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寻租”理论简介国外最先提出“寻租”一词,并为寻租理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 A·克鲁格。她在其被称为寻租理论经典论文的《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中,既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由配额制等行政管制产生的为“寻求租金” (rent—seeking)而进行的争夺,又据此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模型。她首先分析了作为寻租最典  相似文献   

2.
“寻租”概念最先由著名经济学家A·克鲁格于1974年提出,后来公共选择学派和国际贸易学派都曾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过诠释;但无论是哪种释义,“寻租”活动中的“租金”可概括为由于不同体制、权利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额外收益,或因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而形成的非生产性利润。分析九十年代中国的寻租行为对于规范经济和政治生活秩序、加快新体制的发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寻租表现 一般而言,寻租行为在现实中采用大量合法和非法手段:游说、疏通、接近权力中心、找靠山、走后门等,以取得和占用租金。我国租金费用是多少?它占GNP  相似文献   

3.
关于“寻租”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寻租”概念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1974年在其《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坎南在其创立的“寻租”理论中,将“租金”概念衍生为因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而形成的非生产性利润。一般意义上说,寻租活动的存在源于租金的存在,而租金的存在则是因为政府介入市场。然而,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在任何条件下,政府干预得越多,寻租活动就越泛滥。众所周知,我国过去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权力理所当然地全面控制和渗透到整个经济生活,但是寻租活动并不多见。究其原因,第一…  相似文献   

4.
寻租──中国社会的毒瘤徐青民经济原意上的租金是由于某种物品的自然稀缺而产生的,租金使该物品的占有者可以不付出努力而获利,租金是物品所有者让渡使用权而收取的费用.我们这里谈的寻租中的"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租金,而是指由于不同体制、权利和组织而获得的额...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学有个著名的“寻租理论”,即少数人利用市场经济初期的制度缺陷和执法缺陷,运用种种合法或非法手段.以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制造种种不平等竞争来获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这种由权力带来的私利收入称为“租金”,以权力获取“租金”的行为称为“寻租活动”.  相似文献   

6.
理论新视点     
《前线》2000,(5)
以制度创新抑制寻租性腐败贺卫、王浣尘在《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寻租性腐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有大量制度租金存在。以制度创新抑制寻租,就是要加大寻租成本,减少寻租收益,使寻租的净收益小于寻利的净收益,从而把经济人的寻租行为引导和转变为寻利行为。具体而言,就是做到使经济人“四不”:一是“不能为”,即指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消除租金存在的基础,使经济人无租可寻。二是“不敢为”,是通过建立具有强大威慑力的事前监督机制和事后惩罚机制,使之望而生畏,不得不放弃寻租行为。三…  相似文献   

7.
田庸置疑,在挖掘和治理腐败方面,领导、专家、学者和关心国家事业的人们可谓挖空了心思。但最令人豁然开朗的,还是近来有关“寻租”理论方面的文章。“寻租”才是腐败温床得以“发扬光大”的真正催化剂。 所谓“寻租”,即寻找租金,指追求凭借权力对资源的垄断而造成涨价的那部分差价收入。也就是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原来的计划经济留下的后遗症的影响以及政府的某些干预,产生  相似文献   

8.
国企改革中的寻租现象是在产权结构变迁的制度背景下发生的,在转轨过程中租金产生的范围及企业或个人的寻租机会都会增多。只有在一个法治社会,政府行为才能受到有效的约束,才能明晰产权,非生产性寻租受到根本性抑制。  相似文献   

9.
贺黎明  金武刚 《唯实》2003,(10):14-16
从寻租理论的角度 ,可以将抄袭他人文章、伪造实验数据、捉刀代笔等现象概括为学术寻租 ;从成本—收益角度 ,可以分析学术寻租的可能性 ;从博弈角度 ,亦可以对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监督学术寻租的可能性进行剖析 ,并找出遏制学术寻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60年代,是产业组织理论的蓬勃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垄断的福利(或社会)成本问题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热点。戈登·塔洛克作为寻租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在这一领域作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建立建立道德与利益相统一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直接影响和危害政府形象、政府威信的首推腐败.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就我国腐败官员的情况来看,在生活中有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赌博嫖娼等表现;在工作中有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徇私枉法等表现.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的集中表现就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他们或是以"收费"、"摊派"、"提成"、"回扣"、"索要"、"卡拿"、"罚没"等方式直接收取租金,或是以"公款吃喝玩购"、"以私费公报"等公款消费行为间接获取租金.  相似文献   

12.
腐败新定义─—“权力寻租活动”最近,青年学者胡鞍钢与康晓光在一份报告中提出腐败为一种“权力寻租活动”的定义。即当权力可以产生经济利益的时候,则会有人向掌握权力的官员付出“租金”以临时“租用”其权力,以达到获取更大经济收益的目的。而产生这种“寻租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一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 ,直接影响和危害政府形象、政府威信的首推腐败。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 ,就我国腐败官员的情况来看 ,在生活中有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赌博嫖娼等表现 ;在工作中有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徇私枉法等表现。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腐败的集中表现就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 ,他们或是以“收费”、“摊派”、“提成”、“回扣”、“索要”、“卡拿”、“罚没”等方式直接收取租金 ,或是以“公款吃喝玩购”、“以私费公报”等公款消费行为间接获取租金。腐败愈演愈烈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而公职人员主…  相似文献   

14.
梁萍 《理论建设》2013,(5):105-107
<正>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大量的权力寻租活动出现,大量的腐败现象也由此诱发,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地损害了政府形象。注重预防,是目前国际上应对腐败的普遍做法。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需要加大预防力度,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治病于未发之前。因此,治理腐败应深化体制改革,从源头抓起,减少甚至消除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一、权力寻租性腐败的主要表现最初,租金是指地租,后来泛指一切稀缺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超额收入。在现实经济社会活动中,政  相似文献   

15.
一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直接影响和危害政府形象、政府威信的首推腐败。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就我国腐败官员的情况来看,在生活中有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赌博嫖娼等表现;在工作中有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徇私枉法等表现。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的集中表现就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他们或是以“收费”、“摊派”、“提成”、“回扣”、“索要”、“卡拿”、“罚没”等方式直接收取租金,或是以“公款吃喝玩购”、以“私费公报”等公款消费行为间接获取租金。腐败愈演愈烈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公职人员主…  相似文献   

16.
寻租是指人类社会中追求非生产性经济利益的活动.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成就更主要地集中在寻租理论上.现代社会更为常见的且影响更为广泛的非生产性经济活动,是那些涉及到权钱交易的活动,即个人或利益集团为谋取自身经济利益而对政府决策或政府官员施展影响的活动.用"寻租活动"的概念来描述那种维护既得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话动的理论即寻租理论.寻租活动带来严重的问题:第一,增加了交易成本,造成资源巨大浪费;第二,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导致权力的滥用和泛化;第三,造成了贫富差距悬殊和社会的不公平,数量巨大的贪污腐败已经成为影响收入的一个重大因素,使社会大量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第四,导致社会成员是非价值观的丧失.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党报研究》2004,(3):43-43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社会科学工作者近年来孜孜研究的“寻租”理论,不断被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予以印证。寻租,全称应为“权力寻租”,准确的意思是利用公权,即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易钱,以权易物,以权易色,如此等等。在这里,公权被据为已有,公权被一“私”亵渎,而侵犯亵渎公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关于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的若干观点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分别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和对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下面分别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评介。(1)“政府干预市场导致寻租活动高涨和腐败的猖獗”。用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来解释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寻租理论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当时新古典经济学家如布坎南等人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以为,腐败问题有“表与里”两个层面:表面的问题是,在为政府收租的过程中,个人自由裁量权过大,将其中部分租金收入私人囊中;更深一层的问题在于,政府权力过大,收取的租过大,且未经完备授权,滋生了诸多寻租空间,也使得贪腐层出不穷——更进一步,即使完全清廉的官员组成的政府,也仍旧可以收取过大的租。  相似文献   

20.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环,村干部是推进乡村治理的灵魂。近些年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并扩大了农村寻租空间。作为行政权力的末梢,村干部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设租、寻租,形成新的乡村治理难题——村干部腐败治理。治理理论的法治、责任、有效、合法性以及信息透明性等基本价值理念与村干部廉政建设的内在契合性,为推进村干部腐败治理的路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