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认为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三大基石。实践标准是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范畴,是思想路线问题,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的逻辑产物;“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三块基石形成于不同的时期,但它们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一脉相承的,相互联系的,三者统一于邓小平理论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这一理论成果与邓小平理论相比 ,更加注重理论内容的科学性与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的有机结合、更加注重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更加注重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七一”重要讲话深刻地、科学地总结了新时期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有十个方面,这十个方面论述的新思想、新认识、新理论,既坚持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又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它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体现了党认识上和实践上与时俱进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坚持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崭新时代意义的新论断,促使当代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石上不断结合时代的新特点,坚持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我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发展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共产党人事业成败的关键。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概括和新发展,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论述了在实践中怎样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7.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理论创新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理论创新,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领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领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领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也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展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实现了从传统发展观向新的发展观的转型。具体来说 ,邓小平从发展的思想、理论、战略、实质、体制、目标、方式、动力、标准、保障等十个方面实现了发展观的创新和转型 ,从而推进了中国 2 0世纪末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青曼 《学习论坛》2004,20(9):17-19
邓小平的人才理论 ,为我们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指明了方向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人才观是对其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学习邓小平人才理论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 ,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3.
在各个时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建设进行了新思考,做出了新贡献。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民主集中制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上达到了新境界;二是在民主集中制内涵的界定上有了新突破;三是提出了加强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的新思想;四是在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上开辟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民族理论:科学地规范了民族问题的概念和范畴;正确阐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基本特点;深刻揭示了我国各民族亲密不可分割的关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毛泽东发展观的若干历史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发展观着眼于国际国内各种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世界现代化普遍内涵 ,又更加注意反映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色。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 ,邓小平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中心、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等诸多方面实现了对毛泽东发展观的历史超越。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建立以来,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关注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他着眼于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对如何正确对待与处理民族问题做出重要的指示与论述。邓小平强调民族问题事关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提出实现真正民族平等、争取整个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思想观点;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理论。从而丰富与发展了毛泽东民族理论,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季明 《新视野》2004,2(5):9-11
邓小平虽然没有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在他的著作和一系列讲话及重要论述中,无不渗透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涵义。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一贯重视理论的发展。他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坚持邓小平理论 ,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 ,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在“七一”讲话中又指出 :“在新的历史时期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关键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 ,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不断开拓前进。”在“5·31”讲话中再次强调 :“贯彻好‘三个代表’ ,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他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自十五大…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进  朱瑛 《实事求是》2002,55(6):24-26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实践活动是感性的活动。列宁则进一步认为 :“实践高于(理论的 )认识 ,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并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① 所谓实践“普遍性的优点” ,是指通过实践能使认识主体从个别概括出一般的本质和规律 ;所谓实践“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 ,是指通过实践活动 ,能够检验主体的认识正确与否 ,使观念的东西转变为实在的东西。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生产力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历史理性与现实理性统一起来第一 ,发展生产力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