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名胜古迹众多,秀丽山川与深厚文化相结合,自然美和人文美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这里,仙气、才气、灵气、秀气、大气融入一市,令人神往。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登临八咏楼时,曾留下了“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千古名篇。她,就是位于浙江省中西部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金华。古老美丽的文化名城金华古称婺州,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之处”而得名。自秦皇嬴政25年(公元前222年)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江南邹鲁”、“文物之邦”美誉。在文学、诗词、戏曲、书画、…  相似文献   

2.
《今日海南》2011,(9):53-53
<正>熟知瑞溪镇悠久历史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来诠释这个澄迈文化经济重镇。瑞溪出过两位进士:明朝成化年间的唐绢和清乾隆年间的吴赞姬。先儒的灵气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瑞溪人,他们走南闯北,审时度势,把家庭作坊式的瑞  相似文献   

3.
金邦平(1881~1946),字伯平、亚粹,安徽黟县渔亭镇玛坑村人。渔亭镇,亦称七都,是黟县的南大门。玛坑,也称玛川,是一个田园式美丽的小山村。村前有山不甚高,开阔处多是田。房屋依山而建,成一字形,其中三栋为金家老屋,有门楼亦有雕刻。屋呈四合型,上下厅,还有前进和后进。屋前有一道小河,清澈的河水缓缓地向下游流去,屋后是峰峦起伏的群山。远处看,云雾缭绕;近处看,屋后一峰独秀,高入云霄。此乃山川之精英,天地灵气之所锺,确是人才辈出的一个好地方。  相似文献   

4.
张丹 《湖北社会科学》2019,(10):178-188
西周时期豫南鄂北地区属于周王朝的南国,是西周重点经营的地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这一区域内先后出土了大量铭文,可以作为周王朝经营南国史实的佐证和补充。根据出土铭文,可以看到周王朝为了经略南国地区,采取了诸多措施,主要有:西周早期时,有目标地在战略要地分封应、许、谢、唐、曾、鄂等诸侯国,建立自己的政治版图,完成战略布局;实施监国政策和南国"分器"举措来加强对南国地区诸侯国的管控及笼络;采取建临时性军事据点、进行"省南国""伐虎方""大省公族"等一系列军事活动对南国进行严密管控;西周中后期时与南淮夷之间爆发了频繁、剧烈的军事冲突;重视应国的军事地位;调整曾国战略位置布局的同时,覆亡随州之鄂;徙封申、吕、鄂至南阳盆地,并新封养国于南阳盆地内。周王朝对南国地区的经略,为南国地区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影响了此后中国的国家政局及政治走向。  相似文献   

5.
蝴蝶,千年的尤物,一只落入凡间的精灵,带着日月的精华、山川的灵气,它那曼妙的舞姿、翩跹的身影曾飞翔在多少人的梦里,勾动着多少人的心弦。它是美丽的化身,爱的天使。  相似文献   

6.
甘肃漳县古称武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山水秀丽、物产丰饶,既有北国之雄,又有南国之秀,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7.
清澈的巩乃斯河水,无私地滋润着沿岸的山川、草木,哺育了一代代勤劳、智慧的阿热勒托别人民。努力·巴斯塔阿洪,一个喝巩乃斯河水长大的残疾人,他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却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化作实际行动,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敬老事业上,从1992年至今13次被新源县评为"敬老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组委会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08年又被自治区推选为全国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  相似文献   

8.
《人大研究》2009,(8):F0003-F0003
董事长致辞:集天地之大美,汇山川之灵气,这里是古老浑厚的千年药乡;养人文之精华,成天下之物宝,这里是文明遐迩的岷归故里。岷县位于甘肃南部,地处4区8县几何中心,自古就有东去三秦,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之称,享有陇原“旱码头”之美誉。全县现有23个乡镇,45万人口,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境内山峦环抱,洮水绕城东流,草场广阔,资源丰富,尤以中药材、矿产、畜牧、洋芋淀粉、水利、农副产品和旅游资源享誉陇上,是甘肃南部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  相似文献   

9.
正闽北邵武境内的山势显得与众不同,小则灵气秀敏,精致玲珑,大则峥嵘岐峤,气势冲天。山山有神来之笔,处处有怡然之美。其中,最有文化内涵、最有灵气的当属福建道教名山——道峰山。在它的荫庇下,乡间绿水迢迢,县城虎踞龙盘。早在宋时就市井繁华、人口稠密、物阜民丰、生机勃勃,有"天下县邑千百,唯我气宇不凡"之声名。历朝历代名人辈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名著,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而显其博大,它蕴藏着璀璨的文化而拥有精深。随着岁月的流淌,知识的增长,我渐渐地开始读懂了,特别是这几年我走近它,用心去读,终于感受到了她的知识含量,她的灵气和价值。于是,我更爱这片沃土,更爱这座名城,更爱读这部厚重的史书名著。"二龙戏珠"的镇江城万里长江,千古运河,犹如两条巨龙,在一个充满灵气和希望的地方,奇遇般地相逢,张开双臂,欢腾交汇,以威武雄壮之势,彼此交流,形成了举世罕见的波澜壮阔的黄金十字水系,把天生的灵气、天然的美景、独  相似文献   

11.
"山清水秀迎宾客,古风新韵抒传奇。"辉县市地处豫晋接壤地区,北依太行,南眺黄河,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开始的西周共伯和所居的共城之地,卫河之源的"百泉湖"滥觞于县城西北的苏门山南麓。如今,太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城儿女团结奋进,"辉县人民干得好"一次又一次响彻中华大地。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徐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作为国有企业排头兵的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要大力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筑牢民族复兴、国家安全基石的初心使命,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加快建设核工业强国凝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节假日观赏一下湖光山色,名胜古迹,即能变换环境,消除身心疲劳,又能开扩视野,陶冶性情,对健康颇为有益,不仅如此,还能使人增长许多有关地理,历史,风物,民俗等方面的知识,若是个有心人,还能在观赏山川,草木,风光中体会出许多有关人生的哲理。记得北宋王安石讲过:"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  相似文献   

14.
《浙江人大》2012,(11):24-25
在浙江中部、钱塘江上游的婺水江畔,有一座美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经传颂着"金星与婺女争华"的动人故事,因此得名金华。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曾在此居住,咏唱"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来描述她的豪迈和壮阔。如今全市正以满腔激情书写着赶超发展、崛起浙中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5.
袁溪 《思想工作》2005,(3):30-32
上世纪60年代,草原母亲用她博大的胸怀接纳了3000名上海汉族孤儿,用无私的母爱,含辛茹苦地把这些“国家的孩子”抚养成人。今天,远在南国的广东,有一群热心人组建了“草原爱心”助学活动,计划扶助3000名失学的草原孩子重返课堂,现已资助1300多名贫困学生。参与“草原爱心”活动的队伍由最初的几人壮大到现在的七、八百人,爱的火炬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传递,塞外、南国共同弹奏着爱的琴弦。  相似文献   

16.
“江流曲似九回肠”、“越绝孤城千万峰”,上天何其厚爱柳州,一条柳江奔腾不息,成就了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之地;一代文豪柳宗元被贬到此,使中原文化在这片荒芜之地传播开来。柳州人显然不负上天赐予的一方山水与文化,他们勤劳勇敢、力争上游,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老君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滇西北的丽江地区,这里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一天可以看到三次日出日落.这里有70多种高山杜鹃,素有"杜鹃王国"之称,其中黄杜鹃最为珍贵.  相似文献   

18.
群众·声音     
《群众》2012,(12):1
1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之"美",应是全方位的。她要有山川河海的自然之美,要有资源节约的朴素之美,要有人文风化的制度之美,要有科学发展的格局之美。有历史之美,也有现代之美;有进取之美,也有和谐之美。——知名学者蒲红果解读"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9.
樊绰《云南志》考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书为唐人著述云南史地之专著仅存于世者,亦为考究南诏史事最重要之典籍,兹就此书本身有关问题,作简要考说。一、此书之著录及名称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七伪史类著录“《云南志》十卷,唐樊绰撰。咸通中,南诏数寇边,绰为安南宣慰使,纂入诏始末、名号、种族、风俗、物产、山川险易、疆场连接,闻于朝。”此为衢州本所载,而袁州本卷二《地理类》作:“《云南志》十卷,唐樊绰记云南山川、物产、杂事,止咸通中”。《玉海》卷十六引中兴书目:“《云南志》十卷,咸通中樊绰撰,以南蛮途程、山川、城镇名号、诸蛮族类风俗、物产,篡  相似文献   

20.
借助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的哲学研究的真知灼见,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自尊"回落到日常生活中:"自尊"只能是——也必须是一种个人对于自己是否尊重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由此出发,对性服务妇女个体在实施服务时所坚持的选择原则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捡拾和安放自尊的私人空间——边缘和底层者的自尊以私人体验的形式掏空了"自尊"原有的德性的意义,使之回归平凡;破坏了"自尊"原有的社会范式,使之成为一种私人体验;挑战了"自尊"原有的公共空间类型,使之具有了私人空间特有的张力。而也正是从这一人类原始精神出发的对他人生命—生活及其表现/表达的尊重和理解,使研究者能够突破自身"此在"和"此知"的疆界,进入研究对象"自尊"的"此在"和"此知"之中,并被研究对象的心理空间接纳,认识和了解/理解了有关自尊私人体验和私人空间的"能在"和"能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