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犯罪的生成、变化是一个犯罪组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来自人和社会的因素围绕犯罪组构都表现出特定的功能。犯罪是人和社会互动结构变化的一种形式。所以,治理犯罪不是单纯地限制和消除所谓的诱发犯罪的因素,而是转化人和社会的作用结构和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有组织犯罪产生、蔓延的原因错综复杂,除经济因素外,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通过对有组织犯罪人口形成的深刻原因和社会对有组织犯罪人口的社会控制乏力以及社会腐败的犯罪效应等问题的分析,揭示有组织犯罪的深刻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人的犯罪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在综合因素中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对青少年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后者对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犯罪是成长中的犯罪。青少年正处在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急剧变化时期,这一时期,上述两种因素交替变化是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一种自然表现。基因遗传和突变特性以及激素旺盛分泌对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强烈程度都大于成年人,所以,他们的犯罪往往带有生物性因素作用的本能色彩。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不应忽视这些具有不良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犯罪原因研究层次的总体发展脉络是:最早由单一因素研究开始,逐渐转入多种因素研究的阶段;多因素研究由平面的综合研究走向立体原因层次系统论的研究。从犯罪原因的单因素理论、犯罪原因的多因素理论到犯罪原因的层次系统论,概括地揭示了新中国犯罪原因论的发展史,说明了我们对犯罪原因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由浅入深,由片面走向全面。  相似文献   

5.
人的犯罪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在综合因素中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对青少年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后者对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犯罪是成长中的犯罪。青少年正处在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急剧变化时期,这一时期,上述两种因素交替变化是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一种自然表现。基因遗传和突变特性以及激素旺盛分泌对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强烈程度都大于成年人,所以,他们的犯罪往往带有生物性因素作用的本能色彩。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不应忽视这些具有不良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黑恶势力犯罪活动的现状来看,黑恶势力犯罪的猖獗是社会原因、个体原因等原发因素与抑制犯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变革中的社会必然表现出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诸如社会心理机制的转换,个人心理的失衡,以及社会思想价值观方面的混乱等,从而成为诱发犯罪心理和导致犯罪增长的深层原因。同时,社会结构变化及控制功能的弱化,都是犯罪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已成为困扰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是青少年,青少年主体的这种特性决定了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不同于一般犯罪。同时青少年犯罪是由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因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本文拟从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诸方面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有组织犯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它是犯罪现象由低级的个体犯罪向高级的集体犯罪进化的产物。当前,我国的有组织犯罪正在自发地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进化,在全国各地均已发现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这些犯罪组织直接危害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影响我国公民的正常生活,甚至已经开始对我国政治制度的稳定产生冲击。本文试从犯罪社会学的视角。对其发展趋势及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犯罪的表现、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犯罪也成为犯罪学、刑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犯罪学角度对电子商务犯罪现象做了分析,认为电子商务犯罪在犯罪主体方面、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方面及被处理方面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电子商务交易对"安全性"的特别要求、买卖交易模式的变化、信息管理不严、金融电子化风险、税收制度滞后等构成了电子商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刑法手段、刑法外法律手段及其他手段构成了防范电子商务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已成为困扰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是青少年,青少年主体的这种特性决定了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不同于一般犯罪。同时青少年犯罪是由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因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本文拟从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诸方面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与西方国家略有不同,我国的仇恨犯罪并非由宗教差异及宗族歧视等极端的社会矛盾引发,而是源于普通的社会矛盾。在仇恨犯罪发生之前,行为人往往处于冲突当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行为人将冲突理解为偏见、歧视、侮辱、嫉妒等。受这种心理状态的影响,行为人产生仇恨情绪,再加上我国传统复仇文化的刺激以及正当复仇途径受阻,最终导致了仇恨犯罪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为人与被害人的不良互动是触发仇恨犯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有效地打击和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法制原因:党内和社会腐败现象给黑社会犯罪寻求政治保护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定社会环境下社会管理职能弱化和某些失误,给黑社会犯罪提供了发展条件;立法、执法方面的某些偏颇是黑社会犯罪滋生、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侵犯财产犯罪的原因可以分为社会原因、个人原因和情景原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社会原因作用于人的意识形成犯罪人格 ,有犯罪倾向的人捕捉犯罪的情景条件 ,形成犯罪决意并最终实施侵犯财产犯罪。  相似文献   

15.
符号互动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行动过程。其更关注行动者的行为在特定情境之下的符号意义,以及其他人对该符号意义的理解。符号互动的意义在于,其能够促进社会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合理满足行动者的各项需求,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将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引入犯罪学研究,以其为理论基础对犯罪原因进行解释,将有利于对引发犯罪的矛盾的尽早发现,有利于我们对犯罪动机形成过程的掌握,有利于我们从人际层次出发对犯罪的形成过程进行有力探寻。  相似文献   

16.
薛静丽 《工会论坛》2005,11(1):108-109
农民犯罪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民犯罪问题也波及到城市。透视农村犯罪现状 ,分析农民犯罪原因 ,对控制农民犯罪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 ,有人认为是后天不良教育和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许多这样的事实 :接受同等教育 ,处于同样客观环境的不同人 ,有的始终堂堂正正地做人 ,有的则走上了犯罪道路。也有人认为犯罪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但是 ,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 ,其后天的社会表现截然不同者比比皆是。因此 ,笔者认为 ,导致一个人走上犯罪歧途的 ,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我们研究犯罪问题的锐利武器。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 ,从一事物…  相似文献   

18.
网络犯罪是计算机犯罪的别称 ,它是与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相伴而生的一种新的犯罪形象。近一二十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网络犯罪已成为各国难以拒绝的“不速之客” ,它对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构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探究网络犯罪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预防和打击 ,是现代社会应予特别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有组织犯罪是目前各国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一现象之所以形成有着社会、经济、心理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而社会原因又是有组织犯罪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深入分析有组织犯罪形成的社会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抗制有组织犯罪的对策,以从根本上减少以至消除这种社会丑恶现象。  相似文献   

20.
高空抛物犯罪是近年来常见多发的一种犯罪,从我国高空抛物犯罪案件刑事判决书的情况来看,当前高空抛物犯罪呈现以居民住宅为主要犯罪空间、楼层高度集中在3至7楼、犯罪人年龄属于中年时期、犯罪人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犯罪人为无业人员的比重相对较高、文化水平多为初中以下等特点。诱发高空抛物犯罪的原因既有贪图方便的个人倾向性、个人消极情绪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等个人因素,也有不适当的家庭互动、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以及社区监督作用的减弱等家庭与社会因素。预防高空抛物犯罪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民个人素养;强化自我调节,完善心理疏导途径;完善社会控制,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发挥群体力量,提升社区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