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安忆是个高产作家,其创作不仅高产而且有质量,因而吸引了许多评论者的目光,但对王安忆小说创作进行总体研究难度甚大。将王安忆小说文本的叙事修辞与作家的叙事理念相结合,在对其小说文本的叙事探究中注入修辞分析的元素,从修辞对话的层面阐释其小说创作,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90年代,我国文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文章论述了90年代文艺在结构上所出现的新格局,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扩大与失调,创作主体在生存方式、社会位置、文艺观念和人员构成上的变化,以及文艺受众在接受主体、接受条件、选择趋向上的转换与变异,从而对文艺新变化的主要方面从总体上进行了描述和概括  相似文献   

3.
美国汉学界的诸位相关学者基于美学视域对于中国现当代小说予以了独到而深入的考察。其中,夏志清,李欧梵与王德威等批评家的相应小说批评实践展现出从优美美学、浪漫美学、颓废美学、怪诞美学到抒情美学的审美范式与标准的转向,进而不仅从不同视角印证了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轨迹,而且从不同层面揭示了其所涉及的小说文本的诸种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4.
毕飞宇自步入文坛以来,其小说叙事上的深刻性和创作技巧上日益成熟,在评论界备受关注,他创作的小说不仅显示了他对女性生存现状和价值取向的特殊关注和深入理解,也展示了其独特的创作特色。通过对其小说文本特色、叙述内容和审美追求进行分析,以期对毕飞宇小说研究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5.
古代小说评点的伦理意图一般是用儒家伦理德目作为规范来进行伦理说教,这一意图的形成在不同时期的小说中有所差异。就明代小说评点而言,其伦理意图的形成,与三个方面有关:其一,与经学注疏中的“微言大义”、选学传统中的价值取向、文章学传统中的文法意蕴有关;其二,与明代文人借评点来浇心中之块垒和书商借伦理说教来推销自己的刻本有关;其三,与评点中的小说主旨解读、人物情节分析、作者意图探寻、小说伦理重建等文本路径有关。  相似文献   

6.
《海上奇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种小说期刊,它的创刊在新闻出版史和小说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表明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向细密化分工,出现了以刊载小说为主的专业刊物。同时,它的问世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小说创作方式和传播模式的诞生,对于研究刊载其上的晚清方言小说《海上花列传》也具有版本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莫言关于饥饿、孤独、屈辱、恐惧的童年记忆是其小说创作的丰富库存;莫言创作的三十多年跨越了天马行空、大地歌唱和灵魂忏悔三重境界;其小说文本对于女性的赞美,表现出了作家的男性视角,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来看,这是俄狄浦斯情结中恋母情结的表现。这种情结的萦绕,总是使莫言的作品潜含着温情和对爱的渴望。  相似文献   

8.
人类生态环境的灾难,归根结底是基督教文化导致的,因而生态批评最早产生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兴起,到90年代在英美汇为一种批评思潮的生态批评,迅速于世纪之交在中国登陆,并成为当代中国批评界与美学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除了现实的原因,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密切相关。孔子是浅绿的生态主义者,在肯定文明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老子已由浅绿向深绿转化,而庄子则是深绿的生态主义者。传统的生态批评会改变传统的文学评价标准,带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价值重估,并使中国悠久的自然文学传统的青枝绿叶在后现代的田野中更加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9.
<赵飞燕外传>被称为"传奇之首",其艺术水平较高,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很大.因小说是依托历史事实而创作的,小说内容与所据史实之间必然有相当的差距.将小说叙事与历史叙事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比较清楚地考查出作者的创作旨趣、思想倾向和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一位独特的作家,是新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辛亥革命后,鲁迅第一篇白话体小说《狂人日记》,开启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崭新的一页。其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以及晚年创作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等。本人就鲁迅创作小说的艺术谈一些见解,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小说。  相似文献   

11.
孟川惠 《工会论坛》2014,(5):120-122
鲁迅所撰写的小说多以"表现之深刻"著称于世。鲁迅小说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和震撼灵魂的强大魅力到底源于何处?我们认为,鲁迅独特的创作视角则是其小说具有深刻魅力的重要原因。第一,人物选取独特。他所选取的艺术人物多是一群特殊的普通人。第二,人物描写角度独特。小说常常从人物内心精神世界下手。第三,小说构造模式独特。小说《示众》《药》《故乡》等都是围绕一个特别的主题来谋篇布局,推进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赴美后创作的自传性小说《雷峰塔》《易经》中引用了20世纪20~40年代脍炙人口的歌曲《可怜的秋香》,歌曲通过秋香与金姐、银姐经历的对比显示了爱情、婚姻和家庭对当时女性人生的重要性.小说中,歌曲的三次引用分别出现在女主人公琵琶成长期的三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中的引用产生的互文效果都有所不同.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建构从对歌...  相似文献   

13.
子浩 《人事天地》2008,(7):41-41
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职业作家们的想象创作有一个明显不同,就是文字很朴素,细节很真实。因为锅里已经很“有料”,不需要多加铺陈煽情的“味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记忆中的美丽》,就是一本朴素真切的自传色彩小说。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群留日的文人成立了被称作“异军突起”的创造社,他们创办刊物开展小说创作,使这一时期的文学百花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片美景中,“身边小说”的创作更是一朵耀目的奇葩。创造社的元老郑伯奇在接编忡国新文学大系》的《小说三集》时,在《导言》中把郭沫若早年的小说分为“寄托小说”与“身边小说”。并且,把“写自己身边的随笔式的小说“都称之为身边小说。张资平、按适夷、曹石清、白采、叶灵风等人都是“身边小说’创作的优秀作家。本文力图从身边小说形成的背景及作家作品的阅读分析中,发现其创作的亮光…  相似文献   

15.
先锋小说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非体验性,即以文本作为感知对象和创作资源,先锋小说的一系列美学规范也由此产生。本文从表现对象、语言方式和结构手法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先锋小说的美感特征及其生成机制,指出这类小说在吸纳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观念和小说技巧的同时,也撷取了后现代的某些艺术手法,并在融入作家独特的生存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创造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潘峰 《工会论坛》2011,(2):158-160
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进城农民形象,这一形象的产生并非偶然,是和转型时期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不开的,也和作者自发的创作动机即对乡土的依恋和批判救赎意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对于分析评价这一类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当代诗歌主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当代诗歌主潮可以从多个向度进行描绘,其中最不应忽视的是当代诗歌所显示的平民化倾向。这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 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巨大变化及特殊的时代氛围密切相关。诗人们以平民化的眼睛透视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平常心去体悟琐屑遮蔽下的温馨、揭示平凡覆盖下的生命价值,从中发掘出易被人们忽视的人生况味与文化意义,于是,一种不同于 80年代的新的感觉、新的情绪、新的格调在诗中呈现出来。90年代诗歌平民化倾向的出现,体现了诗人经历了80年代封闭的、高蹈云端式的实验后,对现实的一种回归,是诗人面对现实生存的一种新的探险,这必然带来诗美追求上的变化,并对诗歌的表现手段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路翎创作的以《初雪》、《洼地上的"战役"》为代表的"志愿军题材"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化的历史,对于我们解读那一场战争,认识1950年代的中国有启示意义。路翎的遭遇也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在新文艺"规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作家和人民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小说"起初并不是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体概念出现的.它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其意是指琐屑言词,卑微的小道理.班固<汉书*艺文志>对"小说"下了定义,并首次收录了十五"小说家"的作品,可称为我国小说目录的先河之作.其后历代官修目录都沿用了班固的"小说"概念.官修目录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大量通俗小说抱有极深的偏见,但一些私家目录却注意到了它们的价值.近代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小说目录著作,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才真正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20.
田广文 《工会论坛》2001,7(6):110-111
(一 )小说《车间主任》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网络的中心点是车间主任段启明。对段启明这一人物的身份定位、性格和能力的派设都是极富匠心的。这部小说虽冠以“车间主任”的题目 ,但它并不仅仅以刻画一个血肉丰满的九十年代国有企业中的工人新形象为旨归。在占小说篇幅很大部分所涉的众多事件中 ,段启明往往并非中心人物 ,而且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极其微弱的。作者的意图其实不是要塑造一个人物典型 ,而是力图通过对车间主任这一身份的巧妙设置 ,牵托出九十年代特定历史时期宏阔的社会巨澜、时代大潮 ,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生活、心理的波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