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关于配偶权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先提出配偶权概念的英美法系国家认为,配偶权是指配偶之间要求对方陪伴、钟爱和帮助的权利。我国学者认为,“配偶权是指基于合法婚姻关系而在夫妻双方之间发生的,由夫妻双方平等专属享有对方陪伴生活,钟爱、帮助的基本身份权利”。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婚姻关系为夫妻相互  相似文献   

2.
速览·中国     
房屋赠与三种情况下不征收个税 国家财政部近日下发《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指出三种情形下的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一)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二)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三)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相似文献   

3.
李德 《支部生活》2006,(6):45-45
失踪人的财产是不能继承的。我国继承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开始”。而失踪人只是下落不明,不能确认其死亡,所以。他的财产不能继承,但应设立代管。我国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规定:“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所以,公民失踪后,上述亲属依顺序享有代管其财产的权利或者负有代管的义务,以保护失踪人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陈松 《求实》2004,(Z2)
配偶权是夫妻双方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身份权 ,但在我国配偶权是一项存在争议的权利 ,立法并未完全确立配偶权制度。近几年来社会生活、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中都提出了保护配偶权的问题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包二奶、养情人、第三者插足他人家庭从而造成家庭破裂、甚至严重的刑事犯罪。而且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对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人生观、世界观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学术界有必要对配偶权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一、配偶权含义的诠释配偶权的概念。配偶权是由英美法系国家首先提出来并使之日臻完善的。英美法系国家认为配偶权是指配偶之间要求…  相似文献   

5.
①夫妻共有财产属于死者配偶一方的财产及家庭共有的财产中属于其他家庭成员的财产;②人身权不可继承;③抚恤金、生活补助费(这是国家或有关单位给被继承人家属的物质帮助);④自留地、自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死亡后,没有指定受益人;或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或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此时,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即是法定受益人。 一般而方言,法定受益人是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他以继承遗产的方式接受保险人给付的保险金。法定受益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7.
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仍存在缺乏配偶权的相关规定、现行夫妻财产制不完善等障碍。为此,应确定婚内侵权行为的范围、明确夫妻双方的配偶权、完善现行夫妻财产制度,多管齐下破除障碍,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8.
刘玉红 《求实》2006,(Z2):105-106
夫妻人身关系的内容是指取得夫妻身份的男女双方基于该身份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总和,在有的教材中被称为配偶身份权,或称为配偶权.尽管男女双方是自愿而结为夫妻的,但由于这一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等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所以不同时代的各个社会都非常重视对夫妻人身关系的立法规定.各国、地区的婚姻立法均规定夫妻之间身份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对夫妻这一特殊的法律主体进行法律调整.而且,婚姻立法关于夫妻身份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强行性规范,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契约予以排除.但是任何一方配偶均不得通过强制行为实现这些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9.
在权利人死亡也没有其近亲属出现的情形下,并不必然导致该权益没有必要予以维护。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主张和诉讼时效期间,如果死者的法定继承人没有主张其继承权利,那么救助站对死者赔偿金的管理就能够转变成对该利益的享有。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随着《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的修改或制定,农民的土地权利状况明显改善:在权利性质方面,土地承包权的性质由债权上升为物权;在承包期方面,土地承包权的期限由15年扩展到30年,而且在承包期内,承包人死亡的,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相似文献   

11.
《正气》200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以下权利:①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 ②知情权。③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④选择权。⑤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⑥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⑦获取知识权。⑧受尊重权。⑨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  相似文献   

12.
党员监督权是指党员依据党章所享有的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利。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享有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检举权和要求罢免权。党员享有监督权只为党员行使监督权提供了前提,并不意味着党员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能够有效行使这些权利。我们党近些年来十分重视党内的制度建设,恢复和建立了一系列具体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员(沈阳)》2003,(5):16-16,23
被保险人在职或退休后死亡,个人账户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及其利息可以由被保险人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由于退休人员去世前个人账户储存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9,(5):30-30
关于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虽然同时使用了“公民”和“自然人”两个概念,但它们在本质和范围上是有区别的。该法所使用的“公民”概念和范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是完全一致的。完法第33条中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相似文献   

15.
“搭伴养老”是指单身的男女老人在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选择非婚同居处理两性关系和养老的一种生活方式。文章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实际问题,从法律角度对“搭伴养老”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在人身关系中,当事人之间拥有类似于夫妻关系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存在法定的扶养权和扶养义务。在财产关系中,对于同居期间产生的共同财产和债务应采取合伙原理予以规制;当事人之间不存在互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的法律基础,但同居伴侣可以分得适当的遗产。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教师绩效工资要以绩效考核为基础。《意见》指出,教师绩效考核内容为:教师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教育教学和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继承法》偏重保护继承人的利益而忽视遗产债权人的利益,已造成实践中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失衡。鉴于《继承法》及相关立法规定存在的遗产范围的界定不全面、接受和放弃继承的规定过于灵活等问题,未来修订《继承法》时,应明确遗产和遗产债务的范围,对有限责任继承的实施附加必要的条件,完善遗产债务管理方法等,以多方位保护遗产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咨询信箱     
未售公房能否继承某读者问:我父母于上月双双击世,父母所住两居室楼房是1984年底由西长安街拆迁过来的。1986年7月因离婚,我与父母同住。父母去世后,我要和姐姐们的反对,他们说这是父亲的遗产,人人有份。请问:父母的两居室公房能做为遗产分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这里所说的继承权,是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私有财产继承的权利。公民承租的公有住房是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不是公民的私有财产,所以承租的公有住房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相似文献   

19.
配偶名分权与第三者隐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者介入他人的家庭生活,侵犯了他人配偶的名分权、对配偶身体的相对所有权、同居权以及对忠诚的维护权,冲击了婚姻的基础--夫妻感情,造成无过错方的精神痛苦.<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配偶名分权与第三者隐私权的法律界定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冲突.正确的法律选择应该是:以公序良俗为指导原则,从法律上认可夫妻受侵害方取证的合法性,坚持配偶名分权高于第三者隐私权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当前按揭贷款中存在问题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按揭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借款人必须为所购房产投保 ;借款人必须提供第二保证住所 ;借款人配偶需签署《共同还款责任确认书》或《共同债务人承诺书》 ;未要求借款人配偶签订《共有财产同意抵押声明书》 ;月还款额不得超过借款人夫妻双方月收入的 4 0 %或其他一个比例 ;必须对《借款合同》、《抵押合同》、《商品房购销合同》进行公证。对这些问题进行法律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