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法律近代化有一个历史过程。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是思想酝酿、理论准备阶段。南京临时政府一方面创立革命新法,一方面适当沿用旧法,把清末开始的不完全法律近代化,推向一个崭新阶段,开始了民主主义法治建设的新篇章。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法律近代化是"一体(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一元(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近代法系)"的格局。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演变,呈"异体多元化"的趋势与板块格局。  相似文献   

2.
薛锋 《中国人大》2012,(8):51-51
最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公布了一批南京临时政府的历史档案,其中以1911年12月14日至1912年4月7日总统府电报房往来电文居多,编号从第1号到第554号一应俱全,比较完整地记录了这一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阅览及处理的政治、外交、军事、内政、经济等方面大事要事的处理情况,是今天人们了解认识那段中国历史的最难得的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3.
李华 《政协天地》2009,(7):51-53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世界上最早出现国歌的国家是荷兰。中国出现国歌的时间较晚,至今只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却经历了清朝末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最初的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到成为今天激励人民群众居安思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时代之音。  相似文献   

4.
李新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中华民国的创立(上)》在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前夕由中华书局出版以来,得到了我国史学界和历史爱好者的注意和好评,认为它是我国“民国史”研究工作中的可喜成果。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写中华民国创立时期(一九○五——一九一一年)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一九一二年一——三月)的历史,第二编写北洋政府时期(一九一二——一九二八年)的历史,第三编写国民党政府时期(一九二七——一九四九年)的历  相似文献   

5.
京剧是一个以演员为主的剧种,京剧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演员的历史。而歌剧不同,所有取于音乐,音乐和唱最为重要,歌剧可以说是一部作曲家的历史。京剧多年没有大的发展而无流派再现的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是有人欲把以演员为中心的这种京剧历史改变。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逐渐发展凝聚而成的。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如何看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确实存在着原则分歧。自六十年代初起,我国史学界普遍流行这样一种观点: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属于内部问题。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不能说谁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错误,但是,“毛泽东同志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毛泽东同志所以在晚年犯这样严重的错误,除了他主观认识上的原因之外,还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这就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首先要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具体到对革命领袖所犯错误原因的分析和总结上,也就是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简言之,就是要对毛泽东同志所犯错误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作历史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既不能把毛泽东同志犯错误的原因全部归结到社会和历史等客观条件上去,也不能说成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完全可以避免的,全部归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历史遗存"和"文化"的界定,从考古学意义上讲,历史遗存包括了遗迹和遗物两大类:遗迹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遗物是指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工具、用品,它们的特点都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有形物。但对于文化的概念,社会各界似乎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广泛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确切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意识形态所创造  相似文献   

9.
“秦制“是不是一个好制度?自秦以来,皇帝制度,也就是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华大地上推行了两千多年。这就是某些史学家所说的“汉承秦制“,“百世皆行秦制度“。“秦制“是不是个好制度?如果不好,它为什么能够延续两千余年之久;如果好,为什么制订它的秦王朝迅速崩溃,成为一个短命王朝。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还是阻滞历史前进?也就是说:它究竟是精华还是糟粕?道理极简单:推行一种好制度,能使国家富强;如果制度不好,就会导致国家覆亡,或者阻碍社会进步。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在秦制“全面推行之后,秦王朝就迅速覆亡。古今学者对于秦的覆亡举出了一大堆原因,包括“不行仁义“之类,似乎都未说中要害。《阿房宫赋》中所说的“族秦者秦“的结论是不错的,但  相似文献   

10.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洋军阀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的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孙中山领导的广州革命军政府,直至最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历经38年。在这38年的历史变迁中,诞生了中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尽管它脱胎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和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还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它毕竟是我国现代公务员考试走上法治的开端。本文试对其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1.
王栋亮 《前沿》2014,(1):204-206
同盟会民族主义政纲的缺陷,造成了革命党人的短视,涣散了革命意志,使其很难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导致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足够的力量向基层政权渗透,削弱了革命党人的权威性,决定了他们不能有效地实现对财政的掌握,从而严重影响了地方良性秩序的实现。社会秩序的失范,造成了地方工商业者与政府的离心离德,又加重了地方政权乃至南京临时政府的执政压力。诸多不利因素逼迫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交出了政权。  相似文献   

12.
清末改革,依法建立了作为中国近代警察法开端的警察及其警察制度。后历经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等历史时期的持续发展,警察法已经日益走上完善与专业化。这些建立在"法律工具主义"的制度背景与逻辑前提下的近代警察法制,最终导向各自"或者转向或者悬置或者毁灭"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近年来的发展不尽人意,原因在哪里呢?企业家们随口都能说出十条八条: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原因。原因确实是多方面的。但企业管理落后是关键因素。美国管理权威杜拉克曾经说过,“管理是促成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过":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历史对个人、对民族、对人类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帮助。当一个民族能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时,将是  相似文献   

15.
何增光 《求索》2013,(5):56-59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监督制度在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辟了近代监督制度的先河。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制定了议会监督、人民监督制度。并把监督制度真正付诸实践。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尽管这时期的监督制度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全实行,但它毕竟给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王小波小说创作的历史观有三方面内容:"历史脐带论"是说"一切历史都是虚构史",作者将历史的虚构性合法化、常态化,从而消解了历史的真实性、必然规律性与崇高性;"古今一是论"是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者以一种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与精神气质来统领历史,使历史故事充满现代性;"历史导向论"是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作者将一种现代批评观念用福柯式的思想史体察方式纳入到历史故事的写作当中去,使文本中充满了现代批判意识,政治与权力对人性与自由的压制和戕害成为批判的重心。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共产党搞军事100分,搞政治80分,搞经济零分。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旦夕解体,那里的共产党从执政党沦为了在野党,这是历史的无情淘汰。  相似文献   

18.
瑶族支系及其分布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在族源上、称谓上、语言上、习俗上各支系都有很大差异,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是瑶族”这种民族心里素质又是怎样形成的?迄今对于瑶族这个繁杂的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原因仍然是个“迷”。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早期就从事瑶族研究的费孝通教授说过:“从语言上看,瑶族可能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各有其来源。至于他们怎样形成一个民族的历史过程,我还不清楚”(《瑶族风情歌。序》第7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一因多果”?持此论者认为,它有两层含义:(1)一种原因同时引起多种结果;(2)一种原因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引起不同的结果。后者又被称为“同因异果”。 从逻辑上说,一因多果论与因果联系的规定性是不相容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的这样一种内在联系:每当一个现象A存在,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实行商品经济的原因,学术界有多种解释,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这四种观点因沿袭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或从历史溯源,或从预期中寻找原因,都有不同的缺陷。笔者试对此做些辩析。一、社会分工决定说。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有社会分工,就不能没有交换。……如果有几千个生产部门,那么,每一个人就可以把它的全部产品都当着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