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艾友夫》中,沃尔茂对伦理身份的错误理解导致他违背了最基本的伦理规范。沃尔茂夫妇违背伦理、缺乏责任意识的行为导致了小艾友夫的死亡,小艾友夫的死说明人一旦违背伦理,背弃责任,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艾斯达在人性因子指导下节制了的欲望,避免了伦理混乱和乱伦悲剧的发生。这说明人类只有尊重伦理,懂得用理性去节制欲望,才能避免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重新解读《神圣家族》的理论出发点。作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基本理论成果的“感性活动”原则是理解《神圣家族》的理论基点。在“感性活动”的理论境域中,《神圣家族》的真正的理论重要性即刻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3.
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并在此后屡受旌表的浦江郑氏家族,因其孝义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奠定了它在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郑氏规范》中关于孝义方面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稳定和儒家伦理、文化的世俗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莱塞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用自然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开创了美国文学的一个新时期。德莱塞视客观真实为创作的最高法则,突出人物的生存意识和欲望本能,强调环境对人物的决定性作用。而《嘉莉妹妹》就是其自然主义特征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5.
铁凝的《玫瑰门》以其独特的意义塑造了司猗纹、姑爸等"疯女人"形象,揭露出女人被"形成"的过程。司猗纹一生为了挤进男性主宰的历史而不断地失去自我,乃至疯狂。姑爸有意逃离自身作为一个女人的命运,历史却将其还原为一个"疯女人"。在这里,女性话语呈现出理性的力量,它可以反思和重新叙述历史,包括反思和重新叙述妇女解放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通过拉康镜像理论以及他者欲望理论,分析贾平凹的小说《五魁》中的主人公五魁的他者欲望以及他在他者欲望影响下产生的畸形异变,可以解析五魁由追求高尚道德的驮夫到泛滥欲望的山匪的转变原因。  相似文献   

7.
自《君主论》诞生以来,马基雅维利这位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以及该著作就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后世在肯定马氏和《君主论》中划时代宝贵思想的同时,又对著作中强调的"性恶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充满非议。然而,我们应该客观评价马氏和《君主论》,挖掘其中深刻的思想价值,而《君主论》中所表达的政治管理理念无疑是该著作的精髓,对后世影响也较为深远。因此,我们应抱着审慎的态度对其进行一番理性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中和之美",和渗中肌,中入和髓。"中"是中和的内在精神,它使中和具有坚决追求正确的特性,"和"在"中和之美"中占主导方面,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协调统一;而"和谐之美"则指人类和自然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对立和征服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是二分的,强调人的自我意志的彰显。《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样貌刚柔并济、阴阳互补,性情也是温柔敦厚的,而阿喀琉斯样貌以健美阳刚为主,性情豪迈易冲动、充满征服欲望;关羽像是一个神,而阿喀琉斯更接近人化的英雄,从中也可以看出神本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分野。  相似文献   

9.
“医门多疾”在《人间世》中作为一个“喻辞”,形象地表达出颜回急于入世救民的心情.“医门多疾”蕴含政治理性、入世精神等方面的思想内容,属于《庄子》散文“三言”中的“重言”.进一步而言,“医门多疾”可视为一个“隐喻”,是理解《人间世》乃至庄子哲学的一个线索.它所包含的思想观念、精神品格最终在庄子哲学中被一扫而空.  相似文献   

10.
对《红楼梦》中的詈语尽可能地进行了穷尽性梳理,共得詈语407个,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詈语”的概念进行界定;接着,从詈语的语义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共分为七类,认识到《红楼梦》中詈语是一个种类繁多、语义丰富、形式各异的庞大的詈语家族,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对《红楼梦》詈语以文化透视,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积淀。最后,分析詈语在《红楼梦》创作中的作用及詈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务实、坚定、温和、理性的重要法律。它以法律的形式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反对分裂国家活动的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它是以法理制衡"台独"的重要法律武器。这部法律的高票通过,表明制定和实施《反分裂国家法》合乎民  相似文献   

12.
《欧盟宪法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欧盟政治一体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体现了欧盟联合自强以及和平理性的正确性。文章拟通过对欧盟制宪过程的回顾,审时度势,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欧盟宪法条约》创造的新体制将最终为欧洲人理解和认可,度过危机走向坦途。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哥白尼式"哲学革命具有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意义。他在其划时代的伟大著作"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对人的自由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考察,详细论述了"自由不可知"这一问题的提出、"不可知"的原因及其真正涵义。在康德看来,自由之所以不可知,是因为它是一个理性概念,用知性感念是不能认识的,它不是知识的对象;但"自由是道德律的ratio essendi[存在理由],道德律是自由的ratio cognoscendi[认识理由]。"这是自由作为理性概念的实践理性价值之所在,同时,人们可以用反思判断力把握自由,在此意义上,自由——"这是在纯粹理性的一切理念中惟一的一个.其对象是事实并且必须被算到scibilia(拉丁文‘可认识的东西’)之列的。"由此可见,在对自由的认识问题上,康德并不是传统以偏概全所认为的什么"不可知论者"。  相似文献   

14.
在小说《大进军》中,多克托罗将荒诞思想和黑色幽默相结合,通过塑造一批小人物,表现了"战争就是赤裸裸的杀戮"这一本质。战争无视人的一切诉求,完全漠视生命和践踏生命。人的一切努力和理性诉求在战争面前都变得徒劳、可笑。世界是荒诞的,战争是疯狂的,多克托罗正是通过这些小人物引发了人们对这场战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欧洲贵族时代少数几部喜剧成就最高的经典之一,莫里哀的《伪君子》这部理性驱逐神权时代的讽刺喜剧通过笑来打击恶以纠正时弊,启迪观众在理性的笑闹中透过那些可笑对象的偏执行为与拙劣表现反思自身的劣性与敌人的可怕性;它具有一种“闹后趋静”、“乐极生悲”的艺术伦理效果,在理性透视里渗透着悲戚与阴沉,凸显了真理的相对游移,并使这部理性喜剧跨到了悲剧界限的边缘。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典当业的某些细节,艺术地概括了清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侧面。其典当描写既起着对比盛衰、强化主题的作用,也对突出人物个性、渲染生活场景多所增益,同时对我们认识封建家族的经济来源及其兴衰命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田纳西?威廉姆斯的一部代表作,而剧中女主人公布兰奇是美国戏剧作品中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笔者试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影片中布兰奇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性格中的种种矛盾,指出正是源自于布兰奇内心"本我"与"超我"的冲突,造成她最后因"自我"调节失效导致的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18.
《圣经》英译与《钦定圣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圣经》是在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圣经》英译是其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圣经》1400多年的英译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版本和翻译巨匠。1611年《钦定圣经》是《圣经》英译史上的一个顶点。《钦定圣经》保留了原文大众化的语言特色,不仅对英语语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影响到英美文化的各个方面。深化《圣经》英译研究有助于中西文化交流,为丰富我们的文化提供借鉴,从而发展壮大我们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比了《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的异同和特点,论述了两个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理的矛盾。汤显祖通过《牡》剧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情与礼法的矛盾,莎翁的《仲》剧则侧重的是情与认知的理性的矛盾,两剧都歌颂了人间至美的爱情。  相似文献   

20.
与《正义论》相比,《政治自由主义》有两点不同:第一,《正义论》的主题是正义,《政治自由主义》的主题则是合法性;第二,《正义论》的证明诉诸原初状态和道德心理学,而《政治自由主义》的证明则诉诸公共理性。两点不同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即罗尔斯都用公共理性来证明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