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氏贝蛔虫(Baylisascaris schroederi》是珍贵动物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肠道寄生蠕虫,由McIntosh(1939)定名为Ascaris schroederi,Sprent(1968),建立贝蛔属(Baylisascaris)以后将其改隶此属。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西氏贝蛔虫进行了研究。Kikuchi等(1979)做了西氏贝蛔虫成虫外形的扫描电镜观察;邬捷等(1985)做了虫卵的发育及部分生活史观察;杨光敏等(1985)做了包括西氏贝蛔虫在内的数种动物蛔虫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的蛔虫各有其专性宿主,并引起特有的蛔虫病。常见的家畜蛔虫有猪蛔虫(Ascaris Suum)。鸡蛔虫(Ascarisda galli)、马副蛔虫(Parascaris equorum),牛新蛔虫(Neoascaris vitulorum),羊蛔虫(A,ovis)极为少见,在国内尚未见到详细的形态记述资料。我地87团种畜连,于1982年8月进行寄生虫调查时,从一只4月龄的羔羊体内获得24条成团寄生的大型虫体,其中雄虫有11条、雌虫有13条,经鉴定,确认为羊蛔虫,此在新疆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等八种野生珍稀动物蛔虫ITS-2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寄生在大熊猫、小熊猫、黑猩猩、白眉长臂猿和4种熊科动物(北极熊、棕熊西藏亚种、狗熊四川亚种和棕熊东北亚种)体内蛔虫的分类地位,测定了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并对这些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采用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寄生在大熊猫、小熊猫和4种熊科动物体内的蛔虫均为贝蛔属蛔虫;寄生在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的蛔虫为蛔属蛔虫。分析结果提示蛔虫与宿主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 SSCP技术和DNA 序列分析对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线粒体DNA(mtDNA)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弓首属的猫弓首蛔虫、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牛弓首蛔虫及弓蛔属的狮弓蛔虫进行了种间比较。结果显示,犬弓首蛔虫种群内的pcox1 序列差异为2.72%,与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种群间的序列差异为11.38%,与猫弓首蛔虫种群间的序列差异为11. 20%,与牛弓首蛔虫种群间的序列差异为10.40%,与狮弓蛔虫种群间的序列差异为11.48%;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种群内的pcox1 序列差异为0.57%,与猫弓首蛔虫的序列差异为8.23%,与牛弓首蛔虫的序列差异为8.70%,与狮弓蛔虫的序列差异为10.60%。研究证实,犬弓首蛔虫不同地方虫株的pcox1 有一定差异,与同属其他种类及狮弓蛔虫的差异较大;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确为一独立种。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产的稀有珍贵动物。大熊猫蛔虫(Ascaris schroederi)感染普遍,据重庆市动物园调查,其感染强度为800~2000条,成都市动物园叶志勇等(1981)曾在一只大熊猫体内发现蛔虫竟达2304条,危害相当严重。熊猫蛔虫是McIntosh于1939年发现的,国内孔繁瑶等(1958)报告过熊猫蛔虫的形态特征,但有关该虫的生活史,尚未见报道。为了更有效地防治熊猫蛔虫病,我们对其生活史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三明市鸽消化道蠕虫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鸽消化道寄生蠕虫种类较少,但其总感染率高达82.61%(其中感染2种虫的占52.17%,感染3种虫的占13.04%)。鸽禽蛔虫和鸽毛细线虫为优势虫种,其感染率分别达56.52%和73.91%,交叉感染率47.82%,危害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贝尼尔对牛边缘无浆体的疗效观察作者等应用凝集试验对广州某畜牧场黑白花奶牛边缘无浆体(边缘边虫)进行了普查,结果被检查的946头奶牛中,阳性率达31.18%。1994年7~11月,对该场边缘无浆体带虫牛使用大剂量贝尼尔进行了治疗,并跟踪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8.
猪蛔虫病是由蛔虫科(Ascarididae)的猪蛔虫(Ascaris SuumGoeze,1782)主要侵害仔猪的一种单栖寄生线虫病。全国性分布,对养猪业危害严重。为阻止病程发展和保护外界环境免受虫卵及幼虫的污染,开展了仔猪蛔虫成熟前驱虫的研究,以期预防本病流行。我们选择了江西省国营朱港农场自然感染的不同日龄的仔猪,进行了左咪唑成熟前驱虫试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国产贝尼尔给药途径改良试验卢旺银李跃增宋建国(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兰州730046)杨明魁王举钧孙全玫(礼县畜牧兽医站贝尼尔是治疗家畜血液原虫病的常用药物,常规给药途径是臀部深层肌肉注射。我们在用贝尼尔治疗马类家畜驽巴贝虫病过程中,发现该药虽对驽巴...  相似文献   

10.
牛羊蜱传性血液原虫超微结构的研究1)———边缘无形体的超微结构观察吕文祥罗建勋张玉德张其才窦惠芳王玉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730046)有关牛、羊蜱传性血液原虫超微结构的研究,国内除吕文祥等对牛双芽巴贝虫和牛大巴贝虫红内期超微结构作过透射电...  相似文献   

11.
1957年9月23日,原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职工清水,在兰州捕获1只老鹰(学名鸢Milous korschum),从其小肠内检得线虫10条。笔者最近整理这些标本中,发现其中有雄虫3条,雌虫7条。经鉴定为隶属于蛔虫科(Ascarididae Baird,1853)对盲囊属(Contracaecum Railliet et Henry,1912)的鸢对盲囊虫〔C.(C.)milivi Yamaguti, 1935〕。  相似文献   

12.
将边缘无浆体MSP5基因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获得45 ku的融合蛋白.Western-blot检测证实该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建立了边缘无浆体MSP5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对边缘无浆体阴性、阳性血清(各100份)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8%,与双芽巴贝虫、大巴贝虫、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衣原体、血吸虫和羊肝片吸虫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与羊无浆体阳性血清有交叉反应.结果表明,建立的间接EH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曾流行的牛泰勒虫病、牛巴贝虫病、牛双芽巴贝虫病及马纳塔巴贝虫病 ,但未见犬巴贝虫病的报道。笔者于 2 0 0 1年6月在西安市雁塔区兽医院遇 1例犬巴贝虫病。2 0 0 1年 6月 2 9日 ,雁塔区兽医院接治西安石油仪器总厂1只 2岁的杂种公病犬 ,呼吸急促 ,体温 41℃ ,食欲废绝 ,精神沉郁 ,体型消瘦 ,小便呈茶色 ,结膜黄染。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 2d未见好转。后采血抗凝送区畜牧兽医站化验室进行血检 :白细胞总数 9.0× 10 9/L ,红细胞总数 3 .0× 10 12 /L ,血红蛋白 45 g/L。血涂片用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镜检 ,发现红细胞内有…  相似文献   

14.
应用布氏锥虫伊氏亚种(Trypanosoma brucei evansi,T.b.e)体外药敏试验系统检查了国内6个T.b.e虫株和国外布氏锥虫指名亚种(T.b.b)对苏拉灭(Suramin)、贝尼尔(Berenil)、安锥赛(Antrycide)、咪唑苯脲(Imidocard)和硫胂聚氰胺(Cymelarsan)等5种抗锥虫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定不同虫株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与小鼠治疗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发现了国内抗贝尼尔和苏拉灭的T.b.e虫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药监察所于1979年合成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并应用于临床试验,证明该药对牛、马、猪、羊、家禽及野生动物的线虫、吸虫、绦虫和绦虫蚴有良好的驱除效果。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蠕虫新药。但该药对犬蠕虫的驱除效果如何,资料甚少。本文报道了国产丙硫苯咪唑对犬蛔虫的驱除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分离自广州动物园棕蓑猫体内的蛔虫为研究对象,用保守引物NC5和NC2对核糖体DNA(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1、ITS-2及5.8S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后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Easy载体,重组质粒通过菌液PCR鉴定后,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旨在鉴定棕蓑猫蛔虫的种类。结果显示,目的片段ITS总长为907bp,2个不同样品之间的ITS序列没有差异,与狮弓蛔虫、猫弓首蛔虫和犬弓首蛔虫的ITS-1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9%、71.3%和73.2%;5.8S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100%、95.5%和96.8%;ITS-2序列与GenBank中的狮弓蛔虫序列的相似性为94.3%,与猫弓首蛔虫、犬弓首蛔虫序列的相似性均小于60%。结果表明,此次分离的棕蓑猫蛔虫属于狮弓蛔虫。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月1日,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J(?)hanna Sigureard(?)ttir)出任冰岛看守内阁总理。西于尔扎多蒂是社民党资深议员,曾当过空姐和工人,是全球首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国家领导人。西氏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即使在多样性突出的北欧政界也颇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大熊猫、小熊猫、北极熊、黑熊四川亚种、浣熊和猕猴等6种野生动物蛔虫cytb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种系发育关系,对这6种野生动物寄生蛔虫cytb基因进行了扩增与测序分析,并分别构建NJ、MP和ML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六种野生动物寄生蛔虫的cytb基因经PCR扩增后共获得长度均为875bp的序列,其中大熊猫、小熊猫、北极熊、黑熊四川亚种和浣熊寄生的蛔虫cytb序列中包含了156个变异位点,而寄生于猕猴的蛔虫与寄生于猪的猪蛔虫在cytb序列上存在11个位点的差异。系统进化树显示,大熊猫等6种野生动物蛔虫聚类成贝蛔属分支。表明cytb基因适合于野生动物蛔虫的分类鉴定以及种系发育分析,可用于野生动物蛔虫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熊猫蛔虫(Ascaris schroederi)是危害大熊猫的主要寄生虫。McIntosh(1939),孔繁瑶、殷佩云(1958),赖从龙等(1983),邬捷等(1984)对熊猫蛔虫卵均有描述,但对虫卵各阶段的发育尚缺少研究报道。1983~1984年,我们在熊猫蛔虫研究中,对熊猫蛔虫  相似文献   

20.
作者应用SDS-PAGE和等电聚焦比较人蛔虫、猪蛔虫和犬弓蛔虫成虫蛋白组份。结果表明,人蛔虫、猪蛔虫和犬弓蛔虫分别有32条、39条、44条(SDS-PAGE)和42条、49条、37条(IEF)考马斯亮蓝染色带及4条、4条、7条(SDS-PAGE)过碘酸银染色带。犬弓蛔虫与人、猪蛔虫具有较大的差异;人、猪蛔虫则较相似,但亦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