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地方政府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主要破除一切从行政区划考虑取舍进退的观念束缚,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加快武汉与周边城市合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对地方政府从根本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尽快加快打破各城市间市场相对分割的局面,加快武汉企业的集聚和扩张,营造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和突出矛盾,从历史文化、政府自身、公民等方面探寻其原因,通过剖析政府公信力建设与民主行政发展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社会协同治理模式是构建诚信政府的理想模式。从三个方面提出多重的提升地方政府诚信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处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信用系统的保障和支柱。一个国家的政府公信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信用的“晴雨表”,它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信用环境的优劣,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我国目前政府公信力还不容乐观,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对社会的稳定和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是审视地方政府治理有效性的两大重要维度,也是当前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南京的实践研究,本文认为,当前地方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如政府治理绩效及能力的局限性(体现为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前瞻性不够等)、权力运行的规范性不足、公开透明度不够、公共沟通不当等典型问题。为此,应当以政府治理的公共性、政府能力和绩效、政府体系规范化、公共沟通等方面作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地方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全世界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社会治理职能,重塑政府形象,营造政府和公众共同治理社会的和谐局面。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认为以信任、合作、规范、社会参与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资本能够有助于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针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现状,利用社会资本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构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持久的信任关系和互惠网络。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信力代表着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政府公信力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然而,地方政府公信力发展却极不平衡,甚至部分地区还出现进一步弱化的倾向。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实政治生活中,政绩作为制约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梗阻之一,颠覆了理论上公信力与政绩之间的正相关性。对公信力与政绩之间的悖论关系加以解析,并探讨消解悖论的方法,力求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与政绩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与提升政府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以信任、合作、规范、社会参与网络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资本能够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优化政府行为、增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这就要求培养公务员的公共精神与服务意识,实施诚信的政府行为;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府的回应性;培育民间组织,加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与合作以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围绕当前政府决策程序问题,针对决策信息化、听政会与公众知情权、专家咨询、可行性与不可行性研究报告、信访制度、决策程序的合法性、试点实验论证、决策程序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重构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中央要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充分保证地方的有限能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树立正确的政绩考察体系和激励结构,不断提高政府官员的政治素养和官德意识,明晰并强化地方政府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政府的信誉,保持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政府"公信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的宏观背景下,构建一个全新的政府公信力建设基本框架,即政府公信力指标评估体系,主要包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依法行政、促进民主化进程、构建社会资本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11.
政府公信力是由公众作出的关于政府行政行为及其结果是否得到公众认可的认知评价,表现为公众对其施政行为的满意和信任程度。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政府公信力都是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支柱和来源。公信力下降,公众认可度降低,将不利于政策的推行、施政纲领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地方政府作为政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政府的基石,担负着政策的具体执行任务,其公信力状况如何至关重要。当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解决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问题不仅要注重提升治理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有效遏制腐败、推动信息公开等,还应注重运用网络等传播媒体,以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当前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呈现流失趋势,并已成为限制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瓶颈。因此,在社会转型深化的关键时期,重塑政府公信力成为提高我国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公信力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面对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关于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公信力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大众所关注。近来出现了不少的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公信力下降的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全社会性的诚信危机,这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必须不断地推进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公信力的建设,加强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管理,重视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纪律与作风问题,才能够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提高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政府改革运动应运而生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政府再造(又称政府重塑)开辟了新的理论基础,政府职能从“管理人”转变为“经济人”,倡导政府应当将企业家精神以及企业的成本效益理论引入到公共部门的管理当中,以实现政府利益的最大化,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大限度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然而,无论政府基于何种角色,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降低其行政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全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提升政府公信力显得尤其重要。要提升政府公信力,就要正确树立政府管理理念,完善治理模式,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资信公信力等。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各项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一块基石。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信任和信心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华南虎事件”是现代公民社会中公民精神对传统行政权力的一次挑战,公众积极的政治参与一方面推动了相关部门对事实真相的调查,同时也对政府公信力建设提出了拷问。本文对公民社会背景下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诱发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政府公信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升政府公信力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即政府获得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能力在公众心中的综合评价和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也是政府对公众的凝聚力和动员力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政府公信力存在不足和下降趋势。我将以下从影响政府公信力的要素和认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来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民众是一跃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网民们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网络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提高,网络问政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相对落后的运作和服务模式,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在网络舆情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探讨政府如何通过体制改革、职能转变和政务公开等措施来完善自我,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对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有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奉行“经济本位”的职能理念、职能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经济色彩过于浓厚等原因,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问题。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结构的优化,还有赖于树立人本主义的职能理念、构建人本主义的职能激励和约束机制、转变职能思路等职能途径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