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目前确有一部份人先富了起来,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上千万.在他们把自己的财产赠与他人,或者死亡之时,应当课以遗产税或赠与税.这是现代国家所普遍采用的通例.遗产税又称继承税,是对继承遗产征收的,以遗产取得人(包括继承人和遗赠受领人)为纳税义务人的税.人的死亡,是征收遗产税的主要条件,故在英国曾称“死亡税”.遗产税上只在财产转移时  相似文献   

2.
遗产税是指财产所有人死亡之后,对于其财产转移给他人时所应征收的税。制定遗产税法,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税法体系;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有利于克服私有财产继承制度的消极影响,消除社会成员财产相差悬殊的现象;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的经济利益。按照1807年国际法会议关于遗产税课征一律采取属地主义原则的规定,我国公民若继承在外国的遗产就要按该国的规定交纳遣产税,而世界各国普遍对外  相似文献   

3.
遗产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我主张尽快制定遗产税法,开征遗产税。所谓遗产税是指财产所有人死亡时,就其所遗留遗产税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普遍开征的一种税,而我国迄今为止未开征O早几本新中风成方言时.1950年政务院发布的《全国税收实施要则)中就确定要开征遗产税,1985年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草案)的说明》中又指出“现在有些遗产数额较大,而且有增长趋势,征收遗产税的问题需要研究,如果要开征遗产税,可以另行制定有关税法”。现在遗产数额增长很快.开征遗产税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各方面条件已基本成熟。根…  相似文献   

4.
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者去世以后遗留的财产征收的税收,通常包括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征收的税收和对继承人继承的遗产征收的税收。遗产税相比较于其他大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其更多的体现一个社会某个阶段特定的政治意义。结合当下我国的实际情况,征收遗产税既有必要也有可行性,通过一个系统完善的遗产税对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大有裨益。文章通过对遗产税理论依据的介绍和探讨,对我国目前现实依据的说明和分析,来探求当今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遗产税是以财产所有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净值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是财产税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根据“一税一法”的原则,开征遗产税前,应先制定遗产税法。在制定遗产税法时,应充分研究、合理设计遗产税法的课税要素,以达到筹集财政资金、平均社会财富、缓和社会矛盾、抑制社会浪费、促进生产投资等良效。遗产税法的课税要素是指一部完整的遗产税法所应包含的相互联系的部分,是遗产税法的基本内容。遗产税法的课税要素主要包括:1.纳税人。采用不同遗产税制模式的国家或地区,遗产税的纳税人不尽相同。采用总遗产税制模式的国家或地…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但我国无遗产税税法。这意味着100多个国家有权就我国公民在该国境内继承的遗产征收遗产税,我国却无法就这些国家的公民在我国境内继承的遗产征遗产税。随着WTO的加入和国际经济往来的增多以及遗产税立法条件的成熟,我国遗产税立法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南京国民政府遗产税法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产税是被继承人或财产所有人死亡时,对其遗留的财产课征的一种税。遗产税的征收对缩小贫富差别,减少社会浪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征收遗产税,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显得十分...  相似文献   

8.
香港的继承法律制度□张宏伟孙文桢王东春香港没有统一的继承法,其继承法律体系主要由一些单行法规组成。现行的继承法规有《遗嘱条例》、《无遗嘱者遗产条例》、《遗属赡养条例》、《遗产税条例》、《遗嘱承办和管理条例》等。继承的方式有遗嘱继承、无遗嘱继承(法定继...  相似文献   

9.
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下来的财产课征的税,遗产税的征收对缩小贫富差别,减少社会浪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开征了遗产税。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遗产税立法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行遗产税立法显得意义重大。本文就我国台湾遗产税制度的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期为我国大陆当前的遗产税立法提供参考,使我国税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政府法制》2013,(33):64-64
据《新版遗产税草案》,死亡时遗留的全部财产和死亡前五年内发生赠与财产应征遗产税;缴清前。其遗产不得分割、交付遗赠,不得办理转移登记;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遗产依法归国家所有;80万元起征;500万元的遗产应纳税84万元。小伙伴们,有什么办法避开这重税吗?  相似文献   

11.
以稳定财产关系和家庭关系为己任的继承公证是公证机构的重要业务之一。其办证依据主要来自《婚姻法》、《继承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物权法》实施后作为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无疑也应成为办理继承公证所依据的重要法律。因此,正确认识《物权法》与《婚姻法》、《继承法》等在调整财产关系的分工和角色作用,正确认识《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登记、物权变动、物权优先效力等对判断被继承人遗产的影响和作用,必然也就成为继承公证实务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概括继承、遗产及遗产债务的清偿──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评价荚振坤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  相似文献   

13.
《法学》2012,(8):15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财产关系、家庭关系的深刻变化,1985年颁布并施行的仅有37个条文的《继承法》已经难以满足并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继承法》自身的立法简陋和缺陷,更限制了继承制度调整功能的进一步发挥。由此,《继承法》的修订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的立法工作计划。为了有助于推动构筑一部现代化的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继承法,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了继承法研究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就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特留份制度的增设、遗产范围、遗产管  相似文献   

14.
财产归扣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华贵 《现代法学》2006,28(4):82-88
在共同继承中,为了达到公平的目的,不少国家的立法都明确规定了遗产分割中的财产归扣制度,以保护共同继承人的利益。我国《继承法》中有关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的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没有财产归扣制度的缺陷。但这种补救不能起到真正的维护共同继承人利益的作用,难以实现继承法对平等、公平价值的追求,为此,在继承立法中设立财产归扣制度,无论是从理论层面上看,还是从现实层面上看,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王雪 《法制与社会》2013,(6):245-24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财产形式多样化、继承关系复杂化,198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其后性和片面性也日渐彰显,鉴于此,我国继承法亟需修改。尤其应扩大遗产范围、重新继承人顺序和范围、建立特留份制度。  相似文献   

16.
正现实生活中,有些残疾人朋友可能会遇到亲属去世后的遗产继承问题,也可能会遇到兄弟姐妹之间争夺遗产的问题。为了让残疾人朋友在遗产继承中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得到公正的继承份额,或者让残疾人朋友借助自己的财产得到更好的照顾,本期介绍一些我国关于继承方面的法律规定。我国的《继承法》是1985年4月10日通过并公布的,自当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没有修订过。最高人民法院还于1985年9月11日公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供各级法院在审理继承案件时试行。这两个法律文件,成为我国法院审理遗产继承案件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静芹  王艳玲 《河北法学》2005,23(12):148-151
作为经常发生的现象,转继承问题的解决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继承法》并未对转继承问题做出规定,因此,转继承问题在法学理论界引起了争议。明确遗产的法律地位,分析转继承的适用范围,并结合我国的夫妻财产制的规定,才能正确的处理转继承问题。  相似文献   

18.
遗产税的征收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普遍实行遗产税。我国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影响下,先后制定过三部遗产税法案,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遗产税法体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遗产税法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调节社会财富贫富不均、消除阶级对立、改良社会风气的作用,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抗战时期财政经费紧张的局面。遗产税是一种良税,未来我国在制定遗产税法时,应认真总结和借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遗产税法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遵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整税制结构,深化税收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早就明确指出:“对过高收入要通过税收,包括个人收入调节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进行必要的调节”。可见,开征遗产税早已被列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所谓遗产税,简而言之就是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它是在财产所有人死亡时对其遗留下来的财产课征的一种税。目前国际上大约有2/3以上的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有些残疾人朋友可能会遇到亲属去世后的遗产继承问题,也可能会遇到兄弟姐妹之间争夺遗产的问题.为了让残疾人朋友在遗产继承中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得到公正的继承份额,或者让残疾人朋友借助自己的财产得到更好的照顾,本期介绍一些我国关于继承方面的法律规定. 我国的《继承法》是1985年4月10日通过并公布的,自当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没有修订过.最高人民法院还于1985年9月11日公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供各级法院在审理继承案件时试行.这两个法律文件,成为我国法院审理遗产继承案件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