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瑾 《世纪行》2007,(2):9-9
湖北文化走出去的两个层面走向全国,产生国内影响。这是湖北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步。一方面,越是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越容易走出湖北。应大力挖掘湖北文化的细腻韵味和深度内涵,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湖北有这方面的优势资源,如神农架梆鼓、土家族撒叶尔嗬、武昌首义文化等。  相似文献   

2.
11月1日,湖北省社科联与有关社团在武昌召开了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繁荣理论研讨会。会议围绕湖北地方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3.
崔守安 《前进》2012,(4):40-41
泽州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美誉。泽州又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新石器时代的高都遗址表明,两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孔子回车、神农播五谷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在这里流传甚广,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远古神话发生的核心区域”。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关精神,泽州县响亮地提出要像挖煤炭一样挖文化,通过大力实施“文化体制大改革、文化事业大发展、文化产业大突破”三大工程,迈开了“文化强县”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白红义  姜业奎 《小康》2005,(3):28-30
这是宋亚平的人生轨迹:武汉大学硕士毕业后分到湖北省政府研究室,从辞职闯荡到读博,从在海南洋浦开发区春风得意,复又回湖北“主政一个地方”,在咸安掀起“打工干部”改革,如今升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官、学、商,数种角色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产业支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本文将在盘点湖北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从文化资源利用的角度审视湖北地方特色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如何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经济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咸安普通话”是咸安人所说的一种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即咸安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介于咸安方言与标准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本文以湖北省成宁市方言语音最具典型特色的咸安区方言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整理出咸安区方言与普通话声母系统对应关系,分析咸安普通话的声母系统的偏误,探寻成安人学习普通话声母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咸安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7.
高府     
伟大诗人白居易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成了千古流传的《长恨歌》。这曲哀婉动人、缠绵悱恻的人间神话,就发生在盛唐时期骊山脚下的华清池。  相似文献   

8.
伟大诗人白居易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成了千古流传的《长恨歌》。这曲哀婉动人、缠绵悱恻的人间神话,就发生在盛唐时期骊山脚下的华清池。  相似文献   

9.
一、谷物起源神话类型在20多个云南少数民族当中,流传着许多类型的谷物起源神话。李子贤先生在《云南少数民族谷物起源神话类型与多元文化》中,将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谷物起源神话分成以下9种类型。①1、自然生成型;2、飞来稻型;3、动物运来型;4、死体化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湖北咸安横沟桥镇改革的调查,试图揭示"咸安政改"的增量改革过程.作者认为,这一增量改革之所以成功,与其由"内核"启动并逐渐由"内核"向"边层"扩展(即道德竞争性选举乡镇领导人,交叉任职,再从乡镇政府内设机构改革向外围站所改革发展)的改革路径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1.
鳗鱼———螃蟹与地震发生的神话小岛璎礼一、地震神话中的鳗鱼和螃蟹世界上很多民族中流传着地震为何发生、并说明地震原因的神话。这些神话的结构类型极其相似,大部分地震神话认为,有一种人格化的神灵或神秘的动物支撑着大地或居住在大地下面,这种神灵或动物一转身,...  相似文献   

12.
神话是初民直观经验的总结,它有“实”的一面,即初民对于客体的直观摩写与直觉认识。当然,神话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初民的思维形式与心理结构的影响,也必然带上“虚”的内容,这“虚”的内容主要指初民对客体的想象与幻化。神话的“虚”的一面往往依附于“实”的一面而存在。理解、弄清了神话的“事实”根据,一些光怪陆离、奇幻神秘的神话内容常常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从这样的观点着眼,我以为,“精卫填海”这个著名神话故事很可能与“大雁衔枝”的事实有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中国论坛》2006,(1):42-46
俞正声:中部六省要集体崛起,切不可盲目攀比【言论】“不管中央有没有特殊政策、有怎样的特殊政策,湖北都一样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2005年3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湖北全省铺开,在6月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湖北作为成功典型作了报告。这一改革的蓝本始于以“减人、减事、减支”为核心内容的咸安改革。正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肯定并直接支持了这次改革。但这只是他“湖北新政”的开始。2003年,党务改革在领导体制上开刀——罗田、宜都两地试点推行党代会常任制。这一年,俞正声还到浙江取经,实…  相似文献   

14.
税改后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与乡镇事业站所的服务供给严重短缺,已成为农村基层治理的主要矛盾。湖北咸安的乡镇站所改革,突破了原有的改革思路,实现“以钱养事”农村公共服务的机制创新,使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明显改善,并有助于推动我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基层治理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15.
夏日新 《世纪行》2012,(6):21-22,27,30
关公是人们对三国名将关羽的尊称.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关公文化融汇了儒佛道等各种文化,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独特文化,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湖北是关公长年生活的地方,是关公文化形成的重要源头。揭示关公文化与湖北之间的关联,使关公文化成为湖北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无论对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推动三国文化旅游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荆楚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湖北城市群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特色各异的人文景观条件。湖北城市群的文化特色应当以楚文化为主,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上尊重自然、突出人性化,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城市人文生态环境。在具体的设计布局上,应当以建设“三大文化走廊”为重点,形成体现荆楚文化特色的湖北城市群文化生态圈。  相似文献   

17.
也谈我国神话中龙形象的产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龙的神话,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圣经》里有胡卜尔派出壁虎、龙、蛇去作战的故事;希腊神话中有巨龙守金苹果的故事;北欧神话中有毒龙啮断生命树之根的故事;印度神话中有龙兴作雨的故事。而在我国各民族的神话宝库里,龙的神话尤其丰富。在大理白族地区,几乎每一个湖泊(海子)、沼泽,每一条江河,每一个水潭、山泉,都流传着有关它们的一个甚至几个美丽的龙的神话。和别的神话一样,这许许多多龙的神话之所以产生,是自然和社会形态在处于原始阶段的人类不自觉的艺术幻象中的反映,是原始人企图认识自然,  相似文献   

18.
8月30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六届荆楚学术前沿论坛在汉举行。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科社团、文化企业的15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论坛。论坛以"湖北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弘扬与产业发展"为主题展开热烈讨论,28位专家学者登台发表了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东、西方的一些民族中,曾产生过神奇的女儿国神话。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些神话又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东方型女儿国神话,以我国汉文古籍所载的女儿国神话,以及日本女儿国神话为代表。西方型女儿国神话,则以希腊《亚马孙》女儿国神话最为典型。近年来,由于我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对少数民族神话进行了深入发掘,过去鲜为人知的彝族《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傣族《椰林女儿国》等相继问世。前者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  相似文献   

20.
唐蒋云露 《传承》2014,(6):108-113
姆六甲是壮族神话谱系中集创世女神、始祖母神和女性文化英雄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首位神话人物。姆六甲神话记录了她创世造人、治世定物等神圣功绩。姆六甲神话是壮族神话中的根基神话。从神话内部进行论证,分析姆六甲神话在内容上对壮族其他神话所起的奠基作用,从神话外部进行论证,分析姆六甲神话所反映的壮族先民生活状况和社会组织形态,以此回观它与壮族诸神话的关系,能使我们明确姆六甲神话在壮族神话中的源头地位,重新认识壮族这一珍贵的远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