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3年7月27日,是开城板门店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日子,也是全世界注目的日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同志,于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的第二天上午8点半,在46军军长肖全夫的陪同下,来到我406团守卫的前沿阵地——大德山视察。彭总的突然来临,给官兵们极大的震惊和鼓舞。当时,激动人心的情景,令我永生难忘。1 大德山,是我志愿军前沿 阵地最高的一座大山。它距开城板门店以东三十多公里,这里,痛打美军陆战一师的炮声,直接震动着朝鲜停战谈判。所以,彭总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的第二天,就乘吉普车来到大德山下。彭总…  相似文献   

2.
1952年入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盘踞在自造坑道内的美军韩军,用零敲牛皮糖的战法,发动了瓮中捉鳖的全面攻势.是年夏秋之交,我全线守卫部队,在彭总与志司首长的指挥下,都大小不同地夺取了敌军多处据点,全歼据点守敌及其大批反扑部队.美军为了挽救其颓势,鼓舞其士气,也伺机欲对我前沿阵地发动进攻,企图夺取我守军几个阵地.此时,我15军45师知道本军44师、29师,夺得了敌军上隹山与391两据点,全歼守敌,也急欲夺取突入我方阵地的注字洞南山敌军阵地.为了稳操胜券,我所在的  相似文献   

3.
《学习导报》2013,(16):64-64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开城板门店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于协定签字后的第二天,在46军军长肖全夫的陪同下,来到我406团守卫的前沿阵地大德山视察。  相似文献   

4.
黄禹康 《世纪风采》2007,(11):11-13
彭德怀肩负着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重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与英雄的朝鲜人民并肩战斗,经过三年零三十二天浴血奋战,胜利地回到了祖国。在彭大将军即将凯旋回国之际,他突然决定视察马踏里东南山距离美军阵地不到300米的前沿阵地,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  相似文献   

5.
正第三章"注意防空!"话音未落,一串黑乎乎的东西从天而降,落地后,一股股冲天的烟雾腾空而起按照自己以往的习惯,战斗结束后洪学智到战场实地走了一趟。他特别来到了三四三团的阵地。美军的炮火和凝固汽油弹已经将阵地翻了几个个,阵地周围的植被全部消失,只剩下东倒西歪的烧焦的黑色枯枝。尽管之前,他鼓励指战员们不要畏惧敌人的飞机大炮,但站在这片焦土上,洪学智深刻认识到,必  相似文献   

6.
一九五一年四月初,廖承志率中国人民慰问团赴朝鲜。此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正在紧张地进行第四次、第五次战役。慰问团带着中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的热爱以及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到底的决心,走遍了各个战场。四月三十日,慰问团来到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司令员一见廖承志,马上拉住他的手,说:「你来了,我们很高兴!你们的慰问活动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正一抗战爆发以来,陈嘉庚时刻关注着祖国的抗战形势,他所领导的《南洋商报》每天都刊登关于国内战况的消息。他的心中也一直有一个想法,希望能组织筹赈会派代表回国慰问抗日军民,考察战场情况,同时也将祖国的抗战形势报告给南洋侨胞以鼓舞他们的抗日热情。为了尽快组织起一个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做事公道的陈嘉庚于1939年12月在《南洋商报》刊登启事,一方面说明组织南侨慰问团的动  相似文献   

8.
《世纪风采》2009,(4):F0003-F0003
2009年1月13日至14日,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送欢乐、下基层”慰问团来到浦口区汤泉街道、浦镇车辆厂和大吉铁塔集团,到“家门口”给喜迎佳节的浦口百姓和职工送来新春的欢乐。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作战中多以游击战为主,在有利条件下也打一些运动战,但打阵地战特别是阵地防御战的次数比较少见.不过,在1941年冬季,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为了保卫黄崖洞(又称黄烟洞)兵工厂,却打了一次成功的阵地防御战,即黄崖洞保卫战.这也是整个八年抗战期间,八路军打的一次非常著名的阵地防御战.  相似文献   

10.
萧皇 《党建文汇》2014,(6):48-48
1944年12月12日午时巴斯托尼小镇,4个德国兵举着白旗摸上美军阵地送信。第101空降师代理师长麦克奥利弗有点犯迷糊,德国人打得好好的怎么要降?一听才明白,原来是德军要求美军投降: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著名战斗英雄周文江的回忆录《抹不去的记忆》一书。书中第四章“西兴里阻击战”一节强烈震撼了我:“在西兴里阵地上,我们坚守了7天7夜,打退美军28次进攻,为歼灭美军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西兴里战斗中,我们俘虏美军7人,打死打伤美军400余人,击毁敌人的坦克4辆、汽车2辆。在这次战斗中,五连也付出了巨大代价,70多名干部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中还配有一张合影照片,  相似文献   

12.
1 1951年,祖国人民派出了一个庞大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战地去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团长是中共中央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廖承志,副团长是陈沂和田汉。   朝鲜广大军民,从最高层的领导到基层干部,凡是接触过廖承志同志的,都说:“廖承志有政治家的思想,外交家的风度,诗人的气质,作家的语言。”   那时,新中国刚刚诞生,我从前方战斗部队被选派到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来工作,负责筹建总团宣传处和文工团。至今,还记得在北京建团时发生过的两件小事。一件是廖承志主动提出要向志愿军总部献锦旗并为彭总赠送一件礼…  相似文献   

13.
抗战后期,欧洲战场已经走向胜利,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也开始步步逼近日本本土,但中国战场形势依然严峻,为了迅速击败日本,罗斯福派赫尔利少将作为总统特使来到中国,希图斡旋国共两党紧张关系,以促成中国抗日力量的统一。为此,毛泽东在延安亲自主持了中共“首次涉外谈判”。通过3天的会谈,毛泽东的热忱与智慧征服了赫尔利,使这位美国总统特使由衷地感叹道:中国人民已经得到了一位大公无私、一心为民谋利的领袖。  相似文献   

14.
解方将军与○抗美援朝(之三)□吴强稼五、大榆洞敲起征战鼓美军东西两线部队各自争先恐后地涌向中朝边境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大部队已经埋伏在鸭绿江南岸的崇山峻岭之中,正张网捕狼。这将有一场恶战啊!1950年12月4日,为了统一指挥朝鲜战场上的中朝两国军队...  相似文献   

15.
孟红 《党史纵横》2010,(10):8-11
自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到胜利回国,入朝几年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先后组织了三届较大规模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活动。第一届是1951年3月底,以中共中央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廖承志为团长,总政文化部部长陈沂和著名戏剧家田汉为副团长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及所属文工团一行575人。  相似文献   

16.
朝鲜战争虽然已结束54年了,但很多有纪念意义的事件还鲜明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祖国人民组织了阵容强大的慰问团赴朝慰问志愿军和并肩作战的朝鲜人民军.  相似文献   

17.
美军观察组成员布鲁克.多兰二世,在一些公开出版的书籍或一些老同志回忆中,误将他翻译为艾斯·杜伦:他作为美军观察组成员之一,只身来到敌后冀中抗日根据地,与根据地的军民同吃同住,一同打击日军,他亲身经历了对他来说是终身难忘的地道战危险时刻。他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07,(9):12-12
接待慰问团办公室(简称接待办公室)由福州军区司、政、后机关,省人委办公厅、省交际处统一组成“福州军区、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接待慰问团办公室”,负责接待外地来福建的各慰问团和文艺团体有关慰问活动期间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接防朝鲜开城西线前沿阵地后,打了几个大胜仗,之后进行紧张的战备训练,准备打大仗。5月初,以著名爱国艺人常香玉为团长的祖国人民慰问团到前线慰问演出,这对前线的指战员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因工作需要,我从军文工团调司令部文印室帮助工作,负责开展文体活动。一天,保密室主任苗广金通知我:"赴朝鲜慰问团过两天到军里进行慰问,由常香玉团长率领的团队要住在军司令部。组织上把你抽出,专门照顾常团长的衣食住行。"军首长指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  相似文献   

20.
1946年,蒋介石为了笼络军心,让部下为其卖命,派出一个“慰问团”来到贾汪地区(今属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给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部队打气,并向徐外绥署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张克侠等授予“中正剑”。然而,蒋介石怎么也没想到,张克侠已经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卧底国民党军营17年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两年之后这位“佩剑将军”率部阵前起义,加入了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