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女士替女儿小梅到医院精神科求医,医生诊断后将诊断结果记录在册。小梅得知后将母亲和医院告上法庭,要求母亲与医院向自己书面道歉,医院对病历进行处理,母亲与医院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100万元。  相似文献   

2.
正打开相簿,年轻时的母亲,双眼皮、大眼睛、薄薄的嘴唇、脸庞细嫩漂亮、身材苗条,是当地出了名的美女。是无情的岁月,在母亲脸上刻下一条条的皱纹,生活的艰辛,令母亲总是透支自己的体力,三十多年前,曾随母亲去喀什看过腰疼的毛病,那时的我,不谙世事,只记得医生说,母亲的腰椎骨刺相当严重、腰椎间盘脱出,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并且建议最好能去大医院看看,或者动手术。回到家后,母亲把医生的话全当耳旁风,那时,姐弟仨中,我刚刚参加工作,两个弟弟还在上学。常年的腰腿疼的折磨,已使现在的母亲行走都  相似文献   

3.
打开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张震回忆录》第257页,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述:1946年2月,"乘休会之机,我去了一趟淮阴。一年前,在萧县祖老楼战斗中,我右上臂负伤,老是隐隐作痛。因这里的仁慈医院有较好的设备,所以上门求医。医生给我作了X光透视,说  相似文献   

4.
李可 《党建文汇》2002,(14):6-6
1943年9月,我出生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医院。父亲匆匆赶到医院看望母亲,安慰了母亲几句,就匆匆而去,这可引起了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的不满,他生气地说:“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怎么可以这样没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张玉东 《党课》2011,(17):94-96
案例:赵女士生病后到某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后在她的病历本上飞快写下了病情诊断。赵女士拿到病历后吃惊地发现,除了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性别外,其他内容她居然一个字也看不懂。赵女士遂向医生询问病历记载的内容,医生不耐烦地说:  相似文献   

6.
一位患者手臂溃疡、流脓不止,登门求医.医生当机立断,将溃疡面挥刀割去,说:"好了."患者惊愕地问:"好了?"医生反问:"你是来治什么病的?"患者答:"溃疡、流脓."医生说:"对呀,现在溃疡没了,脓也不流了."患者急了,嚷着:"可我在流血呀!"医生耸耸肩,无奈地说:"那我没办法.这不归我管."  相似文献   

7.
1965年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潘传香,随丈夫转业到农十师一八八团九连工作. 1971年初,潘传香满怀喜悦地生下第三个孩子,取名叫袁永江.可是在他快半岁的时候,潘传香发现他好象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会说话,不知道吃饭,反应迟钝,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大脑发育不全,还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为了给老三袁永江治病她与丈夫到处求医,找偏方,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都不见好转.从那以后潘传香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8.
正那年夏天,我初中毕业后,为了能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能够有出息,父母经过一番商量后,决定让我到县城去上高中。父亲经过一个假期的奔波后,终于给我凑够了一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母亲则日夜为我赶制了两双布鞋,一双是天热时穿的,一双是天冷了穿的。在我去学校报到的那天,母亲用塑料袋将鞋包好,装在我的包中,在与母亲的泪水相送中,我坐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11):113-114
【求助记录】我已有很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了,稍不注意就感冒,总是感到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也没有什么大病,医生嘱咐说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请问“三T公司”特约健康专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05年9月18日,时年38岁的孙庆利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跌倒昏迷不醒。家人闻讯后立即将其送到了团场医院——十三师红星二场医院。"脑梗,医生对任秀云说:瞳孔都放大了,救活的希望不大。"任秀云不甘心,哭喊着请求医生再想想办法。医生建议转到十三师医院去看看,再搏一次。任秀云联系到了急救车,快速地将丈夫拉到了医院。经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爱人因患急性腹痛到乡卫生院治疗,该院医生诊断后做了外科手术。我爱人手术后病情未见好转,反而恶化了。我们转院后经专家会诊认为,乡卫生院诊断治疗错误,造成我爱人病情恶化。这起医疗事故被我  相似文献   

12.
正说她浓,可以浓得化不开;说她淡,淡得可以不知不觉。这么一个只有25岁的女孩,为啥有那么多病人向她求医,还给她送锦旗,就连资深医生也为此而羡慕。近日,笔者带着好奇,到五师八十九团医院去探寻这个年轻女孩。早晨刚上班,拄拐棍的、被人搀扶的、也有坐轮椅的患者,排队等候在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个身穿白马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08,(2)
"余医生,你明天上班吗?我想找你看病"……虽然佘敦宇离开医院到卫生局上班已经一年了,但还是有很多往日的患者打来向佘敦宇求医的电话。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工作的4年里,佘敦宇用一片爱心与患者结下了深厚的医患之情。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笔者母亲徐树英已经去世12年。母亲离开后,我曾数次用文字记录了她平凡而精彩的一生。但在这12年的时间里,每当我想起母亲,想起她入党后把一切都交给了党和国家,在战斗和工作中的无私奉献与舍己为人,以及在生活中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父亲和我们的点点滴滴,就觉得母亲伟大而无私与朴实无华一生的闪光点非常之多,  相似文献   

15.
<正>王周生在《把信写给埃米莉》(文汇出版社出版)中说,那天在医院候诊,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带自己的母亲看病。母亲文文静静,坐在医生面前。女儿向医生诉说母亲的病情:阿拉娘,早饭吃过就忘记了,煤气开了就不晓得去关……医生,伊阿是老年痴呆症?母亲站起来,满脸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的一天上午,83岁的王先生感觉胸闷、发烧,随即到医院检查。医院检查的结果是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心绞痛,并留下老人住院。当日中午,护士根据医生嘱咐,为老人输液。下午3.00多,老人突然意识丧失,并于5:50死亡。经检查发现,从患者王先生入院到下午3:30之前,医院没有护理记录,  相似文献   

17.
魂兮归来     
古人认为,人都有灵魂。灵魂,是人的主宰。人失掉了灵魂,生存就要成问题。记得小时候,我病躺在床上好几个月。骨瘦如柴,两眼无神,临到了生死的边缘。母亲急得到处为我求医求药。隔壁徐大娘见了我病羸无神的样子,跟母亲说,这孩子掉了魂了,得赶快给他叫魂。母亲就在黄昏,点着灯笼,绕屋三匝,为我叫魂,一连叫了三天。此后,我的病竟然慢慢好起来,眼里渐渐有了神。母亲高兴极了,  相似文献   

18.
<正>"大夫,我来体检,拍个胸片不就行了么?为什么要给我做肺CT呢?""大夫,核磁共振太贵了,能不能改成CT呀?"到医院看病,免不了会有各种各样的检查,可是很多老百姓对X光片、CT、核磁共振都有很多的困惑。为什么要做这种检查,检查是越贵的就越好吗?如今医院里各种仪器检查虽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先进的诊断方法,但也有不少病人不但对各种仪器搞不清楚,有时还会对医生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甚至质疑医生故意开  相似文献   

19.
病灶     
病灶史维虎阿昌深夜回到家时,妻子望着他抹眼泪。原来,阿昌出差后,母亲旧病复发,医生确诊须做手术.可眼下医院没有多余的床位。阿昌望着母亲消瘦而苍白的面容,心如刀割。次日,同事阿玲闻讯赶来探望,得知详情后,愤慨地对阿昌说:"现在的医院,你不去送'红包'就...  相似文献   

20.
朴素的细节     
吴澧 《廉政瞭望》2010,(14):46-46
最近,台湾马英九先生的夫人周美青女士因腰椎疼痛上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后大吃一惊:周女士居然营养不良。我听了这消息,也是大吃一惊:以她的教育程度和台湾的生活水准,至于营养不良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