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历程进行回顾,提出建设与推进现代化的公共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任务,其中,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借鉴欧美绩效预算模式的新的制度、方式与理念,分别从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和治理价值三个维度体现绩效思维,支撑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共治、法治和善治的价值诉求。未来我国应从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体系、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强化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和落实预算管理中的审计监督等途径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实施效果,在加强预算管理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以此形成以预算管理能力创新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强调提出了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增材制造等高科技技术正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国家治理方式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在政府治理中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领导干部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转型的必要要求——有利于提高政府绩效和政府能力,也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政府购买服务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政府购买在制度化、竞争性和独立性等方面还没有做到位;(2)政府购买服务的评价和监督体系不完善;(3)社会组织能力有待提高;(4)政府购买主体和承办主体对政府购买服务仍然心存疑惑。实践证明,当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达到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解决权力寻租问题的目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4.
制度体系是高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保障和重要依托。面对制度体系滞后、执行效能梗阻、监督保障乏力的困境,高校应当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秉持共治理念,推进良法善治、提升履规自觉、加强履规保障,把制度建设嵌入内部治理全程,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实现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包含了国家治理的民主化、市场化、多元化、科学化、法治化和文明化,而在这"六化"之中,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准,因而法治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法治化的过程。本文认为推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应当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体从推进依法执政、完善立法、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法治化等方面提出构建法治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对现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一是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法规体系和制度体系不完善,二是各民主党派的组织体系中尚没有设立专门的民主监督机构,三是监督能力不足,四是知情明政信息不畅等问题。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维度,提出了优化民主监督制度体系和监督能力提升的策略:一是从优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角度优化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机制;二是各民主党派要优化组织体系,以提高自身的民主监督能力,同时要强化教育、培训与培养工作,以提高党派成员个人的民主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7.
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三明市梅列区圳尾社区在加强社区建设,提供社区服务,强化社区管理的过程中,对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效。由于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鲜事物,因而在探索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遵循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规律、原则和原理,针对困难和问题入手做好相应的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必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在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等方面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现阶段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我国各级政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政府创新是乡镇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工作的智慧思路和理性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党和政府集全国人民智慧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历史选择。因此,必须在明晰现代国家治理的内涵、必要性和我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历程的基础上,从解放思想、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服务型政府、"多元共治"体系等五个方面探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客观逻辑,是应对新时代社会矛盾风险的路径选择,是新时代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基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成果与问题分析,杭州市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推进"城市大脑"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提出了杭州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全面实施"六和工程",提升"六大能力"的框架思路,并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明确了找准定位、准确把握三对关系,健全机制、"三化"牵引强力推进,系统推进、四个层面重点突破等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安机关应当积极适应这一目标要求,从思想、制度、效能、能力以及警察公共关系等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的全面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得益于中国特色党政体制的有效运行。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党政体制改革,是着眼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制度安排,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党领导一切、统筹全局的大背景下,以治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功能为视角总结党政体制改革经验,可以启迪我们不断优化今后的党政体制改革路径,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治理效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和重要协商渠道,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人民政协也提出更高时代要求。新时代人民政协应该努力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积极推动自身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近期的学习,谈一下我对这一问题的粗浅看法: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统一战线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要以统一战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以统一战线完善社会多元共治体系;以统一战线推进立法的民主与科学。统一战线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对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保证执政有力、促进参与有序、实现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应当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掘统一战线的协商建言功能、利益整合功能和民主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7.
提高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是构建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公众合法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诸多问题及制约因素:部分地方政府对于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观念淡薄、依法行政能力不强,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善,等等。加强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应多措并举:完善监督机制,将依法行政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强化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理念;优化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环境;加强相关机构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处在经济换挡关键期和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的攻坚期,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治理体系仍存在许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相适应的因素。为了深化探究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寻求政府有效治理之道,由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甘肃行政学院学报》联合主办"绩效管理与政府治理"青年学者论坛在湘潭市召开。论坛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背景,深入地研讨了绩效评估与政府治理改革诸多热点、前沿学术话题。整个论坛主题聚焦、辩解深入、观点纷呈,就绩效评估与治理改革研究达成一定共识,对寻求更优化的政府绩效治理变革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智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和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纲领、路线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是执政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际表现为执政党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能力的现代化。这要求执政党,一方面在自身建设上,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的建设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处理好党政、党群和党法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民主协商能力是国家政治治理能力的重要构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为深入思考协商民主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角度和新视野。广州市政府从2012年开始,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协商的新方式、新路径,通过设立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简称公咨委),在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广听民意,广接民智,广聚民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