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多边外交不断展开,各国政要的活动也明显增多,他们穿梭于全球各种场合,竞相展现国家影响力及个人魅力.鲜为人知的是,每逢有外国重要人物到访,也是东道国警卫部门最忙的时候,身怀绝技的顶级保镖们,或防守于领导人周围,或布控于周边要地,或身穿警服神情凝重,或平民打扮暗中盯梢,一举一动都透着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2.
安倍晋三接任日本首相以来,频频参加各种内政外交活动,引发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人们发现每当安倍公开露面时,周围总是布满神情警惕之人,他们或贴身守卫在安倍身边,或布控于活动现场周边要地,或身穿警服神情凝重,或平民打扮暗中盯梢,举手投足间透着莫名的神秘.据日本媒体披露,这些人正是安倍的贴身保镖,他们来自素有日本"总统卫队"之称的保安特警队.那么,这个神秘的保安特警队究竟怎样呢?  相似文献   

3.
▲打瞎“眼睛”的武器 在现代战争中,被人们誉为“千里眼”的雷达,已经广泛用于预警、侦察、防空、指挥、控制、制导、火控等各个方面。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和反欺骗能力也大大提高。而雷达的大量、密集部署和战术运用,使进攻性兵器单靠电子干扰的软杀伤手段,已难以有效地摆脱雷达的“跟踪盯梢”。因此,许多国家除了继续提高软杀伤的电子对抗能力外,越来越重视发展彻底摧毁雷达的硬杀伤武器——反辐射导弹。而在这方面,又以美国的发展最快、技术最先进。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16)
正欧洲的恐怖袭击离中国人有多近?最近在德国南部火车上"持斧砍人"事件的4名受伤者,就都是中国香港人;而在法国国庆日尼斯市"飙车碾人"事件的上百位死伤者中,也有两名中国公民(已无生命危险)。"伊斯兰国"认领的这两起袭击事件,作案者都很年轻,一个是刚到德国不久的17岁阿富汗/巴基斯坦难民,一个是31岁的突尼斯裔法国尼斯本地人。他们在滥杀时并不区分你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而对有"欧拉伯"谑称的欧洲来说,要从上千万阿拉伯移民后裔和上百万穆斯林难民当中,甄别出已被极端组织洗脑、并且具有袭击能力的人,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尽管可以重点盯梢那些从叙、伊战场回国的西方籍圣战士,但他们只是  相似文献   

5.
工笔花鸟画,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似乎与纤巧浓丽的风格是分不开的,其流畅的线条,逼真的层层变化渲染的着色,都给人一种细腻有余而粗犷不足之感。然而这种风格也因人而异,所谓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就是说,同样一种艺术形式,在不同的画家笔下,表现出的风格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在一次清查活动中,身为女硕士的她因网上裸聊、涉嫌卖淫被警方带走。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这个面目清秀的女子有着坎坷的身世,更有着畸形的婚姻心理。原来,她有一位多情的教授父亲,父亲的婚外情一直笼罩着她的成长过程,她仇恨父亲,同情母亲,却解不开父母之间的情结……  相似文献   

7.
百花吐彩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随着文化大繁荣的政策导向的明确,今天的中国画坛,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为配合百年奥运激发起来的热情,本刊再次延续以往的做法,暂停专人专刊的排式,给更多的画家得以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机会,同时也让多种风格的作品供读者选择。本期刊登的作品可谓传统国画中的三大科,一齐登场了。花鸟画,由老中青三代画家组成,有当代逸品画家之称的霍春阳教授的近期作品,同时也选登了他的学生王冠惠、孙飞和霍岩的部分作品;著名画家朱法鹏,他的作品多属于大写意、大画幅;吴冰的工笔画,意境优美,属学者型画家。  相似文献   

8.
正天蝎座的高铭,嘴硬心软,常因心直口快而得罪人,又因此常常没有安全感。在朋友眼中,大部分时间,她总是大大咧咧的,但偶尔又会变得沉默不语。然而,就是这样的她,有着三个好闺蜜,她们年龄相仿,性格迥异,唯一相同的是拥有一个共同的口号:理解、相伴、倾听。冰冰、大猫和小君是高铭在北京读研究生时的同学。当年的学习经历她们一起走过,如今的幸福生活她们一起感受,就连彼此的生日,她们都会牢牢记住。而只要在一个城市,每个周末,她们雷打不动地会聚在一起。自然,在没有情人的情人节里,她们也会在一起度过。  相似文献   

9.
正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从乡下搬到城里住已有十几年了,由于身体的原因,一直没能回去看看,留在村子里的几间老屋,成了她最大的心事,总是惦念着。在我们村子的东南角,有一溜七间土屋,是村里最陈旧的房子,在周边高大宽敞的砖瓦房的衬映下,显得那样的破落和矮小,这就是母亲一直惦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07,(12):74-74
这不是一个关于动漫的故事,在我们的理解里,文中提到的宏梦甚至与宏观的政策、中观的行业没有任何关系,这仅仅是一个生意。生意的本质,通俗地讲,就是将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好,内容也好,服务也好,通过某种协议交到需要这些东西的人手中,从而实现它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回想起情人节的美丽记忆,马燕至今脸上还浮现着幸福的感觉。虽然时光已经飞快地走过了11个年头,但是一切仿佛昨天发生的一样。那一天,她收获了一份最美丽的感受和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爱人。那时,马燕正在石家庄上大三,通过网上聊天,结识了远在哈尔滨上大四的男友,俩人谈得很投缘,只是无奈相隔在千里之外,不能够像其他人一样和自己的恋人朝夕相处。再者,因为俩人都是在校学生,一是没有时间,二是往返也需要路费,所以,对于这样一对恋人来说,见面只能是一种奢望。在马燕看来,情人节那天,情侣中的女伴若是捧着一束花,走起路来似乎都能生风。学生宿舍里,一束束专人送抵的花束,代表着宠爱和身价,难怪  相似文献   

12.
Still 《南风窗》2014,(4):52-57
<正>摇滚,这两个字,迷笛一写,就写了20年。20年,不长也不短,但足以改写一个人的一生。有像张帆这样的,把生命注入摇滚。20年前,一名首都经贸大学的年轻毕业生,在他眼前的,是迷茫与不安;20年后,作为"中国摇滚音乐黄埔军校"的校长,在他耳边的,是一波波青春与自由的躁动。也有像毛川这样的,把未来献给了摇滚。20年前,他只是一个五音都不全的、一边听着卡带一边敲击桌面的黄毛小子;20年后,作为迷笛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国内摇滚乐队逃跑计划的主唱,站在迷笛音乐节的舞台上,一次次地声嘶力竭。他不  相似文献   

13.
将一个跨越30年的历史时段作为一个时间的节点去纪念,这在人类的历史上也不多见。今年12月22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纪念日,从30年前的那个日子开始,中国进入到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年代,30年,弹指一挥间。纪念,是有理由的。30年,中国的变化举世瞩目,以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那,这变化在哪里?它的意义是什么?本刊特开辟这个纪念性的栏目,以管中窥豹的方式和读者一起回顾改革开放30年。纪念,是扬弃和继承。我们马上要开始的是一个历史的新节点,不是改革开放的结束。中国,必定是向前行的。开栏语  相似文献   

14.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在老家拉过犁,种过地,赶过车,织过布,许多农活都干过。我大概14岁开始织布。我记得那时我的个儿小,织布的坐机板高,脚够不着,家里还专门为我做了一个凳子。17岁时,我到北京做小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给木工班扫刨花,当时有个木工工长,名叫王锡田,他说我很灵巧,让我学木匠。我就这样从一个普通的木匠开始,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5.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夕阳徐徐地射进办公室,正在低头写判决书的我被一声轻轻的呼唤惊醒。我抬起头,面前站着一位十岁左右的男孩,他胸前鲜艳的红领巾表示着他的身份,我诧异地看着他。“阿姨,我是来向您求情的,请您千万不要让我爸爸妈妈离婚……”一语才出,小男孩的眼睛里已蓄满了泪水。他是我一桩案子当事人的孩子,因双方当事人都不想要孩子,无奈之中,我只好让女方找来她正在小学四级读书的儿子,征求意见。“请不要让我的爸爸、妈妈离婚”,“我不愿成为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的确,每当办理离婚案件,看着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流泪满面的苦苦哀求,看着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顶灯散发着橘黄色柔光,墙壁上挂着家字为主题的挂饰,温馨的壁纸,舒适的沙发,桌子上摆放着一件老奶奶给老爷爷掏耳朵的陶瓷摆设,你很难把这间屋子和我们平常印象中的法院联系起来。实际上,这里是朝阳区人民法院双桥法庭和解大厅4间不同风格和解室中的一间。记者是在双桥法庭庭长姜春玲的引领下参观和解大厅的。39岁的姜春玲,是一名在法律维权工作中勇于创新的法官,2005年8月,正是在姜春玲的带领下,双桥法庭打造了全国法院系统首个和解大厅。姜春玲说:法庭上气氛凝重,当事人的心情比较紧张,不容易和解。和解室的风格不同,就是要让人产生温暖的感觉,要和家一样,这样有利于当事人之间平心静气地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7.
拜年     
正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而拜年则是春节中最重要的活动。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过去充满亲情、温馨、详和、快乐的拜年,随着现代人观念的转变,越来越简化。现在时兴象征性的礼仪拜年,微博、微信、短信、电子邮件等最现代化的手段,令人感慨不已。幼年时随着长辈和叔伯兄弟、姊妹们去拜年时兴高采烈的情景,早已恍如隔世了。记得自己青年时代参加工作后,还要在同学、师兄弟之间拜年,去给师傅、领导拜年……现在,除了向至亲和必须要去拜年的对象,人们大都会采取最便捷的方式,既省钱省时,又不疲惫。何乐而不为乎?拜年的历史太悠久。过去大年初一,穿戴簇新的晚辈要向祖父母、父母等长辈叩首拜年,然后再按辈份长序互拜——叩首、作揖、蹲福。直至今天,北京的很多家庭,孙辈们仍会跪下向长辈拜年,接受压岁钱,但那  相似文献   

18.
陶杰 《南风窗》2011,(24):93-93
有了科技,人类正奔向全知全能,千里眼顺风耳,青春常驻,康长生,都已经触手可及。但人生到底为了什么?因为享受了科的好处,许多人都自动放弃寻求答案。乔布斯病逝,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人都用手指头Command,打电话、上网、听音乐、玩游戏,一部电话成为现代大都市生活的重心。除了电话、计算机,还有电视,他通通想改变;还有一套软件听命于人,以后,连手指头也不必动了,发短信、问天气,包括找老婆的行踪,查小孩的课程表,只要张嘴发声,都有求必应;也不必担心一个人孤零零无处倾诉,计算机可以代为沟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体器官移植早已不是难题,人们欣喜,这又为人类的生命赢多一线生机,但与此同时,肮脏的人体器官贩卖和走私在世界范围内日益猖狂,在黑市团伙的利诱威逼下,许多为生活所迫的穷人不得不卖掉自己的一个肾以养家糊口,而因此赔掉了他们的生活,甚至是生命。  相似文献   

20.
人由于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世俗价值观所困,心智难免局限。也因为这样,那些真实性受到怀疑的事情,常引起我的兴趣,比如怪力乱神。我喜欢读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现代的科幻小说。它们挑战人类的想象力,也突破某些思维束缚。这些故事读起来不着边际,但让人意识宇宙的浩瀚,理解生命的无限,蔑视渺小而狭隘的社会规则和世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