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以实践证明了:中国革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呼唤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王明集团占据统治地位,推行“左”倾教条主义中国革命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从1929年下半年到1930年初,中共中央曾经出现过“立三路线”的“左”倾错误。周恩来、瞿秋自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基本上纠正了这一错误。  相似文献   

2.
博古,1907年6月24日出生于杭州市,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同时又是中共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曾受"左"倾或右倾思想的统治和影响,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土地革命时期给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左”倾错误 ,几乎紧接着第二次“左”倾错误而来 ,从 1931年 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开始 ,一直延续到 1935年 1月遵义会议前 ,历时整整四年。它以王明为代表 ,以教条主义为特征 ,旗号是“国际路线”。谈到第三次“左”倾错误同第二次“左”倾错误的区别 ,有两个问题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第一 ,它是在共产国际的直接指挥下形成的 ,比前两次更完整地体现了共产国际的主张。为什么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错误要突出地打起“国际路线”的旗号 ?这里需要先讨论一个问题 :李立三为代表的第二次“左”倾错误本来也是在国际十次全会和四次来…  相似文献   

5.
罗明是广东省大埔县人,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老一辈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罗明反对“左”倾错误,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左”倾错误领导人打成“罗明路线”的代表,受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罗明一生坎坷,身处逆境,屡受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人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本本、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错误地坚持走"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致使中国共产党内相继出现三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从而对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分析中国国情,对"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展开了艰难的斗争,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秦邦宪(1907 1946),又名博古,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党内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的典型代表之一。其一生,由爱国而走向革命,最终以克服教条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认真研究秦邦宪的生平业绩,对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从传统文化角度研究“左”倾错误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连续发生几次“左”倾错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导致了“文革”的灾难,历次“左”倾错误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条件,都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都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具体原因,需要做专门的分析。但是,对党内“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9.
金宕莳 《求贤》2010,(10):37-37
1932年至1934年.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北方推行.使党在北方的组织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一再遭受挫折。“左”倾错误在实践中的失败.促使党内一些政治思想敏锐的同志对此提出质疑并对其进行抵制.同时对如何正确开展国民党统治区斗争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年的奋斗中,犯过五次全局性的“左”倾错误,他们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左”倾,包括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社会主义时期的两次’左”倾错误是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五次”左”倾错误是有其共性的,对其加以分析研究,会对今天防“左”有着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探讨。克一,这五次“左”倾错误,都是领导者对当时的中国国情了解不透,对形势估计失误,对革命和任设的规律缺乏认识,因而思想超过了现实,行动上表现为急于未成,犯7急性病错误.1927…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3-13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2.
1930年间,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并一度统治了全党。众所周知,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和1929年四次来信等一系列“左”倾指示密切相关的。此后,共产国际在帮助中国共产党纠正立三“左”倾错误过程中,又产生了很大的曲折。对此,本文试图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人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本本、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错误地坚持走"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致使中国共产党内相继出现三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从而对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分析中国国情,对"左"倾教务主义错误展开了艰难的斗争,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分别是以瞿秋白、李立三和王明为代表的盲动主义、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这与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的指挥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晋 《新湘评论》2015,(1):40-43
编“党书”,让人“恍然大悟” 1941年9月到10月,中共中央多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党的历史,目的是澄清路线是非。会议对土地革命后期中央领导层犯的“左”倾错误,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见。张闻天、博古、王稼祥等在会上做了自我批评,承认犯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能获得这个共识,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是毛泽东在会前编印了...  相似文献   

16.
吴珏 《湘潮》2006,(10):4-7
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此时,随队转移的毛泽东尽管已经被撤销苏区中央局书记、红军总政委和前敌委员会书记职务,被剥夺了对红军的指挥权,但他仍以大局为重,以高度的责任感,“不在其位”仍坚决反对“左”倾错误的指挥。从1934年10月到黎平会议召开,毛泽东与“左”倾错误的斗争至少有7次。会昌之争,毛泽东实事求是:我们应该到敌人力量薄弱的湘南去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8.6万余人从瑞金出发,开始战略…  相似文献   

17.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一次在全党范围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情形相结合的理论学习,自此,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党内长期以来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确立了实事求是为原则的思想路线,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李德、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加上国民党军队的残酷"围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长征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历史大转折,也是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一次大变局.最终,中国共产党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树立战略眼光、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实...  相似文献   

19.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以极大的政治胆识和理论勇气纠正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解决了在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发生了三次“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文试就三次“左”倾错误对东北所造成的影响、危害及应汲取的教训作一探讨.三次“左”倾错误在东北的表现及所带来的危害第一次“左”倾错误的影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共产国际代表指挥下,于1927年8月召开了党的“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给党和人民指出了正确的革命斗争方向.但是,“八七会议”在反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同时,也暴露出“左”的思想观点和情绪,这种“左”的东西继续膨胀,以致后来被瞿秋白发展成为“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