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各类诉讼案件对于诉讼参与人的法律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当事人委托律师代为参加诉讼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随之而来的是诉讼代理合同纠纷也日渐增多。当事人委托律师打官司本来是想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然而委托事项结束后,委托人和律师事务所出现矛盾,乃至需要对簿公堂的情况屡见不鲜。原本是坐在法庭的同一侧,现在却变成了对峙的双方,这种情况本是双方都不愿见到的。为  相似文献   

2.
连云港市律师事务所试行律师风险委托代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以来,连云港律师事务所在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担任经济纠纷案件诉讼或非诉讼代理人中试行风险委托代理。所谓风险委托代理,是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后,对经济纠纷案件的审议结果即委托人获得的既得利益(既得利益指索回货款、追偿违约金、赔偿金、逾付货款利息或减少违约金、赔偿金、损失数额)承担风险责任的一种代理。委托人获得律师承诺获得的既得利益,律师以高于一般经济纠纷案件代理收费的3至5倍或按委托人所获得既得利益的10一15%收取代理费。否则作无偿服务,不收取代理费。去年,该所试办5件风险委托代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王哲  罗源 《法庭内外》2014,(5):54-55
个人和企业在涉足诉讼时,从法律的专业性以及时间、精力付出成本的角度考虑,往往会委托律师事务所代理案件。律所作为受托方则会指定专门律师负责。如此,委托人和律师在审理委托案件的法庭上同坐一席,相互配合。但谁又会料到,有时走下法庭的代理律师和当事人竟也会翻脸,从而作为诉讼案件的对立方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4.
事件回放 律师事务所在代理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过程中,因委托人一时拿不出委托代理费,律师提出可进行风险代理,待委托人赢了官司之后再行支付代理费用.于是,双方约定诉讼结束后按胜诉金额的15%收取律师费用. 案件胜诉后,法院判决委托人一方应得赔偿款18万余元.后经执行,实得赔偿款14万余元.因委托人和律师在支付律师费上产生分歧,律师事务所将委托人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5.
律师作为诉讼和非诉讼代理人的责任应当在受委托的权限范围内,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就律师在担任民事诉讼代理人时的常见错误及预防,谈谈自己的看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8条和律师法及有关规定,律师在民事诉讼中接受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代理人时的委托,并在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代理委托人实施诉讼行为的活动为民事诉讼代理。代理律师在此过程常见的错误有:一、律师办理和解除委托代理手续时的常见错误及预防律师与委托当事人办理代理手续是…  相似文献   

6.
状告律师     
师杰 《法治纵横》2011,(6):54-55
帮人打官司的律师因为被认为不尽职反而被委托人推上了被告席,日前江苏苏州一律师在接受当事人委托代理一起借款纠纷案件时,由于贻误起诉时机,导致案件中的借款担保人被法院判决免除保证责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上海发生了数起律师因执行职务而涉讼成为被告的案件,对此,法学界、舆论界众说纷纭。那么,律师在执行代理职务时应否承担法律责任?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一、接受委托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和代理律师的法律地位委托代理是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而进行的代理,委托代理的产生基于一定的法律关系的存在,把委托人与代理人联系起来的是委托合同。委托合同一经订立,委托代理关系即告成立,代理人就可据此代为进行民事活动。在律师委托代理职务活动中,律师事务所究竟应处于怎样的法律地位,值得探讨。律师事务所是  相似文献   

8.
风险代理是指委托代理人与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委托诉讼代理,委托人先不预支付代理费,案件执行后委托人按照执行到位债权的一定比例付给代理人作为报酬.如果败诉或者执行不能,代理人将得不到任何回报;如果债权一旦执行到位,被代理人将按照约定的高额比例支付给代理人,对双方来讲都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9.
(一)律师可否代理申诉案件?有些人给予否定回答。他们认为,律师代理申诉缺乏法律依据。其实,律师代理申诉与代理上诉一样,不应存在可否代理的争论。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新、老《民事诉讼法》都在总则中规定律师可以受当事人的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行政诉讼法》也有这个规定,而这三大诉讼法都把申诉(审判监督程序)作为诉讼的一个阶段。律师既然可以担任整个诉讼代理人,那么,当然可以受托担任诉讼中某一阶段的代理,申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检察官,最近,一位朋友因民事纠纷被原告起诉到法院,朋友想委托我为其诉讼代理人。对此周围的同志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司法人员可以接受委托代理;另一种意见认为,司法人员不能接受委托代理,应当回避。请问,民事诉讼中司法人员能否接受委托代理? 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检察院 薛军 薛军同志: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委托代理人是当事人的权利。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但我国检察官法、律师法均规定,检察官…  相似文献   

11.
李罡 《中国律师》2013,(5):46-46
"今年1月1日实施的新《民诉法》不再允许与案件没有直接关系的"普通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按照新规,可以被委托为民事诉讼代理人的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单位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今年1月1日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对普通公民代理民商事案件作出了限制。4月23日,北京  相似文献   

12.
原告:王会文,男,32岁,现住广东省珠海市吉大莲花山五栋102房。 委托代理人:黎柏亮,广东省珠海市怡安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广东省珠海市鑫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徐成勇,经理。 委托代理人:王伟东、范慧军。广东省珠海市宏远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王会文因与被告广东省珠海市鑫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光公司)发生期货代理合同纠纷,向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原告委托被告代理期货业务,被告不按原告  相似文献   

13.
处分决定书     
《天津律师》2006,(1):57-58
三月风律师事务所,主任:魏涛 经查:三月风律师事务所于2005年3、4月间指派本所实习律师曹春伏在民事诉讼中做为一方代理人单独出庭参加诉讼:在接受当事人贺某、戴某委托向当事人收取律师代理费时,两次出具收据。  相似文献   

14.
牛李炜 《法制与社会》2011,(12):266-267
律师代理在民事诉讼中已经被广大公众所熟知,作为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律师以其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当事人提供帮助,辅助其进行诉讼过程,促进其诉讼权利的实现。律师代理的地位和作用与民事诉讼的进行,尤其是民事诉讼模式有重要的关系。本文试从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角色,律师代理与民事诉讼模式、法官的释明权的关系分析律师代理的作用,并进一步对强制律师代理制度做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原告:中国外运上海公司。 法定代表人:杨达祖,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王君粹,中国外运上海公司干部。 委托代理人:陈幸根,上海市汇中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深圳江南经济开发总公司。 法定代表人:杨廉,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邓远辉、梁小川,深圳特区经济贸易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中国外运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外运)因与被告深圳江南经济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公司)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案,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6.
蒋建湘 《法律科学》2014,(6):158-164
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表明,"全民"股东的委托人资质不完全和委托代理链条的过长是我国国企公司治理问题的症结所在。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股必须存在且我国当前国有股减持的空间越来越小,有效改进我国国企公司治理需要从缩短国企委托代理链条的角度着手。人民代表股东会制度和社会化董事制度据此而设计,前者立足于直接缩短国企产权安排下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距离,后者着眼于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身份的合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2006,(7):111-111
77律师会见在押罪犯有何规定?问:我的一位堂哥现在某监狱服刑,最近因涉及一起房产案件想委托律师代理诉讼,不知律师能不能代理?如能代理,律师能不能会见我堂哥,会见有什么具体规定?(江西梁文轩)答:根据我国法律和司法部的有关规定,律师在下列情况可以接受在押罪犯的委托:(一)在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某家律师事务所两名律师因在办理房屋按揭贷款业务中.向银行出具内容失实的法律意见书.被检察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两位律师的刑事责任.引起各界特别是律师界的广泛关注。律师作刑事案件有风险、作非诉讼案件出具法律意见书也有风险.作民事诉讼案件是否有风险呢?有.只是责任形式有所不同。有人以为民事诉讼案件由法院出判决、风险完全有当事人承担,实则不然,如果律师在代理民事诉讼案件中把握不当.也会险象环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律师承办律师业务,由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处)统一接办案件,统一收费,这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明文规定。律师不得私自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承办法律事务,这作为律师的执业纪律,在《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中亦有规定。那么,律师、律师有务所以及当事人三者之间的根互关系如何?律师是受聘或者服务于律师事务所,律帅事务所与当事人之问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而律师与与事人之间是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也就是说,介同案件中存在着两种委托关系,具体是:1、当事入与律师事务所间的委托代理合同关系;2、当克人与律…  相似文献   

20.
陈亮 《现代法学》2016,(4):133-143
当事人结构对诉讼激励的法律构造有着决定性影响。诉讼当事人结构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在民事诉讼中,表层结构以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为其基本特征,决定着诉讼收益的有无;深层结构则表现为当事人在功能上的"三位一体",决定着诉讼收益的归属。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民事诉讼的激励机制内嵌于诉讼制度本身,激励着当事人的全部诉讼行为。环境公益诉讼当事人结构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表层结构上从对抗走向协作,而且表现在深层结构上"三位一体"的破裂,从而形成社会公众、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以及原告律师三者之间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环境公益诉讼的激励困境由此产生。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高昂代理成本的存在决定了原告律师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激励对象,而"败诉方负担规则"因同时具备正诉激励、滥诉预防与行为矫正三重功能而成为激励律师的最佳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