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的工业结构,重工业过重,国有企业所占比例过高.本文认为,在"十五"计划期间,甘肃的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应调整到各占50%左右,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成分与应调整到各占50%左右.这两个50%的调整,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的兴起给欠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契机.甘肃是我国西部典型的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科技含量小,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知识经济的切入点.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新兴服务业的成长壮大,以此带动全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甘肃“十一五”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重审甘肃省情和分析优劣势,科学地选择开发重点,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地方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建设新农村,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甘肃。  相似文献   

4.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布局的重要发展轴,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经济格局以及实现中国东、中、西联动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纳入贵州和浙江二省的原因,借力甘肃与长江的关联性,提出了甘肃省应"立即恳请将甘肃纳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同时结合甘肃省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指出了甘肃省应从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和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产业合作等方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甘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甘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通过对西部大开发与甘肃非公有制经济辨证关系的分析 ,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在甘肃经济大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藉此提出甘肃借西部大开发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解决甘肃平凉乃至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发展不协调问题,只有从调整信贷政策、强化市县分支机构发展观念、拓宽经济发展融资渠道等方面着手,才能逐步改变股改银行市县分支机构贷款投向严重趋同、贷款投量高度集中、贷款增量持续萎缩、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日益下降的局面,促进经济金融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乐山发展低碳经济要以普及低碳经济知识为先导,确立低碳发展理念;以建设"低碳城市"为载体,大力推进能源技术创新,减排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切入点,开展专项规划,应对能源危机挑战;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为目标,实现节能降耗;以倡导低碳生活消费为重点,培养公民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多手段并用,推进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8.
乐山有其自身发展的诸多优势,蕴藏着巨大的经济税源,为"和谐乐山"建设具备了有利的条件,要准确定位乐山发展,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努力促进"和谐乐山"建设;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和谐乐山建设的经济实力;要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和地方税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入世与甘肃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甘肃民族地区应积极进行产业结构重大调整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结合自身基础和资源优势 ,集中力量 ,突出抓好工业 ,加快现代工业发展 ,以发展特色旅游经济为突破口 ,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促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介绍甘肃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从构建企业文化、转变政府职能、拓宽融资渠道、打破人才壁垒、培育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了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党中央对智库建设的重视,深入推进甘肃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甘肃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项重要历史责任,甘肃智库在服务甘肃、宣传甘肃、研究甘肃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甘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将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本文梳理了甘肃智库的发展层次,就发展定位、研究能力、人才培养等层面进行分析,提出甘肃新型智库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边缘化、经济中心缺位、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和主导产业难以形成是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以民为本、靠民兴县".[关健词]欠发达县域经济;仙游县;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甘肃是我国西部重镇,反恐地位举足轻重。应立足反恐实际需要和区域位置特点,构建甘肃反恐防线,即把甘肃作为反恐的"前沿",牵头组建"甘青川云"防线,彻底截断新疆、西藏恐怖分子"窜入"中东部地区的作案通道;把甘肃作为反恐的"后方",牵头组建"甘青"防线,捕捉"新藏"的漏网之鱼;推进"防线"西进,阻断"新藏"恐怖分子的结伙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当前甘肃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关政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于"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问题对于以农业为主的甘肃经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农村税费改革、财政支农、农村金融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农民外出打工、土地流转、退耕还林(草)、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程度等问题的研究,深刻剖析了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调整有关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民增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治理方针的提出,反映了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在全球化背景下执政眼光与治理理念的与时俱进.而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公共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开发中,甘肃的发展必须走政府主导型的和谐治理路径.建设和谐甘肃,要求甘肃各级地方政府从省情和地区实际出发,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职能;按照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时代诉求,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目标、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以适应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在民族地区的统战工作主要围绕民族统战而展开,这是巩固民族地区政权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客观需要。习仲勋主政西北局期间,贯彻《共同纲领》,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民族干部,为地方发展选拔人才;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着力改善民生;提出"联合封建反封建"的策略;实行"慎重稳进"的方针;坚持"两个不能改变"的原则;善于总结经验,适时调整政策,积累了宝贵的民族统战工作经验,丰富了党的民族政策实践与统战理论。  相似文献   

17.
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内涵和特征,结合当前发展基础提出了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发展目标,提出要从优化发展布局、创新经营组织形式、提升防寒抗旱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推动甘肃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原<现代行政>)于1992年创刊,1998年公开出版并更为现名.2005年以来,学报认真落实学院"打基础、上台阶、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按照"出名刊"的发展目标,通过调整办刊思路、加大刊物投入,从各方面狠下功夫,务求实效,无论是办刊水平,还是在学术界的影响,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也为学报改版为双月刊打下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给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甘肃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正确原则,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民增收是甘肃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研究农民增收途径要从制约农民增收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入手。激活农民致富内在疆动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调整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规模化和组织化生产、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甘肃农民增收的七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必须注意避免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性行为、违背客观规律的乱指挥倾向、违背科学发展现的顾此失彼倾向、各种脱离当地实际的倾向、急躁情绪和悲观情绪、只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开发等六种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