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村党支委和村委会的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村民自治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村党支委和村委会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关心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对制度规定和实际情况的观照,对村两委冲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行"村级党政结合"等调适对策,旨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同级领导 ,一般说来 ,职级相同 ,权力平行。他们之间发生冲突 ,其调适既具有共性特点 ,又有特殊内容 ,一般可分调控和防范两部分。调控主要有如下方法 :息火降温 ,存异求同 ;宽容自制 ,揽过推功 ;开诚布公 ,达成共识。防范主要有如下方法 :恪尽职守 ,淡化名利 ;加强沟通 ,真诚合作 ;一视同仁 ,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2)
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婚姻习惯的社会实践与调查,笔者感受到习惯法之于法治的重要作用及巨大潜能。故笔者希望能以本次实践为出发点,进而了解习惯法的"前世今生":以实践所得内容为论据(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以婚姻法为切入点;以法律(或法治)发展的趋势为背景;以习惯法为研究对象;以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互补与冲突为重点;以习惯法的发展趋势为展望,浅析习惯法的"今天与明天"。  相似文献   

4.
廖艳 《学理论》2009,(11):121-123
民族习惯法涉及了西南民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每个领域,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人口的发展。民族习惯法对于人口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解决西南民族人口问题时,可以在立法中吸收一些好的习惯法,在行政和司法过程中考虑民族习惯因素,并积极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最后通过法制建设谋求民族习惯法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依山而居,靠森林生活,因而在历史传承中形成许多习惯规则,客观上保护了森林资源,并与国家制定法之间形成了一种暗合、冲突与补充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
巫洪才 《学理论》2013,(24):136-137
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具有典型的地方性、民族性特征并且还在不断地流变,对民族地区国家统一的法治建设进程有着推动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按照法之正义与公平的精神对其做出善恶的分类,是民族地区进行国家统一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8)
面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中出现的"边缘地带、真空地带"以及"二次司法"等现象,我国的现有法律涵射范围有限,习惯法就时不时地介入到民众的社会生活中来。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二者关系如下:民族习惯法是国家法制定的起源;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互相配合,作为两种完整的体系独立存在着;国家法需要吸收整合民族习惯法;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功能互补、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赫哲族居住在黑龙江省东北部,拥有地广人稀的平原、肥沃的黑土地、丰富物产资源,促成了赫哲族社会习惯法中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共济性"。另外,由于该地区地势较为平坦,便于文化的开放交流,从而加强与其他民族融合,因此反映在赫哲族习惯法中凸显出与其他民族的"共融性";而赫哲族濒临江河的地貌特点又促成其习惯法体现出浓厚的"季节性",从中可见:地理环境与赫哲族习惯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使之形成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习惯法不同于习惯,也不同于民间法,只是民间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不同,习惯法的地位也不同。作为法源的习惯法取得了国家法的地位,但这里的习惯法不是指作为规范的习惯法,而是作为待证事实存在。作为辅助地位的习惯法是国家法的补充,与国家法并行不悖,但一般存在于法的放任性调整领域。还有些与国家法相冲突的习惯法战胜了国家法的强制、禁止,依然活生生地存在着,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势的表现,这种强势与习惯法的优先适用不同,对习惯法的特征及其习惯法与国家法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冲突与调适:乡规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规民约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调化解民间纠纷以及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弥补国家法律的不足,起到维护基层社会秩序的作用。但是,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律又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可能产生不利的社会效果。为更好地促进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的结合,需要对乡规民约进行整合、引导与制约,促进乡规民约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2)
随着《民法通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婚姻法正在向民法逐渐进行过渡。婚姻关系从本质来说是一种私人关系,不管从婚姻法或是从民法的角度分析,都充分反映出婚姻法和民法之间的包含关系。长期以来,婚姻法向民法回归都仅仅停留于形式之上,因而严重制约了婚姻法的纵向发展,也阻碍了司法体系的完整性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婚姻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民法以及婚姻法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想 《学理论》2010,(15):121-123
中国刑法主要是根据汉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基本情况及特点,并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经验制定的,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习俗等无法一一详尽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公民受刑事制定法的影响有限,传统民族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管理社会、调整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如何解决刑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冲突,如何在宪法权利之间寻求两者的平衡,已成为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藏族习惯法与藏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作为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其创造的藏族习惯法曾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藏族法律文化跟其他文化一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新生的民主制度在藏区的建立,国家的现代法取代过去的习惯法,这是历史的必然。藏族习惯法已经不适应现代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习惯法的回潮,藏族习惯法自身的缺陷对现实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影响着藏区的稳定。因此,界定藏族习惯法的内涵,客观解析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合理对待和利用藏族习惯法,对切实维护藏区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这个自然条件极差,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高寒地带在过去的十几个世纪中能够保持相对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藏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和禁忌、部落习惯法、生活习俗等多种生活方式.藏族的环境习惯法对于现在藏区生态环境保护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法律自身的缺艏以及立法者能力的局限等原因,法律必然存在漏洞,当认定法律存在漏洞后,由于不得拒绝裁判等原因,法官必须对法律漏洞进行填补,然而法官对漏洞进行填补时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习惯法是填补法律漏洞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1)
时至今日,贵州仡佬民族地区依然留存着大量生态习惯法规则,这些规则是仡佬民族地方生态环境法治的重要本土资源,蕴含着尊崇自然、热爱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为仡佬民众所信仰、内心认可并普遍遵守,形成了仡佬民众良好的生态环保规则意识和观念,在规范个体行为、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的环境,决策者的个性心理因素会形成不同的决策风格类型和特征,并对决策制定、执行和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决策风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决定了决策者能通过提高自身的决策水平和调适心理素养,营造有利的制度文化氛围,完善决策风格,扬长避短,提升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民族问题与区域性问题作为边疆治理中的主要内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形式。当前,只有认清边疆治理中民族问题和区域性问题的现状、区别与联系,及时更新传统的边疆治理思维,对民族问题和区域性问题加以调适和整合,才能更好地适应边疆治理的"新常态",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达到边疆善治。  相似文献   

19.
社会心理调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蕴涵着社会成员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思想。当前社会中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嫉妒心理、浮躁心理、冷淡心理和功利心理等。这些社会心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应该重视对民众社会心理的调适。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种族冲突和民族分离主义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文认为,世纪之交种族的冲突和民族分离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弱化有密切关系,国家弱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国家在管理职能上的弱化,二是殖民主义分而治之的殖民遗产造成民族国家发展上的弱化,国家弱化加深民族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