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云 《四川审判》2002,(5):30-31,33
一、我国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 我国设立并实行劳动教养制度,源于1957年8月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十八次会议批准,8月3日由国务院公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此后,1979年lO月29日,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批准,同日由国务院公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简称补充规定),为主要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存在的不足 (一)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劳动教养法律依据不足。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有: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79年12月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2年1月国务院转发公安部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等。相关依据还有199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含有的“强制戒毒处分”;《关于严禁卖淫嫖娼决定》含有的“强制教育处分”;  相似文献   

3.
《政府法制》2012,(29):11-11
就劳动教养的法律性质而言,1957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决定》,是目前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劳动教养的决定仍依据195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但实际上是公安机关一家行使《决定》规定的由民政、公安、劳动部门组成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权力,而且对劳动教养的决定从侦查、申请、复议均由公安机关独家承办。因此。在劳动教养实际工作中,带来诸多弊端和法理所不容的问题,远不适应当前法制要求。为此,笔者就上述问题浅谈愚见。  相似文献   

5.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王发强劳动教养是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不够刑事处分的人,实行收容进行强制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它是限制人身自由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起源于1957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有的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养是对屡次或严重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不改,情节比较严重;或犯罪情节轻微,不够刑事处罚而又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处罚。我国现行有关劳动教养方面的立法主要有: 1957年 8月 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1979年 11月 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 (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 1980年 2月 29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1980年 9月,中…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七年八月三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实施对违反法纪但不够或不宜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收容劳动教养。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一日,国务院又转发了公安部《劳动教养问题试行办法》,使劳动教养问题更加完善。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劳动教养工作也必须不断加强,如何把劳动教养工作提高到一个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2010,(3):F0002-F0002
云南省劳动教养管理局是1991年7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云南省司法厅劳动教养管理处的基础上成立的,全面负责领导、管理全省劳动教养工作。我省现有14个劳教所,其中省直属劳教所6个,州市属劳教所叠个,已累计收容了各类劳教人员16万余人,  相似文献   

9.
不断完善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养制度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建立的。劳动教养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对被劳动教养人员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它作为中国矫正制度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0.
赵毅 《中国司法》2007,(9):36-37
1957年8月,经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8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养制度正式诞生。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全国劳教系统广大人民警察忠于职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造了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11.
王某于1998年10月份的一天,窜至某小区居民马某家行窃,被马某堵在屋内。王为逃跑,用手将马某打昏后逃窜。当地公安机关决定对王某劳动教养二年,后王某之父通过熟人找到某劳教所管教张某某,多次宴请后提出将其子放走,张某某答应并于1999年1月的一天,利用让王某外出买食品为名,将王送至劳教所门外,告诉他别回来了,致使王某脱逃,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张某某案发。一、关于张某某私放劳教人员案的管辖权问题有人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1998)第1号关于印发《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范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白马战劳教所地处湖南省工业重镇株洲市石峰区,是全省唯一的女子劳教所和女戒毒所,又名湖南省洁灵女子学校。近几年来,该所认真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的总体目标,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局《关于维护劳教人员法定权利的暂行规定》,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该所1996年被司法部、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1997年9月被司法部命名为“优秀劳动教养学校”,同年10月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1998年3月被省政法…  相似文献   

13.
<正> 《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是经人大常委会批准由国务院公布的重要行政法令。这项法令的公布和贯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上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法律、法令,主要是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是对那些犯有严重罪行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养应予废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劳动教养应予废除宋炉安劳动教养作为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措施,自1957年8月《国务院关干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施以来,在教育改造违法分子,维护生产秩序、社会秩序以及进一步查明有关违法分子的犯罪事实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近四十年来中国...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养是根据195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而实施的,至今已有30多年了,但关于劳动教养性质的争议却始于《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后.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所确定的受案范围都是行政机关针对人身权和财产权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劳动教养是行政机关所作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这种行政行为是对公民人身权所采取的,因而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是,劳动教养是属于《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一项还是第二项所确定的情况,亦即它属于行政处罚还是行政强制措施的问题却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劳动教养属于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司法方政机关从1980年4月起陆续重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在重建的20年中,取得了7大成就。(一)认真履行执行刑罚和劳动教养的工作职能,依法治监治所,监狱、劳教工作稳步前进。全省监狱、劳教所坚持了监狱.劳教工作方针,监管改造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83年以来,成功地教育改造了20东万罪犯和劳教人员,脱逃军、狱所内发案率、非正常死亡军等各项控制指标都达到了部、省的要发。新建了5个劳教所,收押收容规模不断扩大。遵照司法部关于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和劳教所的决定,加大了创建力度,1个监狱、1个劳教所、3…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是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或者轻微犯罪尚不够刑事处罚或不需要给予刑事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1957年8月1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劳动教养法规。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58,(1)
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問題的决定1957年8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員会第78次会議批准(国务院公报1957年第34号,人民日报1957年8月2日) 国务院关于撤銷鉄路、水上运輸法院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养在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弊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 ,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这是劳动教养的立法本意和其特殊价值。早在一九五七年 ,国务院为把一些游手好闲、违反法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能力的人 ,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以维护公共秩序为目的 ,根据我国第一部宪法第一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社会公德”的规定 ,发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一九七九年 ,又对劳动教养的机构设置 ,劳教期限等问题作了补充规定。一九八二年 ,国务院又转发了公安部制定的《…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养是一种带强制性的教育、改造措施,兼有行政处罚和法律处罚两重性质。1957年《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规定,劳动教养的对象是这样几种人,即两种被开除的人:罪行轻微,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反革命分子、反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被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开除的;有劳动能力,但长期拒绝劳动,或破坏纪律、妨害公共秩序,受到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