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育人工作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学生要想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就要以就业为导向,将就业工作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农林类高职院校只有将立德树人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培育学生的“三农”情怀,才能真正强化“三全育人”的工作实效,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因此,在新形势下应充分认识到就业育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农林类高职院校就业育人机制与实践路径。文章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深入了解农林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现状,并重点研究农林类高职院校就业育人体系建设与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出积极有效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举措。基于三全育人理念,遵循“构建全方位育人渠道、打通全过程育人空间、形成全员育人合力”的实践逻辑,可通过“专业-模块-课程”“校内教学课堂-校外活动课堂-服务社会课堂”“教师-导师-名师”三链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统一、校内课堂与校外活动的耦合、专职与兼职师资的联动为目标育人、课堂育人、协同育人赋能,深化育人方位、拓展育人课堂、充实思政资源、凝聚育人合力,落实思政育人功能,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求在教育总目标指引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旨在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当前正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在就业导向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就业导向的内涵,剖析了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线上教学质量监控需求,按照“理念赋路、技术赋能、评价赋质”的实践路径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监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度不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度和广度不够、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高、教师素养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不匹配”等问题,围绕“如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建构系统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等难点,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推动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推陈出新,是我们当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事关课程思政建设成败,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承担着培养“知农、爱农、兴农、强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促使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扎根农业农村,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主动对接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重视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以厚植农业情怀为主线,在坚持办学定位的同时,做到倾心服务“三农”、构建校企融合育人体系、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提出的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政校行企”视域为基础,对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着“慢就业”现象,其原因包括就业观念不合理、专业不符市场需求、就业渠道单一及就业信息不对称等。为此,文章提出了多种干预和引导策略,包括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拓宽就业渠道、提高专业能力与就业技能、建立就业信息平台等,旨在为解决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全面分析普体教育的内涵与育人价值,精准把握其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对高职院校推进普体教育的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形成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总结普体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及思政育人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普体教育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渗透的具体实现路径,以更好地实现普体教育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影视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具备强烈的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特征,影视专业教育,应当以职业化为核心导向。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影视专业学科如何在“特色办学、实践育人、人才兴教、就业立校”的办学思路指导下,突出应用型、技能型特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影视专业学科特点的有机结合。本文试图从影视教育的职业化特征、高职院校影视学科的特色和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影视专业的课程设置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龙 《就业与保障》2023,(9):136-138
随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的相继出台,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评价改革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模式应运而生。因此,高职学校不仅要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以实现教育评价改革,还要在解决学生高质量就业方面下足功夫并发挥作用。文章以江苏CJ高职院校为例,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度探讨了“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模式下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研究方面的内容,并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索了高职类院校“2+1”培养模式下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建设。首先分析了该培养模式下学生实习就业面临的问题,总结了该模式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优势。从实习基地群、多元课堂、管理与保障方面提出了“2+1”培养模式下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建立思路,从模式架构和人才培养策略阐述了该模式的实施路径,有效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应聘难等问题,提升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此后,课程思政这个新的综合性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始进入高职院校。鉴于高职院校生源的特殊性,如学习兴趣不浓、思想懈怠、进取心不强、对未来充满迷茫等,高职院校更需要通过至上而下的常态化的课程思政来解决职业教育中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温剑锋 《传承》2010,(24):66-67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阐述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分析存在的内部原因,探寻构建符合高职院校改革形式和学生就业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对策,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为人才培养,为维护高校的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以协同育人为视角,以高职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三阶段、六环节、三对接的“363”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并对这种实践探索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职业精神,与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协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需要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五大模块分别融入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实践教育三类课程,充分发挥道德引领、知识浸润、素质拓展的育人功能,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格局。通过差序化开辟思政课程建设“主战场”、打造行为世范的教师队伍“主力军”、拓展智能化时代课堂教学“主渠道”等创新路径,可持续赋能课程思政教育提质增效,与时俱进培养拥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有为青年。  相似文献   

15.
傅丽  李真 《前沿》2013,(20):186-188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综合职业英语能力;其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走职业英语课程(EOP)与专业和行业背景相结合的道路.本文以文化产业类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为例,探讨研究了在文化产业类专业的院校如何形成以EOP为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方案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公安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实施课程思政是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以《危险物品管理》课程为例,梳理、筛选、优化课程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凝练出系列思政主题单元,形成“警察职业素养”育人主题。以育人主题为主线,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公安专业教育内容中,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全方位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于涛 《就业与保障》2023,(12):28-3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在“慢就业”现象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职业素养和技能培训、鼓励跨学科学习与创新思维、加强数据分析在职业发展咨询体系中的运用等发展路径,旨在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永 《就业与保障》2023,(8):169-171
“三全育人”与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内容与环节等方面都存在互融互通。以两者的互融互通为基础,以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不理智、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不完善、政府引导就业教育不充分、企业招聘观念不合理等情况为问题导向,以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为基本路径,可以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校中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越来越引起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的普遍关注。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必须从办学理念、学生技能、就业服务、政策诉求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面临着教学主体的"双元化"、教学对象身份的"双重化"以及教学环境的复杂化局面,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带来了现实困境。对此,需要从校内外师资队伍教学定位、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以及师资资源的吸收这三方面入手,重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