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诉讼调解具有统筹各方解纷合力、避免裁判结案程序空转等优势,对于“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时代命题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调解存在宏观层面受案压力与日俱增、中观层面孤军奋战格局日显、微观层面化解争议功能未彰等缺陷。究其原因,主要有行政诉讼调解的制度设计存在弊端、解纷功能开发不足和实践环节运行遇阻。从行政诉讼调解的逻辑机制和我国具体实践来看,未来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应当结合本国司法实践传统与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深刻汲取诉调合一与诉调分离模式各自优势,合理调整诉前调解和诉中调解的结构布局,通过更替主导力量、更迭适用范围、更张参与主体、更近法律效率等具体途径,全面激活诉讼调解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监管中长期存在着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的法制化程度低,政府规制的制度安排存在问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监督尚显薄弱,非营利组织的自律机制仍不完善等问题。完善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需要构建必要的法律秩序和制度框架;建立起在一定法制基础上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原则;有包括捐赠者、受益者、媒体等利害相关者在内的广泛的社会参与;由专业化机构进行的资质认定和评估;建立在相互信任、信息共享、平等竞争基础上的行业互律;实行规范性管理、制度化管理和能力建设基础上的组织自律。  相似文献   

3.
罗波 《公安教育》2000,(8):30-31
一、案情介绍 1999年 5月 31日,蒋某某以 2. 2万元购买珠海市斗门县某某工业发展公司41.5吨废旧金属制品,在运输途中经过斗门县某某大桥公安检查站时被截查。因涉嫌无证收购,检查站将该案移交斗门县局治安科办理。经审查,蒋某某没有《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亦提不出任何书面证明;而卖方也承认是当废旧钢铁来卖。 二、审核。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过程 1999年 6月 1日,根据蒋某某的供述及有关证人证言,县局认定蒋某某的行为属于无证收购废旧金属。根据《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第13条第1款之规定:“未领…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中被告不得自行收集证据规则,是指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不得再行取证或不得擅自取证,否则在涉诉后其自行收集的证据将被认定为无效证据或瑕疵证据的证据规则。之所以在行政诉讼中确立这一证据规则,除了取决于行政程序法上的“先取证,后裁决”规则外,还因为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都处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地位,其本身所处地位具有不平等性,如果允许被告在诉讼中可以自行补充证据,“一会助长行政机关不负责任草率处理问题的作风;二是个别行政机关为了不败诉,带着框框取证,甚至行使行政权力采取诱供等非法手段收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行政问责伦理机制是能够在实践中对行政官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自我约束的一种责任机制。行政问责伦理机制建设不仅可以降低问责成本,还可以提升问责效力。当下我国行政问责过程面临着多种伦理困境,诸如决策责任与执行责任的偏向,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的悖论,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的冲突,政治道义责任替代的行政法律责任,问倒官员的力度与官员复出的速度的矛盾,公开问责与内部处理的博弈,等等。应该从转变制度设计的伦理基础,责任文化和责任伦理重塑,加强伦理立法和外部监督等方面推进行政问责伦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构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科学有效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对于建设责任政府和维护公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具有静态结构、动态过程、生态环境、心态系统四个维度。目前,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规则体系不完善,官员问责与官员复出的程序断裂,问责官员复出的体制性弊端凸显,复出的内在调控力薄弱。建立统一的复出规则体系,构建责任分类管理机制,加强官员问责与官员复出的动态管理,完善复出中的异体参与机制,以及形成法律制度之外的柔性伦理建构和内在驱动机制,是防止问责官员非正常复出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容错机制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容错传统、理念与原则不仅在体现特定时代的背景特征与任务要求的过程中,明确宽容立场、包容对象、辩证意蕴与目标导向,而且构成了后续阶段容错机制成熟成型的历史资源和实践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容错纠错机制建设朝向制度化方向不断发展,容错与激励、纠错等概念的关系界定愈益明确。  相似文献   

8.
官员被问责后转瞬间复出,问责制滑向形式主义,变成政治秀,这是目前我国责任政府建设遭遇到的一个尖锐问题。这种困境的出现与缺少规范化、程序化的问责复出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等有关;与传统的吏治文化有关。完善问责复出机制需要革除官本位文化,严格官员复出程序,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9.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可以从人民主权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善治理论等层面作出确证,同时也是提升廉政问责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可以通过参与廉政问题的发现、廉政责任归属调查、廉政追责方式议定和廉政问责程序落实等模式来实现。当前要通过积极建构廉政问责程序的目标引导机制、任务分解机制、信息联通机制、衔接实施机制和能力建构机制等途径,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中的检察监督权,检法两家基于各自的立场,从理解上的巨大差异到实践中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既有规则冲突也有实施冲突.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规定,既宽泛又缺乏操作性.为了解决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实践中的检法冲突问题,必须认清检察监督的宪法属性、法律属性和监督属性,必须立足于行政诉讼的特殊性来处理行政诉讼中检察监督权与法院审判权、诉讼当事人处分权关系,实现从行政诉讼的抗诉监督走向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11.
国家推行容错机制是为了给各级干部撑腰鼓劲,使他们可以放开手脚为人民服务。然而在一些基层政府中,由于对容错的“冰山规律”把握不到位,使容错机制成了摆设。要解决这一问题,未来需要充分尊重、利用好“冰山规律”。  相似文献   

12.
民事行政诉讼立案是审判程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当前的人民法院审判实践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不立不裁”现象,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否有权对其进行监督、如何监督,我国现行法律未作明确规定。本文从完善对审判机关民事行政诉讼立案监督的必要性角度出发,对检察机关民事行政诉讼立案监督之法律依据、性质、特点、意义以及具体制度设计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完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的有力推动下,各地都建立了容错机制的政策文本,以力求释放激励效能。但是总体来看,其有效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局部空转已成其客观现象。政策文本边界范围模糊、部分一把手缺少担当或不能准确把握政策标准、上位支撑不足极易陷入地方粮票、公众认知有偏差等,是其陷入局部空转的诱发因素。对此,应优化容错程序,用明确规程消除当事者顾虑;明细容错标准,清晰容错边界范围;坚持系统推进,多方协同打好组合拳;强化一把手的责任担当和研判能力;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归集整理及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股东会决议本质上仍属民法上的决议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多方民事法律行为。当程序瑕疵虽然可归责于公司但显著轻微,未影响表决权人个体的意思表示时,效力可予以维持。这是《公司法解释四》第4条可成立的理论基础。第4条在适用时,要先进行前置判断,过滤部分瑕疵,再进行实质判断,并根据一定标准和规则对各要件一一检验。法院在适用时,只有明确判断思路和标准,才能使这一合理容错机制发挥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15.
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官员问责机制建设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作为系统披露官员政策承诺与业绩报告的重要途径,既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进官员问责机制建设的最新趋势,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潜在优势。与选举、预算、司法审判、独立问责等官员问责机制相比,中国独特的政治架构使得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在建立公众、政务官以及常任文官之间环环紧扣的问责链,实现汇报与验证、信任与质疑、授权与审查的动态平衡,全面提升信息、激励和约束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最终有利于提高官员政策承诺的民意遵从度和实现程度,提升治理绩效。因此,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完善其运行机制与配套制度应当是推进中国官员问责机制建设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认定、复审的司法活动.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是否存在法律适用,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如何进行审查,以及依据哪些法规范进行审查.当提出上述疑问时,便会思考行政法法源与行政诉讼依据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同的法源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反映出不同的法规范对法院产生不同程度的约束力.据此,基于"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的反思会衍生出法源、行政诉讼复审依据以及司法约束力等论题,有必要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加以重述,方能有助于准确理解我国行政诉讼的本质特点,进而明晰我国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对行政机关的规范适用进行司法复审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7.
问责目标的整体性、问责过程的有序性以及问责标准的统一性是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的根本特性.基于目标管理过程分析框架,以整体性绩效责任目标的实现为中心,构建了包括绩效责任目标确定、目标执行、目标评估、目标反馈和目标改进五个环节的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基本框架.通过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应用检验,证实...  相似文献   

18.
黄健荣 《群众》2017,(6):53-54
由于政府决策能力的重要性,回应时代之挑战不断优化政府决策能力,是改善国家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持续实现、增进和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也是增强和维护政府合法性的需要.其中,健全监督问责机制,不仅对政府权力实现有效监督,给各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戴上了“紧箍咒”,更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首座赫哲族博物馆内,有一幅反映赫哲族传统分配方式的图片。画面上,几个赫哲渔民背对着若干堆鱼席地而坐,一个赫哲老人(当地人称公平佬)站在后面,让渔民们挨个抽签。抽的签和鱼堆里事先放好的签对比,谁的签对上了,这堆鱼就是谁的。而最后剩下的那堆鱼则属于公平佬的。站在这幅图片面前,我思考了许久。一个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对劳动成果的分配,看得恐怕不会太轻。如果说民以食为天的话,那么勤劳勇敢的赫哲人,就这样既简单又无争议地解决了这“天大的事”。在这里,公平佬的权力不可谓不大:鱼的大小和多少全由他负责搭配,每个人的阄也全由…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4月4日颁布至今已16年。这部法律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堪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但毋庸讳言,经过十多年的实施,在司法实践日趋深入,行政法理论日臻成熟和完善的背景下,这部法律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凸显出来,理论和实践都需要我们对其重新审视,以期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本身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