响。两岸各界都在关注,民进党当局如何处理两岸关系、维持两岸关系现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和势头能否保持下去,未来四年两岸关系将走向何方?当前,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保持两岸关系和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23)
<正>很多台湾大学生原本对马英九评价并不高,但经过此次历史性的会晤后,大家对马的印象出现改观,学生认为大陆对台是有气度的。在这次两岸领导人会晤后,可以让台湾学生知道未来该往哪个方向走。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在此次会晤后,已经变相地演化成"蓝绿对决",演化成"九二共识"对决"台独"党纲。马英九在此次会晤中找到了他的历史定位。而幸运的是两岸领导人会晤成功举行也让台湾学生看到了  相似文献   

17.
吴荣元 《台声》2010,(10):16-16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两岸关系终于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和平时代,台湾经济生机也勃然再现,两岸关系的重要性更为岛内民众所了解。此际,台胞社团论坛的召开,将有助于沟通两岸、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作为台湾岛内多个民间社团所共同发起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的代表,愿意藉这次论坛活动向社会各界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07,(1):14-14
2006年12月14日,中台办主任陈云林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前来出席“两岸青年论坛”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国民党青年团总团长林益世等部分台湾人士。陈云林表示,此次“两岸青年论坛”的举办,是落实去年国共两党领导人会谈共识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两岸青年的交流与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他指出,去年以来,在国共两党及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继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22)
<正>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会面握手。习近平在致辞中说:"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习主席的话让我深受鼓舞与感动,习主席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两岸关系、共谋中华民族复兴。这对于引领未来两岸关系走向,引导台湾民众来共同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带来深刻影响。从今天的世纪握手,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两岸之间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20.
陈云林 《两岸关系》2007,(1):F0002-F0002,1
回首2006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趋势持续增强,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一年来,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对“台独”活动危害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台湾当局领导人推进“台独”分裂路线,强行“终统”,挑起两岸对抗、制造两岸关系紧张的行径遭到两岸同胞的反对和谴责;其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受到遏制。一年来,祖国大陆着眼于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引领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反映了两岸同胞追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一年来,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党间的交流与对话持续深入,先后成功举办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我们继续推动落实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