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宋惠兰 《理论导报》2005,(1):32-32,43
随着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日益分离,公司决策机关及其他经营管理人员的权限越来越膨胀.为及时强化股东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监督和制衡,周全地保护公司利益免受各种不正当行为的侵害,从而最终使股东获得最佳实益,股东派生诉讼便应运而生.世界各国无不在其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股东的派生诉讼提起权及程序制度.我国<公司法>虽然将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作为重要目标,但未规定包括派生诉讼在内的少数股东的利益保护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司法实践中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案件已经开始出现,而且大有蔓延之势.因此,设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不仅属于我国<公司法>完善的范畴,还涉及到<民事诉讼法>在程序上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2.
赵景海 《求贤》2006,(8):40-41
公司在进行重大变革时,领导者需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技术问题.还应更加密切地关注他们的员工,看看这些员工是谁,他们在哪,他们拥有哪些技能,以及如何将他们这些不同的个体团结起来,让他们齐心合力共同来争取最大的整体利益。把公司员工打造成为高绩效的团队,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企业所需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来越强。专用性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本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从而使企业拥有市场竞争优势,但人力资本专用性也会使企业面临更加严重的道德风险和更高的交易成本,也容易导致员工和企业为获取尽可能多的准租金而进行"敲竹杠"和欺诈,这种"双向机会主义"会引发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问题,不利于企业发展。为消除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应树立共享发展理念,积极实施员工持股,提高专用性人力资本主体的持股比例,正确区分岗位所需人力资本的性质并"因岗定股",优化员工持股的外部环境,从而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4.
1.应使员工明白企业制定的目标,以确保其实现。虽然公司员工每天都来公司上班,但很难说他们都对公司的目标非常清楚。因为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赵许明 《理论学刊》2005,1(8):59-61
在当代公司多边治理理论中,公司股东应当是公司治理中最基本的力量。发挥股东对经营者监督作用有多种途径,但利用诉讼手段进行监督是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为发挥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应当增设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反垄断法诉讼制度采取的是纠纷解决型模式和秩序构建型模式,其价值理念与反垄断法的价值定位之间存在冲突。基于反垄断法的价值定位和反垄断法实施效果的考量,我国有必引入反垄断法公益诉讼制度。新民事诉讼法中的公益诉讼制度,为在反垄断法框架内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法律规定反垄断委员会等主体能够提起公益诉讼,对垄断行为实施者应采取阻却型责任、填补型责任以及惩罚型责任等三种责任形式,以更好地实现反垄断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和执行主体,在企业的创新活动中起着主导和支配地位.因此,如何调动企业家人力资本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激励企业家人力资本创新的企业激励制度,就成为企业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制度中,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包括企业剩余索取权制度安排和企业控制权制度安排将直接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提供创新激励.  相似文献   

8.
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及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开示是当事人主义诉讼程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吸收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合理因素 ,采用了抗辩式庭审模式 ,却没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 ,因而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势在必行。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要了解其必要性、主体、范围、程序、效力及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司法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大会决议是公司权力机关进行公司意思表示的方式.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程序性瑕疵和实质性瑕疵,它们具有不同的法律后果.对股东大会决议的瑕疵可以通过瑕疵决议的撤销之诉、无效确认之诉、异议股东的直接侵权诉讼、异议股东派生诉讼、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进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0.
朱国勇 《当代党员》2010,(11):51-51
位于西雅图的微软公司研发中心,拥有40多名全球顶级IT精英。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微软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但是,公司有一条规定:按时上下班,哪怕是喝咖啡,你也要坐在公司里喝。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公司员工张朝晖患了重病,无钱治病。我们虽是私营企业员工,但遇到兄弟有难,我也应该捐些钱,献一份爱心。"5月15日,四师六十八团宏生建筑公司员工张长林在该公司开展的捐款活动时对笔者说。张朝晖曾经是该团宏生建筑公司一名员工,2003年患上了股骨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伊力特印务公司工会专程为一对残疾员工操办喜事, 伊宁市残联领导、印务公司领导及公司员工前往祝贺。伊力特彩丰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是印务公司下属分公司,现有残疾员工35人,员工刘涛、胡丽来公司两年多,相识相知多年,在彩  相似文献   

13.
林澍 《理论学刊》2005,(8):26-27
一、产权变迁中经济主体关系的失衡因素分析(一)经济主体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规范1.相关利益群体的激励机制不规范。目前,中国产权制度变迁的组织结构和权力安排基本上是只有经营管理者的权力,而缺少员工普遍参与的权力,产权制度变迁的利益调整需要向生产主体倾斜。一方面按照生产诸要素,如信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生产过程中所做的价值和贡献,理顺出资人资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运营机制、考核机制;另一方面则要积极探索国有资产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的分立及其由此而派生的相关占有权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鲁怡 《党建文汇》2006,(7):52-52
193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加利福尼亚的哈理逊纺织公司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3000名员工悲观地回到家里,等待着董事长宣布公司破产和失业风暴的来临。在无望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他们终于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的一封信:向全公司员工继续支薪一个月。  相似文献   

15.
赵丽 《求实》2006,7(Z3):87-88
2006年1月1日,我国新《公司法》正式颁布实施。修订后的《公司法》在许多方面都作了重大突破的规定,如首创一人公司、确立公司法人格否认等新制度,其中为维护中小股东利益而引进的派生诉权就是创新之一。所谓派生诉讼(Shareholder's Derivable Rights),是指当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他人的侵害,特别是受到有控制权的股东、董事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侵害,而公司怠于追究侵害人的责任时,具备法定条件的股东为了公司利益,依照法定程序以自己的名义代公司提起诉讼的活动”。在英美法系中,称为派生诉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培育制度是约束与激励人力资本培育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人力资本培育制度是一个系统,涉及到与之相关的许多方面。本文仅对人力资本培育制度的变迁作些探讨。一、人力资本培育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在我国,人力资本培育形成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一)人力资本培育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力资本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这一需求变动导致中国的人力资本供给出现严重非均衡状态,即人力资本供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本培育主体纷纷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一名在音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上班的市民称,今年5月,公司突然发出一个通告,严禁公司员工上班讲话,如果被发现,公司就会强行规定该员工戴口罩上班3天。此通告一出,在公司员工内部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8.
制度作为一种调节主体活动与主体间关系的社会规范,是基于人的交往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最终为人服务的,因而制度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制度对人的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改善、自由个性的实现有重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也影响和制约制度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为制度发展提供主体条件和不竭动力。制度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发展才是目的。因此要促进人的发展,就要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中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的标准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以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莫然 《求实》2006,(Z3):76-77
诉讼和解制度,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主协商,达成协议,最终解决纠纷终结诉讼的行为。作为替代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该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由法院调解制度和当事人和解制度共同构成,但是由于当时没有更加深入研究诉讼和解制度的本质,加上为了适应当时具体国情,我国的诉讼和解制度的设置并不十分成功。目前关于重构我国诉讼和解制度呼声极高,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很多建议,在这里笔者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诉讼和解制度进行探讨——即通过追溯该制度的起源从而揭示其内在本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诉讼和解制度重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古至今,调解的运用非常普遍,被西方称之为“东方经验”。随着审判方式由调解型向审判型的转变,调解制度也急需改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诉讼调解,亦称法院调解在我国历来被视为一种诉讼活动,是法院结案的一种方式。发挥诉讼调解制度的功能,应当尊重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保障其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