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安院校人文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立意高远,合乎民意,对全国人民是极大的鼓舞,也在制度和观念层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安院校承担着培养未来执法者的重任,其教育质量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直接的影响。如何改革完善教育模式,造就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是公安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一、加强公安院校的人文教育,是公安工作应对时代挑战,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要求20世纪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失落,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弊病。近十年来人文教育构成了中国高教研究的热点问题,各界都在努力探求人文教育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何雁 《今日海南》2007,(1):20-22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慈善”一词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为何要开展慈善,我们该如何进行慈善,在很多人心里仍有不少存疑。为此,本刊记者特采访了海南省慈善总会会长苏远洋,以及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并曾获得团中央和共青团海南省委授予志愿服务金质奖章的海南大学教授詹长智,试图一解疑惑。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人文关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文关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当着动力源和平衡器的角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应在彰显人文关怀中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升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人文关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文关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当着动力源和平衡器的角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应在彰显人文关怀中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升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社会的自然法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荣  张华 《前沿》2006,(6):183-186
人文关怀思想贯穿着西方自然法的各个阶段,经历了古代自然法、古典自然法与新自然法的复兴三个阶段。它的内涵丰富而深厚,其社会价值尤其值得关注和探究。自然法的人文关怀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对提倡尊重人、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有重要的法律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陶君仪 《桂海论丛》2005,(Z1):15-16
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构建"和谐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梅友松 《新东方》2007,(3):36-38
一、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做物质前提,坚强的政治领导和完善的制度体制做政治保障,又要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做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  相似文献   

8.
韩雪军  谢兰荣 《前沿》2007,(5):163-165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女子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逐渐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重点。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看,和谐社会基本目标的实现要求加强女子教育,和谐社会主要内容的完成需要以女子教育为中介和桥梁,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须由女子教育来提供。从女子教育的特殊意义看,女子教育不仅可以通过使女子获得的受教育机会和提高她们的自我意识水平来提高女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通过创造和谐的家庭、保障下一代的和谐成长以为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个社会系统生产力来加速和谐社会构建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人文学术期刊作为一种宣传舆论工具,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 要作用。人文学术期刊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必须注重 提高宣传质量,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高超的宣传艺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一个和谐的社会,是政府与群众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和谐社会当然需要友爱互助、理解支持,但有时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磨擦也在所难免。那么,人大代表该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桥梁作用呢?武汉市人大代表陈文锋认为:人大代表应该充当调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群体歧视和影响最深远的社会不公,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稳定和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明确的和谐社会的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理应包括教育的公平。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群体歧视和影响最深远的社会不公,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稳定和持续发展。中国的教育发展现在还不均衡,这是客观事实,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别依然十分明显地存在。回顾浙江教育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出,教育的“公平公正”早就被关注,省委、省政府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为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办学条件,全省做了…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炜  肖坤 《湖北社会科学》2008,3(5):180-182
爱国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维度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在和谐社会构建的时代背景下,应当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引导大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传统,以中西近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为主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科技发展史为切入点、以"八荣八耻"为实践突破口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激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建设和谐网络文化为依托优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主要涵盖两个层次的公平: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笔者在分析我国教育公平现状的基础上,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同时,对教育公平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滕向伟 《新东方》2006,(11):4-7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来,党中央又分别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概念。从社会反响来看,这些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已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党的领导集体在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任务下,及时地总结和反思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们在发展中的各种经验教训,适时地提出新的发展模式,逐步从片面重视以GDP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转变到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的发展模式上来,在重视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发展观上的整体反思与转…  相似文献   

16.
银建军 《传承》2006,(6):168-170
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巩固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实施的伟大战略。它既是一种状态、一种观念、一种生活,也是执政使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制度加以保障,但更需要的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因此,教育作为影响人、培养人的事业,其在和谐社会的建构中所具有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定程度上讲,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7.
薄茹 《北京观察》2006,(11):4-7
金秋十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这是一次凝聚人心引领未来的会议。从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农村教育的思考——农村教育三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问题正凸显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并将严重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农村教育公平的空间需要在制度政策、投入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地拓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整个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的发展都将造成深远的消极影响;农村女性受教育过程中嵌入了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无论是在教育资源还是在教育机会上,女性均处于辅助性的从属地位,造成女性在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方面相对劣势。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村教育担负着重要使命,也面临着种种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构建和谐覃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统筹城乡各项社会事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共荣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中央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分工方案》,明确提出加强人文关怀工作。为此,本刊特别推出此专题,希望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