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刀把子”风波记——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一)●张传桢①李然编者按: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四十多年来,新中国的法学界经历了一系列悲欢离合,时值世纪之交,我们遵循“盛世修史”的惯例,愿以“董狐之笔”,秉公直书,为20世纪留下一段信史。...  相似文献   

2.
1996年“晓南”风波纪实——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九)郭道晖春扬春扬(以下简称春):郭教授,您作为法学界一位资深的专家,对我国的法学研究状况了解较为全面,能不能请你就1996年在法学界发生的“晓南”风波的前因后果向大家介绍一下?郭道晖(以下简...  相似文献   

3.
1957年的王造时——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冯英子1957年5月,复旦大学教授、抗战时期闻名全国的“七君子”之一王造时先生,在上海市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作了书面发言。指出: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法制的指导原则,而社会主义的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牙膏皮事件始末——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四)●陆锦碧铁犁编者按:1969年,在中国还处于“文革”乌云笼罩、思想界万马齐癔、多少人浑浑噩噩的时候,被错划为右派、发配到青海劳动改造的华东政法学院教师陆锦碧同志,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大无畏革...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道德法庭”是我国80年代比较流行的一个名词。在当时的一些报刊杂志上,时常可以看到有被命名为“道德法庭”的专栏,这些专栏大多是通过报道一些社会真实事件来发动社会舆论进行相应的道德评判,在当时社会上的反响比较强烈。但是与此同时,陈忠诚教授对“道德法庭”及相关现象进行了冷静的思考,撰写了《“道德法庭”既不符合法制又不符合道德》一文,坦诚地评述了“道德法庭”从称谓到实际运用中的一些错误,由此引发了此后一段时期内对“道德法庭”问题的争论。邵爱红(以下简称邵):陈教授,您发表《“道德法庭”既不符合…  相似文献   

6.
“依法从重从快”的来历——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三)●杨时①李然编者按:1980年下半年,时任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的杨时同志以一名上海法学会会员的身份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作了从重从快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究竟应“依两法(即《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7.
“法权”是在我国早期马列译著中频频使用的概念,对于此译名的恰当性,陈忠诚教授早在50年代初便已提出质疑。但是这一正常的建议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受到非议,直到1977年中共中央编译局正式通知确认“资产阶级法权”应译为“资产阶级权利”后,这一错误才得以纠正。这一由“法权”到“权利”转变的漫长过程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为此,记者采访了陈忠诚教授。邵爱红(以下简称邵):陈教授,请您谈一下您最初是如何对“法权”这一译名产生疑议的?陈忠诚(以下简称陈):是这样,最初是在1951年,当时我在最高人民法院华东…  相似文献   

8.
人权研究中的一场风波——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二)●吕世伦仕中仕中(以下简称仕):吕教授,我拜读过你的大作《人权研究的新进展》,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人权学说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文章的发表在法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你能谈谈这篇文章的写...  相似文献   

9.
王俊民(以下简称王):自建国以来至80年代,如沈阳“九·二一”扣押邮件风波涉及具体诉讼程序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在法学界展开大讨论还是首次。傅雪峰(以下简称傅):沈阳“九·二一”扣押邮件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王:1988年9月21日,沈阳铁...  相似文献   

10.
阶级斗争与新中国法制建设——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一)蔡定剑新中国的法制是在阶级斗争的摇篮中成长起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曾是法学和法制的全部生命所在。我们要反思1949年后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不可避免地要对阶级斗争法制的理论和实践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场有缺陷的司法改革——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三)●铁犁陆锦碧铁犁(以下简称铁):1952年的司法改革尽管取得了重大成就(如牢固地确立了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权等),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偏颇。陆锦碧(以下简称陆):是的。1952年8月17日《人民...  相似文献   

12.
崔齐东(以下简称“崔”):听说你于1995年在《中国法学》发表了《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法学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一文,从而引发了一场论战。你是否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陈桢(以下简称“陈”):这不是我挑起的,我那篇文章恰巧是Z教授《...  相似文献   

13.
陶威(以下简称“陶”):郭教授,上次您在关于“权利本位”的争论的谈话最后,提到Z教授在《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发表的一篇批判性长文,引起了一场小范围的、局部的论战。你所讲的“小范围”“局部”是什么意思?郭道晖:(以下简称“郭”):这是说,由他挑起...  相似文献   

14.
1957年,华东政法学院青年教师黄道同志在《法学》第二期发表了《略论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一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篇发表“无罪推定”原则的文章。从此,无罪推定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更与黄道教授的人生旅途纵横交错  相似文献   

15.
李然(以下简称李):侯老师,关于更改反革命罪名的争议,在全国甚至在海外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听说你是这场争议的主要参与者,能否请你就这一争议的前因后果向大家作些介绍,并谈谈你对这一争议的看法和体会?侯国云(以下简称侯)①:关于更改反革命罪名的争议,从宏...  相似文献   

16.
肖中华(以下简称肖):正当防卫制度是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刑法确立正当防卫制度,对于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制止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呼唤正义、倡导见义勇为的今天,防卫权的行使及其法律保障,尤为社会公众所关注。赵教授,您作为国...  相似文献   

17.
肖中华(以下简称肖):死刑作为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历来受到各国立法者及刑法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在当今世界人权运动蓬勃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更是如此。我国坚持保留死刑并严格限制死刑的刑事政策,但是死刑如何合理地适用,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权”被宣布为“资产阶级口号”,成为法学研究的禁区。1991年《中国法学》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率先在法学界号召高举马克思主义人权的旗帜,深入开展人权与法制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理论界、法学界开始打破禁区,人权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回忆这一禁区得以突破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戴振祥冤案平反始末及其反思——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四)●张传桢李志刚戴振祥冤案的平反是《法学》月刊继公开讨论韩琨案功与罪之争后又一起同类性质案件功与罪之争的重大事件。这一案件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争论时间之长,都是十分罕见的。经过近8年的...  相似文献   

20.
韩琨案功与罪之争——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七)●张传桢在祖国神州大地,我国人民在小平同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广大知识分子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凡是作出有利于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