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该怎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近年来一直没有平静过,洪患频繁出现。1996年7月,长江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进入90年代以来,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第三个洪涝灾害年。长江中下游是长江流域洪灾最严重的地区。长江上游干支流和中下游交流的洪水都汇集于此,汛期的洪水流量大大超过河道的泄洪能力。面对长江的超额洪水,怎么办?本世纪20年代后期,当时的水利专家李仪趾提出了“蓄洪垦殖”的治水方略,即利用湖泊洼地开辟分蓄洪区,在中小洪水时实行垦殖保丰收,大水时蓄洪,确保重点地区防洪安全。几十年来,堤防和分蓄洪区成为抗御长江洪灾依赖的主要手段。本是“舍卒保车”,奈何“将帅难弃”  相似文献   

2.
鄂东战洪图     
湖南暴雨,洞庭湖水位猛涨;江西暴雨,鄱阳湖洪水横流。7月初,两湖洪水在鄂东长江段相遇…… 7月4日上午8时,洪水突破武汉紧急水位,达到27.34米,创历史同期最高水位。同日,汉口至江西九江的各水文站纷纷告急。鄂东长江干堤已进入紧急状态。 黄广大堤:破了纪录的 水位仍破不了江堤 黄(梅)广(原广济县)大堤全长87.34公里,南望江西,是湖北长江段的末尾,这里历来是湖北江防的重点。 尽管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滔滔而来的洪水还是使人目瞪口呆。仅  相似文献   

3.
’98长江大水,令人难忘。肆虐长江数月的洪水虽已退去,抗洪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洪水却对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10月29日,民进安徽省委员会在合肥召开“安徽民进灾后反思研讨会”,邀请省有关领导和部分专家学者就长江水灾和安徽灾情、成灾原因及其综合治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本文为研讨会综述。  相似文献   

4.
长江今年的特大洪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而形成这次特大洪水有两个众所周知的主要原因: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天灾当然是长江流域连续的降雨造成的,人祸则是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并引发了特大洪水。值得深思的是今年长江的洪水流量并未达到历史最大,而却形成了历史最高水位。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想先从地球自身的规律谈起。 1988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地球推选为该年度的“风云人物”,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  相似文献   

5.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连降大雨、暴雨,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洪水肆虐,恶浪滔天,持续六十多天的高水位使数千里长堤危在旦夕,许多重要城市频频告急。  相似文献   

6.
黄蕙 《瞭望》2002,(32)
进入汛期,长江水位的每一涨落都牵动亿万人心。洪水,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可是“母亲河”为什么变得狂暴呢?洪水是什么?难道水与人将永远对抗吗?抑或人类可以换回和平?  相似文献   

7.
并非有了三峡工程,长江就万事大吉三峡工程是具有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长江中游各地区防洪能力将有较大提高,特别是荆江地区防洪形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由于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与长江洪水峰高量大的矛盾十分突出,而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与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8,(35)
1998年的夏天,我国长江、松花江和嫩江先后暴发了全流域范围的特大洪水。数十天来,暴雨不断,江河洪水汹涌肆虐,恶浪滔天袭来。全国人民心系这几条大江流域的抗洪斗争,世界也把目光投向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袭击的中国。在巨大的洪水面前,英雄的中华民族挺起坚强...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中旬以来,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八次超记录的洪峰一个接一个向中下游袭来,洞庭湖接纳四水(湘、资、沈、渲),吞吐长江,洪峰上压下顶,恶劣组合,岳阳城陵机水位最高达35.94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63米,超出33米的危险水位达70天,其中超过1954年34.55米的高危水位达顺天。洪水肆虐,地处洞庭湖畔和长江之滨的国家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巴陵石化公司所属的长炼、岳化、洞氛、腐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处于东洞庭湖畔与长江交汇处城陵矾的洞氮成品码头、鹰化水泵房,位于长江中游江南烷长江干堤上的长练陆城油港码…  相似文献   

10.
三峡船闸再遇“瓶颈”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化解三峡船闸对长江物流的阻滞作用,需要多管齐下7月30日,受长江上游洪水影响,三峡船闸按运行规程双线停止通航。像这样的停航状态一年中不多见,但将长江中游与上游切割错开的三峡船闸,是否会成为长江经济带物流的永久性瓶颈,一直是沿线地区人们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中游的洪患牵动着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之心,也成为湖南、湖北两省和沿江、沿湖各级领导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腹大患。洪水威胁着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的  相似文献   

12.
施平 《瞭望》1999,(31)
目前,长江沙市以下干流全线超过警戒水位,长江干堤也出现一些险情。沿江一些省份局部地区灾情严重。据悉,今后长江中下游还会有集中的降雨过程,存在着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去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军民迎战特大洪水,由于发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取得了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至今回想当时严防死守的情境,犹令人血脉贲张,精神为之一振。面对今年可能到来的洪水,我们依然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继续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在已经出现险情、灾…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9,(15)
编者按水患,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汛期防洪,也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防洪形势全线吃紧,险象环生。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沿江军民严防死守,特大洪水终未酿成大祸。防洪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识...  相似文献   

14.
长江是一条经常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的大江,又是一个哺育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摇篮和将使中国经济在21世纪腾飞的经济大动脉。面对1998年的大洪水,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严重问题:怎么样使长江趋利避害,为中华民族造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短期来看,应当建立长江减灾基金;从长期来看,应当过渡到建立长江洪水保险基金。通过加强管理,全盘运作,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江减灾基金的设想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也是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8,(35)
今年的汛期尚未过去,长江沿岸和松花江、嫩江的抗洪抢险处在决战最后阶段。肆虐无情的洪水再次提醒我们:对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必须给予足够的认识。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湖北视察长江抗洪抢险工作时所指出的:兴修水利是安民兴邦的大事,必须切实抓紧抓好。洪涝灾害历来是威...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6,(20)
长江防总专家介绍说,2006年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方式具体如下: ——汛期在不拦蓄洪水情况下, 三峡水利枢纽水位原则上维持在135 米运行,库水位的波动应控制在允许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8,(36)
最近两三个月,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以及南北两线数百万军民抗洪抢险斗争,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每一次洪峰出现,每一次险情发生,受灾群众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每一环,节都牵动着亿万同胞的心。随着一次次洪水的涨落,人们心头逐渐聚集起一个疑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长江洪涝水患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去年长江特大洪水后,党中央及时提出,今后各地的防洪水利建设必须坚持“全而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因人地矛盾即人水争地、人树争地引发的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是造成长江洪患不断加剧的深层次原因。我们认为,遵照党中央上述的十六字  相似文献   

19.
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是不是导致今年长江大水的重要原因,是今年入汛以来舆论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由此延伸,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各类环境问题与洪水等自然灾害之间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为减轻洪水灾害是否应当约束人类的活动?这些都是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  相似文献   

20.
汉江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其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2011年的9月,是湖北省战胜汉江秋季大洪水的不平凡月份。认真评估分析这场抗洪斗争,对于继续做好今后可能发生的汉江洪水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