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蒗县人口以彝族为主,人数达16.64万人,占总人口的63%,宁蒗境内还有汉族、纳西族、普米族、傈僳族等11个民族,"大杂居"成为宁蒗县的一大特点。紧紧围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工作目标,宁蒗县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同胞、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杨光银 《创造》2011,(3):70-71
"十一五"期间,宁蒗县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科技兴县"战略,结合本县实际,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为"三农"、为产业服务水平。宁蒗县是一个国家级特困县,贫困的根本原因有历史、社会、地域等诸多因素,但其主要原因是科技的落后,这是宁蒗多年来积累出来的共识。因此,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走"治穷先治愚,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相结合"的路子,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科技兴县"领导小组,强化措施,明确责任,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基层。  相似文献   

3.
沙文明 《创造》2013,(5):72-73
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作风建设实施办法的要求,宁蒗县正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提高效率,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转变作风,首先解放思想。当前影响和制约宁蒗县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认识问题,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还不够解放,传统思维模式仍然束缚着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宗族、  相似文献   

4.
沙文明 《创造》2012,(5):64-66
2011年,是宁蒗县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生态产业重点县、新型工业示范县、旅游文化特色县、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为目标,认真落实省、市的决策部署和省政府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暨宁蒗扶贫攻坚工作会议、泸沽湖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五大战略”和“三区三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段松廷 《创造》2003,(7):21-22
在宁蒗的民族文化中,典型地体现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兼容、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及多种社会形态文化并存的特征。这是宁蒗创建民族文化特色县的重要基础,也是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宁蒗探索新的脱贫之路的重要依托,并且通过民族文化建设能为宁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吉春 《创造》2011,(4):70-71
池开荣,宁蒗县财政局长。他凭着敢为人先的勇气、高效务实的作风摸索出一条被财政部、省财政厅誉为"模式"的财政管理新路子,为宁蒗经济的崛起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宁蒗县是国家级特困县,经济发展滞后,面对压力,临危受命的池开荣没有退缩。2007年5月任县财政局长后,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深化财政改革,  相似文献   

7.
和建华 《创造》2010,(7):110-111
科学发展观如何指导云南一县一地的发展,在实践中大有创新的空间。以宁蒗而言,属国家级贫困县,又是一个资源丰富、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的彝族自治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新思想观念、研究发展趋势、找准宁蒗优势,做出富有宁蒗特色的谋划。  相似文献   

8.
灌云县政协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扣紧政府农村工作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引导畜牧生产向规模和生态健康养殖方向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近年来,灌云县政协集中专业人才优势,潜心分析研究畜牧业生产发展走势,积极提出对  相似文献   

9.
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的关键之年,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职责,必须细化措施,竭尽全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 强化产业支撑壮大农业经济 宁蒗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2013年农作物种植67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07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同比增加1.6亿元.完成上述目标,必须围绕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这一核心,挖掘农业潜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宁蒗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以农村能源、农业产业建设等项目为重点,增加"三农"投入,整合涉农资金,发挥积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杨光银 《创造》2010,(5):74-75
宁蒗县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国家西都大开发和拉动内需的良好机遇,加快生态环境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特克斯县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落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畜牧业大州"的要求,全面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势头特别是畜牧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畜  相似文献   

12.
焦泰文 《政策》2006,(7):36-37
目前,畜牧业已成为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加快畜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政报》2006,(6):43-43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单位:近年来,我区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多项指标位于全国前列,牲畜总量连创新高,出栏周期大大缩短,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特色主导畜产品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准确掌握和了解畜牧业生产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提供翔实的畜牧业经济基础数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2006年夏季牧业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文英 《创造》2012,(10):43-43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暨宁蒗县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的一年,紧紧围绕宁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增长,推进人口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5.
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是云南省西北高原上一个多民族杂居、偏僻、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由于社会经济等原因,解放前,宁蒗文化不兴,从未修过志。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宁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宁蒗县)的各族人民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迄今已经完成两轮修志。  相似文献   

16.
和建华 《创造》2012,(4):71-73
2012年,是宁蒗县的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年,新机遇、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政协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完成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人民政协负有重大责任。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新知识、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在宁蒗大踏步前进跨越式发展历程中作出人民政协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我省畜牧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率先跨越,制定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代畜牧业是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显著的产业。我省是畜牧  相似文献   

18.
“70年代造田,80年代办厂,90年代建城(镇)。”这是社会上对近30年来农村发展进程的生动概括。 1994年,上海市率先提出:乡镇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准备用若干年,把全市5万多个自然村归并为3万  相似文献   

19.
吉春 《创造》2012,(6):94-95
宁蒗县地处西南季风气候区域中滇川交界处小凉山区,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暖温带山地季风气候特点,特别适宜马铃薯的生长,是马铃薯的优生区,生产出的马铃薯质量好,深得人们喜爱,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长期以来,马铃薯一直是宁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县委、县政府把马铃薯作为一项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发展“菜篮子”的重要工程来抓,马铃薯生产得到了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春末初夏,又是一年杜鹃花开的季节。宁落彝族自治县办厂6年、累计亏损达54万余元、濒临破产的民族皮革厂,居然在第八任厂长拉玛务江接手两年半后,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一跃而成为宁浪县18家国有企业中,唯一没有亏损的企业,并在全县率先开展了国有企业的“转机”工作,进而一举摘掉了宁蒗县“欠税大户”的帽子,在宁蒗具声誉鹊起。这家企业前后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引起了宁范县企业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在惊羡之余,也希望进~步了解这个厂前后变化的“内幕新闻”。崛起在小凉山的新兴产业才获彝族自治县民族皮革厂,在全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