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优秀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以“五教”原则为核心的人伦道德和对道德修养的要求。要以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根本源泉。马克思主义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价值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内容,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价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3.
族谱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族谱不单纯是一个家族或宗族以父系为轴的血缘关系的记录,它还有道德教化、精神凝聚、族群认同等多方面的功能,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是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是社会价值导向的标尺,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对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振奋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爱国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树立和践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爱国主义荣辱观,对重构中华民族的道德大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华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情感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法律文化及核心价值观的有机集合体。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规定中华爱国主义的特有内涵和价值取向。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最稳定的文化基因,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不仅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转化和升华,使之与社会主义道德更相适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21世纪,以德治国战略的实施,将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和重塑中华民族精神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从而造就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灵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胡锦涛阐明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作了进一步阐释,强调弘扬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各种精神,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精神。胡锦涛对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儒学一直处于核心位置,是大家公认的中华传统文化主干,奠定了民族精神的基调.儒学重道德、讲和谐、重整体、讲践行的价值取向在培养中华民族的仁爱精神、爱好和平的精神、爱国主义以及自强不息等精神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重构民族精神,必须要从儒学中去汲取智慧.  相似文献   

10.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有三:一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把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同人类社会进步、中华民族复兴结合起来;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成为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三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示范和感召下,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指导,以团结抗战、无私奉献、民主进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表现出来的历史先进性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主要来源,中国共产党也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模范实践者。  相似文献   

1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一品质是由民族复兴的实践决定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党的神圣使命。党要担负好这一使命,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3.
民族凝聚力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将有力地增强民族凝聚力。而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基础;文化自觉包含道德自觉,道德自觉是文化自觉的核心。因而,增强道德自觉性,加强道德建设,增强道德软实力,必将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将有力地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也必将有力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荣辱观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论语》集中阐释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保持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6.
道德模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展示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风尚,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道德模范用自身言行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人生诗篇,诠释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成为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三个方面,对道德模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导向作用展开研究,有助于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底线。中国人文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通过对人的关注提升文化精神的价值追求,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内容,通过对文化的整合更新文化传统,引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方向。以文化精神为基础,促进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良性互动,不仅是在学理上推进文化研究的需要,亦是在实践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抗日战争特定背景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自信心自尊心、自强不息、团结一致共同御侮和自力更生等为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和发展。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先进文化首先体现为民族的文化,而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其中洋溢着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传统的历史沉淀,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遗存与自然物、历史事件及杰出人物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