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烟波浩渺的太平洋东海岸上,耸立着一座常年不熄的火山,它象茫茫大海之中的一盏明灯,给南来北往的船只指引着航向。达就是萨尔瓦多的伊萨尔科火山。这座高达一千八百八十五米的活火山,近二百年来一直有规律地喷发着,从未间  相似文献   

2.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位于中美洲中部,东濒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南同哥斯达黎加相邻,北与洪都拉斯接壤。全国面积为十四万八千多平方公里,是中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湖泊和火山之国”尼加拉瓜境内火山林立,湖泊密布,向称“湖泊和火山之国”。它的70%领土由连绵  相似文献   

3.
亚欧会议(ASEM)10年来促进了亚欧各国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也加速了亚欧各自地区特别是东亚区域的合作进程,展现了较强的生命力。但该多边机制至今仍存在着“虚多实少”以及“松散”等问题。亚欧会议符合亚欧各方利益,对中国更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中国应与各成员一起,推动亚欧会议适应新形势、确立新重点、创建新机制,以持续加强亚欧合作,改善全球安全、稳定和发展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又不断翻新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构想并采取一系列外交行动,改善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以推进实现太平洋经济合作。1988年5月大阪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召开前后,日本政界、经济界和学术界人士就太平洋合作提出了各种设想,并把东盟国家置于重要地位。例如,通产省提出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设想,外务省提出“亚太地区合作展望与综合战略”,中曾根提出“太平洋经济文化合作论坛”设想。而  相似文献   

5.
战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地处欧亚大陆东部边缘的太平洋板块。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为日本与东西方国家之间进行文化互动提供了基本条件,也造就了独特的对外战略文化——杂合性战略文化的产生。日本的战略文化是由武士道思想、东方的等级秩序观念与西方的实力政治原则相结合而产生的杂合性战略文化。  相似文献   

6.
智利地处南美大陆西侧,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0%。据统计,在这里以及属于智利的岛屿上,共有各类火山两千多座,其中五十多座为活火山。  相似文献   

7.
一、双边或多边讨论会 2003年9月2日 我所与澳大利亚全球基金共同举办“第二次中澳双边讨论会”。 2004年4月12—13日 我所与美国威尔逊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 4月15—16日 我所与美国威尔逊研究中心共同举办“黄海问题国际研讨会”。 4月19—20日 我所与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举办“第18次中日双边研讨会”。 4月22—23日 我所与亚欧基金共同举办“亚欧新安全挑战研讨会”。 4月26—27日 我所举办“中亚与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形势的急剧变化,各种力量的不断消长,曾受到冷落10年之久的“太平洋经济合作”问题,如今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许多国家官方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更引人瞩目的是,为给这类“合作”制造声势和提供理论依据,来自日本、美国及西欧有关“太平洋在崛起”、“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转移”、“世界未来属于太平洋世纪”的文章,论著大量涌出。目前,国际上要求建立“太平洋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9.
战后,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从60年代民间组织机构提出的关于太平洋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诸多建议,到70年代官方抛出的“环太平洋联合设想”,再到80年代炮制的“东亚经济圈”和“局部经济圈”构想,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日趋具体化,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阶段性、层次性和现实性。在90年代,日本将侧重与东亚各国和地区开展贸易、投资、金融“三位一体”的经济合作,努力培植以自己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圈”,促进“雁行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10月12~13日,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主题为“跨太平洋安全:和平共处包容发展”的“现代院论坛2015”在京召开,来自现代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防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以及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俄罗斯卡内基研究中心、美国笹川财团、日本再建基金会、韩国东西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缅甸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等50多位中外学者与会,探讨了当前亚太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及跨太平洋安全合作框架的构建。论坛共分三大议题:“‘一带一路’与地区合作”、“跨太平洋安全:挑战与应对”、“新型国际关系与跨太平洋安全合作的架构”。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国家联盟(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经济学者有一种看法,认为东盟同日本的关系是一种“特殊关系”(special relationship)。日本有关方面另有一种提法,说是双方关系已构成太平洋的主要“轴心”(principal“axis”)。可见双方都十分重视这种关系,但是他们都没有就这个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本文试图就这种关系的基础与内容,它的主要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它同日本的“太平洋圈”(the pacific rim)发展战略的关系及其前景,提出一些看法,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亚欧合作与发展问题”研讨会纪要亚欧首脑今年3月在泰国举行非正式会议之后,亚欧之间的合作与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世界的关注。这是人类迈向21世纪之际,欧盟15国领导人与东亚10国领导人首次集体平等对话。它表明东亚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对国际新秩序的...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世纪”和“太平洋时代”之说开始于80年代初期,盛行于80年代中后期。至今风靡各国,成为各方人士竞相引用的时尚口号。予人印象,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世纪之交的临近,这一口号的新闻价值也越来越高。在这一口号的震撼之下,日、美惊喜,亚洲鼓掌,澳、新靠近(亚洲),南亚沉默,欧洲不安。我们居住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人,自然希望太平洋区域兴旺发达,太平洋成为一个和平的海洋。但太平洋世纪是否来到、何时来到、怎样来到,却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考虑到太平洋世纪不是文学家的浪漫想象,也不是科学幻想小说的大胆假设,而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国际现实,我们有必要对它冷静思考,客观评估,避免被过热的宣传引入迷津。  相似文献   

14.
成贤 《欧亚观察》2000,(4):35-36,34
90年代以来,亚欧两大洲的关系不断升温。1996年曼谷召开的首届亚欧首脑会议以及1998年伦敦举行的第二届亚欧首脑会议为不断发展的亚欧合作注入了“催化剂”,2000年10月20~21日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三届亚欧首脑会议为未来10年的亚欧合作绘制了蓝图。  相似文献   

15.
在《展望2000年亚太地区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学术讨论会上,日本学者宣读了8篇论文,并与中国学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坦率的讨论。他们的论文和发言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对于诸如“对亚太经济圈发展前景的展望”,“环太平洋国家与地区合作关系”,“日本产业发展过程及今后与亚太地区的产业技术合作”,“发展中  相似文献   

16.
前言亚太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地区已经举世瞩目,人们对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对策及作用也给予极大的关注。但是,过去人们在议论“亚洲太平洋”地区时是只限于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东盟和中国,研究的对象也大多集中于这些国家。但是属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之一的越南,从八十年代后半期开始已经积极地参与到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产业分工中去了。它为此所作的努力之一便是从1986年底开始在国内大力地进行经济改  相似文献   

17.
12月16日·独特欢快的温泉瀑布浴 我们的船停靠在哥斯达黎加共和国西海岸的蓬塔雷纳斯海港。我和先生今天的岸上活动是"观赏火山和温泉浴",而两个女儿则是"太平洋海岸高空吊车游览"。  相似文献   

18.
郑瑶 《国际交流》2008,(4):21-23
10月13—15日,第七届亚欧人民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社会公正与环境保护”,来自亚欧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民间组织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60多家非政府组织参加了论坛活动。论坛围绕“和平与安全”、“社会、经济权利与环境公正”以及“参与式民主与人权”三大议题分别组织了“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及应对”、“现行发展模式的趋势和替代模式”以及“全球化市场下参与式民主和人权面临的挑战”三场圆桌会议以及30场分会。  相似文献   

19.
序言近年来,所谓“二十一世纪乃是亚洲太平洋的时代”,以及有关“亚太经济”的议论突然地多了起来。的确亚洲太平洋,特别是西太平洋的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引人注目,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日本—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即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各国之间的“多层次追赶轨迹过程”,即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的波及过程。在两年前拙文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即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者,何也?》  相似文献   

20.
栀子花香     
关于友情,我们总是有话要说;关于朋友,我们总是有故事要讲。由我先来开头,由你来续故事让我们的友情故事源远流长……欢迎参加《友情故事接龙》,来信请在每月10日前寄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新青年》编辑部“故事接龙”组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