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志芳 《前进》2013,(10):47-48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可以追溯到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如1941年邓小平就提出,我们必须“在文化上主张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华民族解放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而邓小平系统、完整性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在他领导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这一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1977年邓小平复出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着重从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作了阐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萌芽阶段;二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这一时期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集中体现为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对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思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阶段;三是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至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邓小平结合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深入与丰富阶段。  相似文献   

2.
黄向阳 《前沿》2009,(1):180-182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的文化领域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也形成了传统文化对自身文化地位的认同与现实追求。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文化的一元文化认同与追求已经不适应现时代的文化发展要求,在多元文化认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超越自我,认同现时代的多元文化需求,以体现文化发展的时代性特征,为自己走向现时代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改革三十年中国文化的发展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它必须遵循其固有的发展逻辑。改革三十年来,中国文化发展和演进所体现的是历史逻辑、时代逻辑和创新逻辑及其有机统一。正是在这种内在逻辑的作用下,当代中国文化在不断的批判和反思中向前发展并日趋成熟。探讨改革时代文化发展的逻辑,有利于我们提高文化的自觉以推进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强。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势头下,要求以中国式思维建立起影响世界经济文化体系的呼声随之而来。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句“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更是引发国学研究的热潮。提升中国软实力,打造鲜明中国文化名片与世界堂堂正正对话,已成为国人的共识。而理清中国文化几千年发展的脉络,找出几千年民族发展的文化传承血脉,中国文学研究则显得必然而迫切。  相似文献   

5.
叶南客  季媛媛 《群众》2008,(9):17-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改革开放30年来,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伴随着解放思想的伟大进程,江苏文化发展成效显著.展现出一种以人为本,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传承江苏优秀文脉,推进体制改革和理念创新,弘扬江苏人文精神,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格局与趋势,文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11,(11):15-18
"无形之手",舞动文化彩练--文化产业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辟新途径 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图书音像产品琳琅满目,文艺演出活动丰富多彩,影视精品层出不穷……精彩纷呈的文化产品生动地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进入市场,文化产业规模越做越大,以“中国元素”为底蕴的我国文化产业不仅塑造了强大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为推动中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增添动力,更在风雨中茁壮成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我国文化经济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了新途径、新空间。  相似文献   

7.
2000年以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发展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在这种趋势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动漫产业同样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各地动漫企业积极努力,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积极推动,发展成就显著。其中,2010年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08亿元,较2009年增长22.4%。预计到2012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20亿元。  相似文献   

8.
1998年是学术界和佛教界根据有关史料确定的中国佛教两干年的纪念年。在此之际,笔者拟从佛教与传统宗教观念及儒、道等思想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一下佛教思想理论的中国化,以期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发展的历史有更好的了解。印度佛教在两汉之际经西域传至中国,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自此以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融入了新的内容与养料,变得更加丰富和灿烂,并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从而进入了一个在中外文化交融中不断发展的新时期。从历史上看,传统文化对外来的佛教,一方面采取了一种本能的拒…  相似文献   

9.
裴蕾 《传承》2009,(14):156-157
中国近代文化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正面碰撞、相互交汇、彼此争斗与融合中的变化和发展。与此同时,西学东渐在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它的影响下,中国近代文化呈现了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黄真 《观察与思考》2023,(10):34-4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中就文化布局、文化工作和文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我国长足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基本遵循。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未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必将谱写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对外文化工作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指导下,文化战线的同志们努力奋斗,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发展需要,创建、开拓、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事业,历经艰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文化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正面碰撞、相互交汇、彼此争斗与融合中的变化和发展.与此同时,西学东渐在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它的影响下,中国近代文化呈现了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温淑华 《台声》2003,(1):50-51
近日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台湾历史文化渊源》(约34万字),是友人姚同发先生历经近4年辛勤耕耘的成果。在这部著作里,作者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朴实生动的语言,以多学科视野、大文化格局,阐述了台湾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勾勒其来龙去脉,追溯其根由本源,厘清了台湾历史与中国历史、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源流关系,从而达成为台湾历史文化定位的目的。江泽民在1995年发表的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中提出了中华文化“纽带”论,1998年在钱其琛副总理倡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姚同发先生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14.
孟宪卓 《前沿》2014,(3):26-27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的引导下,不断总结积累、形成、发展具有稳定性的革命基调、价值观、思想观及行为方式,这些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展现跟延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其核心价值系统不断形成建立,党史文化得到了丰富,党史文化的创建达到了跟时代同步的创新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党执政能力的创建以及党先进性的创建。文章就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党史文化的创新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下,网络政治文化是网络时代的政治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政治形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网络政治文化日趋成熟,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卓越成就,中国也日益与国际接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提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水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三个代表”的思想,从时代的高度,党的建设的高度鲜明而深刻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和文化、价值观,在总结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明了党的建设的总方向,是在新的历史条什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楚雄市农村宣传文化工作回顾与展望中共楚雄市委副书记李丕良回顾1993年,我市宣传、文化、新闻等舆论部门,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目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18.
尹北直 《前沿》2014,(7):22-25
“以人为本”思想,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理论特色;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的生动例证,在理论创新中蕴含了文化创新,生动体现了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党的理论自信与全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历经30多年的实践,中国摸索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发展道路,美国高盛公司顾问乔舒亚库珀默雷称之为“北京共识”,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这一中国模式首先使占世界贫困人口70%的人脱贫,这是中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多了一种选择。2013年美国《外交》双月刊1-2号发表文章:《中共的生命力-后民主时代在中国开启》。文章认为,中国模式终结西方民主“唯一合法性”。现在我们所期望的是当代中国也能够创造出新的超越西方现代的文化模式:其一是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使当代中国文化具有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对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其二是为世界的多元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此,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文化模式概念,二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三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 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思想。在“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中,把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始终代表中国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全党全国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这一重要思想,不仅 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 要的指导方针。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