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治理的主要方式,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土地资源的分配管理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会侵害到农民的土地权益,表现为:村自治机关侵害农民的土地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相关利益。司法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重要方式,通过行政诉讼可以解决农民土地权属纠纷,通过民事诉讼可以保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但是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能否成为诉讼主体是有争议的。  相似文献   

2.
在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要得到农民真正的拥护,就必须抓住他们世世代代对土地的渴望,提出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只有在土地革命的旗帜下,才能将中国几万万贫苦农民汇聚成埋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巨大洪流。作为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民运动的主要发动者和领导者,毛泽东1927年在武汉对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精力,在土地革命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方面,都留下了执着而坚实的足迹。  相似文献   

3.
要闻     
切实提高农民收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7日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阐述了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继续做好"三农"工作需要把握好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要求。温家宝指出,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温家宝强调,任何人无权剥夺农民合法财产权利,鼓励青壮年人留在农村。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自从进入农耕文明便有了土地问题,尤其是进入封建社会后,阶级矛盾的焦点一直就是土地问题。千百年来,中国的贫苦农民一直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这个千年梦想终于在1947年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后实现了。本期推出由我刊和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策划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系列报道之二,为您详细讲述这次改变亿万农民命运和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12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会议指出,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要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  相似文献   

6.
1、2011年12月2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你认为,这意味着什么?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你觉得如何才能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0,(5):61-61
1927年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受命从武汉前往湖南组织和领导秋收暴动。毛泽东在到达湖南以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央在关于暴动的旗帜、暴动起来以后的土地政策和政权性质、是否以军事力量夺取政权以及起义区域与范围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10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农村改革发展是会议重要议题之一.   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在凤阳县小岗村,胡锦涛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
正1949年12月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会上,毛泽东就土地改革和财经工作发表讲话。他说,"土地革命"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第一关是战争,第二关是土改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绝大多数农民终年辛勤劳作,仍难以维持生计。封建土地制度是造成农民贫穷和农业生产落后的根源。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和基本纲领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昌远 《党史博采》2002,(11):32-35
三、如何认识平分土地运动初期发生的"左"倾错误 全国土地会议后,各解放区从中央局到县区相继召开土地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并抽调大批干部组织工作团(组)到乡村帮助工作,加以采取调整领导干部、颁布土改布告、宣布党内纪律、召开农代会和发表告农民书等措施,很快发动了群众,掀起了土改和整党的热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在土地调整、土地流转、国家征用土地、农业企业化经营、城乡建设用地等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侵害。文章认为,只有不断完善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保护,才能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具体措施有: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规范和完善农民土地承包权流转;完善农民土地交易市场;依法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建立农民权益保护组织。  相似文献   

12.
<正>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气氛下。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和彭公达受中央委派回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并全权负责改组湖南省委,由彭公达任省委书记。1927年9月,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一起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  相似文献   

13.
根据武汉市发展战略规划,洪山区大量的土地资源先后被重新区划和被东湖开发区、武汉化工区、武汉风景区"托管"。因此,其发展空间大大受到限制。土地面积由过去高峰时期的700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200多平方公里。洪山区现有人口78万,在人多地少、基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04,(6)
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审计署联手开展专项检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纠正征用土地中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要求,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审计署决定联手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切实解决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支付、管理和使用中的突出问题,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落实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和耕地保护制度。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是,199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后,经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中确定的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2年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和使用权限。与此同时,还逐步完善了国家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办法和程序以及对农民的补偿安置办法。在新的土地制度变革过程中,还应进一步确保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完善征地制度和规范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农业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就是对农民要少“取之”,多“与之”。一要千方百计怎样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农民问题 帮助农民增加收人;二是少从农民手中索取;三要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必须做好下列三件事: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让利或微利销售,不准在农民 第一,在政治上给农民以民主。一要全面推进 头上“敲竹杠”,赚大钱。村级民主决策,凡是事关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 第三,在政策法律上给农民以保障。一要给农须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 民土地保障,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农民珍惜土意见作出决定;二…  相似文献   

17.
作为"8+1"武汉城市圈的一员,我市迎来了"两型社会"发展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结合实际,市委决定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大力实施"三个集中"战略,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集聚区集中,通过率先试验,率先突破,力争使天门成为武汉城市圈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把我市建成经济领先、社会进步、环境友好、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综合实力强市。  相似文献   

18.
一、土地问题。农民普遍拥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一些农民希望,在土地第二轮承包时,解决一部分无地农民和山区农民多余土地问题,以后每5年或更长时间小调整一次。同时,普遍赞成土地使用权的依法有偿转让,认为土地流转应建立在自愿基础上,不能强迫收回未到期的土地和“四荒”。 二、农民增收和负担问题。农民普遍要求政府为他们提供增收门路和渠道,提高粮食定购数量。对中央规定的  相似文献   

19.
“失地”背景下征收土地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保障手段,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在我国,众多的农业人口与稀缺的耕地资源构成了尖锐的矛盾。尽管如此,这仅有的耕地资源还在逐年减少。据有关方面的预测:1997年至2010年,耕地减少面积至少1.6亿亩,其中建设占用4500万亩,生态退耕6000万亩,灾毁2500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3000万亩。其中,政府征收土地是一个主要的途径。中国相当一部分的农民正沿着不同的途径大规模地失去他们安身立命的土地。土地征收补偿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征收土地补偿依据陈旧。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20…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但在土地流转中,由于土地产权不够明晰、农民的弱势性、政府职能异化等原因,经常造成农民利益受损,阻碍了土地的合理流转。文章试图分析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健全与促进土地合理流转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