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工运》2009,(2):44-45
工资薪酬福利收入是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核心问题.也是广大职工的生存之本。《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工资集体协商是集体合同的核心内容,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劳动合同法》在第五章特别规定中,把集体合同放在了首位。在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过程中,工会应当把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作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重要内容,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8,(7):50-50
——参与协商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运》2008,(7):28-29,44
为了全面推动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根据《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推动企业工会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虽然不是《劳动合同法》的执法主体,但《劳动合同法》在许多条款中赋予了工会代表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因此,一方面要发挥好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指导、表达、维护、制约和协助作用,加强和完善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职责;另一方面要努力创造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权利和作用实现的条件。同时更要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到有关违约金、补偿金和赔偿金的给付过程中,为职工提供法律、政策等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虽然不是《劳动合同法》的执法主体,但《劳动合同法》在许多条款中赋予了工会代表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因此,一方面要发挥好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指导、表达、维护、制约和协助作用,加强和完善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职责;另一方面要努力创造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权利和作用实现的条件。同时更要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到有关违约金、补偿金和赔偿金的给付过程中,为职工提供法律、政策等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工友视线     
《工友》2008,(7)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有关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重点条款解读——参与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相似文献   

8.
天佑 《中国工运》2011,(1):23-29
王兆国同志在全国总工会十五届四次执委会上提出,要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两个普遍"的提出,为在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各级工会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为契机,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行为,依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之间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适用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所称专项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工会在组建工会和工会工作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层工会不仅要更好地发挥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也应坚持发挥原有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应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在劳资双方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发挥缓冲、弥合作用,避免劳资双方直接对立,这对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预防劳动争议,尤其是群体性劳动争议的发生将起到莫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激发企业工会主席推动贯彻《劳动合同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把《劳动合同法》落实到基层,近日,全国总工会召开企业工会主席贯彻《劳动合同法》座谈会,就贯彻《劳动合同法》的重大意义、企业工会在推动这部法律实施中的责任、权利,以及对企业工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德明、张鸣起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从《劳动合同法》角度看工会及其新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会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工会权利和工会作用在《劳动合同法》中被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力图通过工会权利的运用和工会作用的发挥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张新海 《工友》2010,(3):14-14
工资是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也是工会在履行维护职责时必须“盯紧”的事项之一。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工资分配决定机制,无论对于企业还是职工来说,都是公平的、合理的。那么,工会如何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发挥作用呢?代表职工利益的职工代表又怎样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颁布施行,虽然澄清了《劳动合同法》中的一些模糊问题,但是,围绕企业规章制度、双重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计算、追索加班费的举证责任和加班工资基数,以及社会保险争议等问题,人们的认识和仲裁、司法的审理和执行仍比较混乱。因此,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学习劳动法律,在实践中对《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执行过程中的某些疑难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唐伟 《工友》2012,(2):18-1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劳动者可以要求所在企业工会参与或者协助其与企业进行协商。大中型企业应当依法设立调解委员会,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6.
关于工会劳动保护维权机制问题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运》2006,(10):27-29
按照《200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深化维权调研安排》的总体部署,全总劳动保护部对建立和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维权机制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工会劳动保护维权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全总及地方工会劳动保护维权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一是参与劳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修改工作,发挥源头维权机制作用。二是发挥政府联席会议作用,促进职工劳动安全权益重大政策出台。三是推进劳动保护三方协商制度建设,构建全面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四是实施工会劳动保护责任制,建立维权责任保障体系。五是服务新建企业工会,形成基层劳动保护维权指导机制。2.企业工…  相似文献   

17.
本刊启事     
《中国工运》2007,(12):56-56
张心虹在《上海工运》2007年第9期撰文认为,《劳动合同法》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此部法律相对《劳动法》有了多方面的突破,这些突破必将对劳动者、对用人单位、32会、劳动行政部门,以及中国的劳动关系状态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突破一,《劳动合同法》适用于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经过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变化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后,企业内部发生了很多变化,劳动者权益有了法律保证。但是,企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工会应当加强源头参与,加强对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同时还应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新修改的《工会法》明确提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要实现维护基本职责,工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开展工作,认真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以及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当前要着重做好加强职工与企业利益共同体教育,做好维护职工劳动权、就业权工作,加紧工会的自身建设和改革,促进企业的稳定和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