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从军事演习看美国东南亚政策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一省 《当代亚太》2005,34(8):50-56
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与东南亚国家举行的军事演习,认为美国的东南亚政策发生了新的变化,即试图在该地区恢复和加强军事存在,将东南亚国家纳入美国全球反恐体系,并介入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南海争端.这给东南亚及其周边地区带来了不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以来美国东南亚政策的调整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红甫 《东南亚研究》2004,(4):69-71,91
自"9·11"事件以来,为了配合其全球反恐的战略需要,美国着手对其东南亚政策进行调整,并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恐合作.本文主要分析了"9·11"事件以来美国东南亚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以及美国在东南亚加强军事存在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45-1970年间,美国利用其霸权地位所缔造的国际贸易和支付体系、冷战地缘政治因素以及美国实施的战略储备计划,都对东南亚国家的对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冷战动力的作用下,东南亚国家的对美贸易被纳入了东西方竞争的轨道,美国成为这一时期东南亚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最重要的进口国,东南亚国家也通过对美商品出口增加了财政收入和资本积累,一定程度上为其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国“印太战略”逐步走深走实,东南亚对美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美国与东南亚军事关系是美印太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着眼应对中国“挑战”和推动重建盟友和伙伴关系等目标来谋划其对东南亚政策,并以此指导其与东南亚军事关系的发展。“印太战略”背景下美国与东南亚军事关系呈现一些突出动向和特点,如聚焦提升东南亚国家海上安全能力特别是海上态势感知能力,着力加强与东南亚各国军事互操作性,以签订基地准入协议、轮换部署、动态部署等方式强化在东南亚兵力布势,将网络、太空、“灰色地带”等领域合作作为军事合作新增长点,积极推动形成美主导的东南亚军事关系网络等。美国与东南亚军事关系若持续强化,将给中国周边安全特别是南海安全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军事外交和军事合作在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和围堵中国的战略选项。美国军事重返东南亚的战略部署完成于反恐战争时期。在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调整的背景下,美国对东南亚的军事外交强调与盟友和战略伙伴的双边军事关系,也注重在多边场合的战略阐释,通过军事教育与合作项目向东南亚内陆国家实施军事渗透。美...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 2 0 0 2年 10月 12日印尼巴厘岛爆炸事件对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影响。本文认为事件不仅影响东南亚旅游业和外国投资 ,还使印尼梅加瓦蒂政府受到严重冲击 ,并拉近了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近期,美国调整其亚太战略,不断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增强在东亚包括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越南与美国海军交往的战略意图不容忽视,越南与美国发展海军关系,既迎合了美国对亚太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加强与东南亚国家接触的需要,也是其自身推行新的全面海洋战略和南海争端"国际化"战略的需要。越南应该清醒地看到,越美之间战略利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近期美国的东南亚战略及对中国的影响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结束初期 ,由于苏联的解体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的抬头 ,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实行收缩战略 ,特别是在军事领域。近年来 ,美国又全面重返东南亚。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从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转化为美国尽力维持在东南亚的单极霸权。小布什政府上台后 ,美冷战思维重新抬头 ,美军事战略重点向亚太转移 ,并将东南亚作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 ,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本文试图从美国的安全战略入手 ,对美国近期的东南亚战略进行分析 ,并研讨其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筱阳 《当代亚太》2006,26(3):23-30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强化了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与合作,表现出谋求在东南亚更多的“准入”和使用设施权、在强化双边军事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多边军事演习与合作、美日澳三国安全合作与东南亚合作相结合建立环太平洋安全网络、更加关注海上安全等新的特点。美国在东南亚的新军事态势对地区和中国安全环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昨天与今天的主要区别是,从美国一九七九年的行动看来是经过慎重斟酌的,而非随便敷衍了事。这表明,美国的对外政策,包括经济援助和军事政策,是真正成熟了。 今天,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和赠予援助,从冷战顶峰年代或从越南长期战争年代的标准来衡量,是不多的。近几年得到美国对东南亚所有援助的三个国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制度。人权在这三个国家单确实都受到侵犯,当前统治菲律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和中亚地区凭借丰富的油气资源,在世界能源版图中的地位日渐上升。近年来,中亚地区油气合作发展迅速,但是在资源总量上更具优势的东北亚油气合作之路却充满曲折。在地区性统一能源市场形成之前,政府间多边协调机制仍然是东北亚油气合作的现实选择。中国在互利双赢的理念指导下,以良好的政治互信为基础,以油气运输管线为纽带,通过以双边合作为主、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合作的方式,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了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因此,中国在推动地区油气合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提高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理应在推进东北亚油气合作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古代史》一书是北京大学梁志明教授带领的优势团队多年合作的结晶。该书详尽地论述了东南亚殖民时代之前的发展历程,全书资料丰富,脉络清晰,架构完整。该书是中国学者在发挥中国古籍资料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关于东南亚历史研究的新成果而完成的。东南亚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中国从政府到民间也越来越重视东南亚,这就需要更加全面地认识东南亚——当然包括东南亚的过去,而《东南亚古代史》一书就是关于东南亚过去的论著,恰好有助于各界更为全面地认识东南亚。  相似文献   

13.
张振江 《东南亚研究》2011,(3):89-93,96
本文对国际著名东南亚史专家韦德编辑的六卷本《中国与东南亚》的内容、目的、特点及其贡献等进行了简介和分析,并结合中国的东南亚研究状况提出了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始终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其中东南亚因素起的是间接作用 ,表现为三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至朝鲜战争爆发为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蒋家父子在台湾当政时期 ;李登辉上台为第三阶段。本文就这三个阶段中东南亚因素的影响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程希 《东南亚研究》2007,26(5):64-71
本文对2001-2006年间中国大陆出版的华侨华人学术著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着重对有关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After two centuries of close relationships, especially under the Mughals, Islamic ties between India and Central Asia have been considerably weakened, first after the Tsarist colonization and then by Soviet religious repression and ideological isolation. However, when Central Asian post-Soviet republics became independent in 1991, they renewed all kinds of links with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Moreover, the revival of Central Asian Islam benefited from inspirational international Islamic sources from Turkey, the Arab countries and India. The latter drew less attention from analysts than other sources of influence, although it has gained ground all over the region in past years, particularly in Kazakhstan and Kyrgyzstan, where the India-based Jama'at al Tabligh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success. This Islamic organization, established in British India in the 1920s, defines itself as a non-radical and non-political movement, promoting ‘basic’ Islamic faith and practice. So far, the Jama'at al Tabligh has been tolerated by local authorities who would rather use them as a shield against the more radical Islamic groups that are openly opposing the regime.  相似文献   

17.
科伦坡计划是世界上第一批援助计划之一,它在20世纪50年代由英联邦国家发起,旨在通过以资金和技术援助、教育及培训计划等形式的国际合作,来加强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科伦坡计划有着广泛的政治和战略意义,不能仅从人道主义角度来理解。它与英美的冷战计划结合起来,成为扩大西方影响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rade patterns in East Asia are termed the “Factory Asia” model, whereby Asia functions as a “global factory” that imports intermediate goods from its regional networks and then assembles and exports them as finished goods to higher-incom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2001, China’s accession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consolidated this pattern by becoming the core economy in this model. However, is this pattern still valid after more than a decade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evolution of this pattern of trade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Although the key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Factory Asia model continues, it is changing as different East Asian countries capture more value in global value chains. The gaps in the rate of upgrading are identified and mainly attributed to differences in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competition. However, the dependence on foreign inputs still remain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technology production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Hence, the idea that East Asia is evolving from a “factory” into a “Research & Development hub” remains far-fetched.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英国政府不希望日本经济复苏过快,并且不愿看到日本经济过多地染指东南亚。1954年英国促成日本加入由它倡导的科伦坡计划,以便把日本在东南亚的活动尽量纳入其可控范围之内。除此以外,在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英国对日本在东南亚的企图进行了重重阻挠。但是进入60年代中后期,随着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力日渐增强,英国已无力阻止日本进入东南亚。英国在日英首脑会晤的场合,不断敦促日本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而日本却一再敦促英国维持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  相似文献   

20.
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看冷战后东亚地区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东亚地区保持了相对程度的和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依赖其超强的总体实力,加上其在东亚地区的双边军事同盟体系,主导着冷战后东亚地区的和平局面.本文试图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来分析美国霸权在维护东亚和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