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09,(4):58-58
生活可以讲究,生活也可以将就!3月7日,约百名非洲外出打工者挤在堆满行李的货车顶部,冒着撒哈拉沙漠的高温,开始了返乡的旅途。他们大多来自非洲的贫困国家,▲  相似文献   

2.
兄弟     
<正>"韩大哥,韩大哥,我们来看你们来了!"闻声,韩克军迎了出去。"这不是买买提一家嘛,快进来,快进来!买买提兄弟,有时间不见了,哥哥好想你啊!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我好去接你们……"韩克军高兴地说着。这是今年农历正月十五发生在韩克军家的一幕。韩克军是农一师七团四连的一名职工,买买提是叶城县的一名农民,他们相识相知开始于2004年。  相似文献   

3.
李强 《党史文汇》2005,(5):53-54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啊!用什么东西来教育孩子,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胎教不去说它,对于学龄儿童和少年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教科书。那么多的孩子,一个学期天天背着,天天打开看着,天天嘴里念叨着。而他们将来也要为人父母,也要把他们现在学到的东西传给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么,  相似文献   

4.
1月19日,凌晨4:40,贵州省委组织部培训中心。几个背着大包小包、提着行旅箱的旅客匆匆走出大门,钻进一辆小客车,向贵阳火车站疾驶而去。二十分钟后,他们身披尚浓的夜色,在如潮的人流中,经过安检通道,随着人流登上了贵阳至威宁的临时列车。与绝大多数匆忙的旅客相反,他们不是赶着回家与亲人团圆,而是离家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5.
初识刘少奇在长征途中,连续不断的急行军给女人们带来了许多不方便;由于身上背着很多行李,有时照顾起伤病  相似文献   

6.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五日,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星画报》第十二期第七页《红板》专栏,刊发了红军战士唐贤望的模范事迹,并配发漫画《唐贤望敌火下救护伤员》。在第五次反"围剿"大老寨战斗中,"进团"战斗员唐贤望跑到敌火下救护伤员。画面中,唐贤望背着伤员和枪支冲过敌人封锁的火线,身后是丢弃的行李"包袱",嘴里说着:"救护伤员武器要紧,我自己的东西情愿不要!"  相似文献   

7.
我的起跑线     
曲折的求学经历1937年12月,我背着沉重的行李来到山西的古城临汾。当年我17岁,这是我离开家乡郑州的第一次远行。临行前,我的良师也是我最热心的忘年朋友——一个失去组织关系的老党员黄正甫,给他的那些熟人写了信,让他们把我介绍到延安抗大去学习。  相似文献   

8.
好个"过时"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啊!用什么东西来教育孩子,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胎教不去说它,对于学龄儿童和少年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教科书.那么多的孩子,一个学期天天背着,天天打开看着,天天嘴里念叨着.而他们将来也要为人父母,也要把他们现在学到的东西传给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么,这个教科书给孩子什么东西看,就是一个天大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9.
3月26日,从汉源开往雅安的一位汽车司机说,前两天,有一个乘客下车拿行李时,将自己的脚砸伤,要求司机送他到医院医治.当时售票员看他伤得并不严重,叫他以后小心就是了,可他说啥也不听.最后,售票员和司机联想到雨城区法院判决的一起诈骗案,便怀疑此人诈骗,于是态度坚决地说:"走,到派出所去解决!"这下,此人不再纠缠了,便骂骂咧咧地下车走了.  相似文献   

10.
人们往往认为,三步并作两步,跳级爬楼梯会消耗热量更多,锻炼效果更强。然而,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罗汉普顿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与跳级爬楼梯相比,一级一级逐级爬楼梯消耗的热量其实更多。研究人员表示,跳级爬楼梯一开始会消耗更多能量,但是从爬完所有阶梯所消耗的总热量看,逐级爬楼梯耗热量更大。  相似文献   

11.
官与小事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 :当你拿着报告去找一些领导时 ,他看后总会说 ,“我签个意见后你去找×× ,我不管具体事。”这里讲的“具体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事”。久而久之 ,它便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一种固定概念———“当官的不办小事”。官不办小事的原因很简单。从客观上讲 ,他们确实很忙 ,要腾出时间 ,集中精力去办一些一般人干不了、干不好的正事、要事、大事。从主观上讲 ,他们认为“官干小事”有损形象和威望。是不是每个官都不干小事 ,干了小事的官就变小了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有一年的秋季 ,一个外地来的学生背着大包小…  相似文献   

12.
“这样好的军队怎能不打胜仗!”记得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山东《大众日报》刊载过一篇通讯《西瓜兄弟》,说的是在华北的一个村庄里,有一对种西瓜的哥俩。哥哥的瓜地在村东头,弟弟的瓜地在村西头。当西瓜成熟的时候,一天,蒋军经过了村东头,这  相似文献   

13.
商朝时,孤竹国有两位王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齐,二人崇尚仁义,父亲要把王位传给伯夷,伯夷让于弟弟,弟弟不干,于是两人双双弃王位而出逃。他们听说在西岐避难的西伯侯姬昌是位忠厚之人,便慕名而往。不料到了西岐,姬昌(周文王)已死,他的弟弟姬发(周武王)决定起兵讨伐纣王,为受迫害的哥哥报仇,为天下百姓除害。伯夷和叔齐叩马而谏道:“以臣弑君,这是不仁不义!”周武王命人把他们请到一边,挥师东向,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武王替天行道,推翻暴君,天下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只有伯夷和叔齐愤愤不平,兄弟俩发誓不做周朝的臣民,不食周朝的粟米,跑到…  相似文献   

14.
地点:兵团某团场 主人公:拆迁办小刘王二蛋 马花花(王二蛋的妻子) 故事概况:王二蛋是一个受骗在外地搞传销归来人员,他刚回到农场看到有人正在拆他们家的房子,他不问青红皂白就和拆迁人员发生了一小段冲突,幸亏王妻及时出现制止和化解了矛盾. 王二蛋:(提着行李出现)在外闯荡两年半,让那些骗子把我骗了个干呀!都是传销惹的祸,当初头脑一发热,不听家里人的劝,鬼迷心窍走错了路.到头来就是现在这个下场,有家不敢回呀!(惊呼)哎呀!我的个妈呀,两年没有回家农场这是咋了?咋和打了仗的一样.这一个坑,那一个洞,房子咋都成这个样子了.这些人大包小包地跟逃荒的一样.我不会是走错地方了吧?  相似文献   

15.
吴钩 《廉政瞭望》2014,(18):49-49
吴思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到一个故事:清代道光年间,安徽宿松县举人段光清家的几名佃户跑到他那里去诉苦,说衙役污蔑他们家窝赃了贼人。这几名佃户没了主意,就到段家求助。段光清向他哥哥建议说:“你不如召集大伙开个会,叫大家出点钱,每年送衙役几千文,作为辛苦费,请他们今后高抬贵手,不要再来敲诈乡亲了。”段光清的哥哥和乡亲们一商量,大家都同意花钱买平安。  相似文献   

16.
在切入“诚信”这个话题之前,我忽然想到了一则新闻。有一年,哈尔滨火车站在学雷锋活动时,曾经组织志愿者“小红帽”义务为旅客搬运行李。然而,“小红帽”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令他们尴尬不已的问题——多数旅客死死抓住自己的行李不放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简单,旅客对“小红帽”充满了不信任感甚至是敌意!  相似文献   

17.
我的起跑线     
魏巍 《党史文苑》2008,(10):54-56
1937年12月,我背着沉重的行李来到山西的古城临汾。当年我17岁,这是我离开家乡郑州的第一次远行。临行前,我的良师也是我最热心的忘年朋友——一个失去组织关系的老党员黄正甫,给他的那些熟人写了信,计他们把我介绍到延安抗大去学习。可是到了延安.要找的这两个人,也许有这样那样的顾虑都推辞了。这样我就不得不贸然去闯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我曾听到这么一件事:有个生产队根据外地的经验,要给花生施磷肥。对于施磷肥,多数社员赞成,个别社员反对。反对者说,活了六十多岁了,还没听说什么叫磷肥呢!于是坚持要求队里拨给他们几亩地,搞一块不施磷肥的试验田。一些队干部就害怕起来了。他们想,一旦唱起对台戏来,就不统一了。不好领导了,于是不但不给地,还批评这些社员不相信科学。  相似文献   

19.
舍“家鸡”、求“大雁”杂谈王承舜春秋战国时期的田饶是一位有抱负的政治家,他投奔鲁哀公多年却不受重用,只被吩咐干些鸡零狗碎的杂事、据《新序·杂事第五》载:有一天,田饶背着行李来到堂上,对鲁哀公说:"我来向大王告辞。"鲁哀公吃惊地问:"你要去哪里?"田饶...  相似文献   

20.
杜勤 《廉政瞭望》2007,(3):44-45
2005年6月的一天中午,湖北省咸宁市九宫山薄雾缭绕的密林深处,突然响起沉重的脚步声。走在前面的是一名30多岁、面容憔悴的男子,后面跟着一名背着行李、两鬓斑白的六旬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