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统计,以信用证结算方式下 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 90%以上,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结算80%以上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但近几年来,国内外不法分子利用这种结算方式疯狂骗取银行资金已成为各国银行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有关国际贸易专家认为,信用证结算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信用证结算下,某些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致使信用证参与各方的期望利益和实际利益相违背,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因此信用证结算风险可以分为信用证结算国家性风险、信用证结算经济性风险、信用证结算技术性风险、信用证结算欺诈性风险。而信…  相似文献   

2.
李大程 《经济与法》2003,(12):62-63
保付代理是国际贸易中一种简便、快捷的结算方式。由于能够为进口商、出口商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并能够给国际保理商带来丰厚的利润,保理业务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得以广泛使用。据统计,目前欧美国家间的消费品贸易中,保理结算已经取代了信用证结算。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是最常见、最主要的支付结算工具和资金融通工具:据国际商会的统计,采用信用证为支付手段的,占日常世界贸易的70%以上:长期以来,信用证被誉为“国际商业的生命线”(“the life blood of the intemational commerce”),对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商业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结算方式,一直被冠以"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之美誉。信用证的每一次发展创新都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2007年7月1日,UCP600取代UCP500成为商业银行处理信用证业务的操作指针,势必对国际信用证业务、国际贸易结算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科技的发展,信用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结算采用信用证方式都已占很大比重。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结算的50%以上采用信用证方式。但是,信用证业务自身的复杂性和游离于基础合同的独立性、抽象性加重了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的难度。世界各国不时有信用证诈骗案的发生,发展中国家更成为信用证诈骗的多发地区。  相似文献   

6.
开证申请人向开证银行提供担保,是开证行开立进口信用证的前提条件,是银行维护国际结算资金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此的规范制度要求原则上采取100%保证金制度,即仅仅将开立信用证作为一种资金结算方式,申请开立进口信用证必须要向银行提供100%保证金,存人开证行指定的保证金帐户,以保证开证行在信用证到期对外付汇时,企业作为开证申请人有充足的资金结算偿付。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商业银行的业务也日益多元化,信用证已不仅仅是一种以银行信用为特征的国际贸易支付结算方式,也日渐成为银行向进口商…  相似文献   

7.
试析国际贸易结算领域信用证欺诈及防范○郭剑荣信用证的出现是支付方式发展的一大里程碑,它较好地解决了国际贸易领域的互不信任及资金周转问题。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采用信用证结算的比例不断增大。然而,信用证并未消除国际贸易结算领域的风险,港澳台及国外...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国内信用证结算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L/C)是国际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结算方式。为了将这种先进有效的国际贸易惯例引入我国的国内贸易,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自1997年8月1日起施行,但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企业在国内贸易中使用信用证结算办法。这既与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信用证作为一件新鲜事物被引入国门。特别是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日渐频繁,进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作为国际贸易结算重要手段的信用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同时,由于信用证交易的特殊支付方式,也为一些不法分子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信用证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提供了可能,且犯罪数额巨大,一般都是几百万元、几千万元,有的甚至上亿元、数亿元,给被骗单位造成巨额经济损失,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有鉴于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十三…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贸易结算欺诈的新发展及其防范文才,邓峥一同七八十年代的诈骗活动相比,当前国际贸易结算领域的诈骗活动呈如下发展趋势:(一)假冒信用证。国际诈骗犯罪分于假冒信用证的手段和目的主要有如下新特点;(1)有关合约列有出口商预付佣金、质押金、履约金等条款,...  相似文献   

11.
国际保理初论──兼评新《合同法》的债权让与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80年代末以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际范围内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使用比率急剧下降,而各种非信用证结算方式迅速发展①。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大批外贸企业也必须在结算方式上采取灵活的态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巩固自己已有的市场份额并开拓新的市场。在现有的结算方式中,赊销方式是对买方最为有利、最具有吸引力的贸易结算方式,但同时也会使卖方产生大量的应收帐款以及伴随而来的坏帐风险。而且由于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分处不同国家,卖方要想调查了解买方的资信…  相似文献   

12.
陈震 《法学杂志》2003,24(2):70-71
国际商事欺诈和国际金融欺诈活动十分猖獗。曾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贸易与海事欺诈研讨会”上 ,国际海事总裁伊瑞克·艾伦在做专题报告时说 ,排名首位的世界最大的工业企业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被一人诈骗 4亿多美元。在 1 992年发生在我国农行衡水中心支行的1 0 0亿美元备用信用证诈骗案 ,又一次给人们敲起了警钟。从那之后 ,又发生了牟其中信用证案。使用信用证诈骗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难以数计 ,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安全。目前在国际商事活动中利用信用证诈骗是一主要诈骗手法。其特点是 :诈骗人在利用国际惯例的有关规定设置陷阱的同时 ,…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证是一种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本文从信用证的特点入手,引出信用证欺诈例外(FraudException)原则,并结合现行有关规定,具体阐述了该原则的使用并对该惯例的价值进行分析,即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求平衡,从而更好地指导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信用证业务,维护各方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论信用证单据欺诈中的银行付款责任与法院禁付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在原有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加上了银行信用,因而已成为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但由于信用证内在交易的基本原则所固有的理论缺陷,加之国际范围内反信用证欺诈的合作程度不高以及信用证欺诈的风险小、成本少、收益大等内外诱因,致使近些年来信用证欺诈日益盛行n那么当卖方利用伪造的单据企图欺诈时,银行能否以欺诈为理由拒付?买方是否有寻求司法救济的适当途径?对此各国学者众说纷经,各国法院的判决也互见歧异。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论何种形式的信用证欺诈,在欺诈结…  相似文献   

15.
方彦锋 《法制与社会》2010,(12):108-109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信用证诈骗是发生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一种比较复杂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极大。本文指出信用证结算贸易的当事人应从自身的角度加强对信用证诈骗的防范。  相似文献   

16.
论信用证交易中议付行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结算方式之一,有学者称其为"国际商业的血液"。但是信用证交易中却存在着诸多尚有争议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议付行的法律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以下简称信用证),已成为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支付制度。信用证结算方式以其“各方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与单据有关的货物”的原则,降低了交易费用,便利了国际商业往来,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谁也不愿意先履行义务的难题,从而为当事人所乐于采用。但信用证制度的缺陷在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结算方式。它因国际贸易的频繁和成熟而产生,因银行信誉的介入而被广泛接受,因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而日益迅捷。它把国际贸易买卖转化为单据化买卖,把应由卖方承担的付款义务转化为银行义务,既保障了买方能够迅速收到货款,又为买卖双方提供了融资便利,因而被称为“国际商业的生命液”。在信用证结算机制中,信用证的开立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它连接着贸易合同和信用证,承载着商业信誉向银行信誉的过渡。而由于开证银行取代卖方作为信用证项下第一付款人的身份,使得开证银行对开证担保尤为关注,开证担保中的法律问题也因此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证的安全性与规范性使其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形式。信用证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因其自身独立抽象的属性而产生了软条款问题。软条款信用证极大地影响到了信用证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从软条款信用证的概念入手,分析探讨了信用证软条款产生的原因和法律性质,以期对信用证软条款的防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姚华 《法学研究》1991,(2):18-23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从银行业务来看,国际结算的作用和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尽管进行国际结算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汇款方式、托收方式、信用证方式),但由于前二种结算是以商业信誉为基础的,对出口商收回货款有一定风险,因此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证结算方式得到广泛使用,特别是一些大宗交易都以此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