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个体系中,人与社会关系问题占据了突出位置,其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历史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在某些方面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脱节,甚至产生了对抗与对立.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具有暂时性和阶段性特征,发展过程中人的自我异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人自我作用于自身时,这种主客体的对象化活动间接地作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在实践活动中,只有实现自我主客体博弈关系的内在的扬弃,才能克服人的自我异化,以此来改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2.
全球社会正经历着复杂的社会与文化变迁过程,跨文化传播研究应将“问题视域”指向不同文化之间的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交往的变动现实,尤其是不同文化共同体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调适与变迁,通过与社会现实和文化实践同步的学术努力,逐步建立适应时代特征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3.
市场机制在使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继承下来的粗放型生产劳动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为避免其他发展中国家所经历的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理顺包括劳动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平与关系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类意义上的抽象的“自然的人”,也不是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所讲的非理性意义上的绝对孤立的、抽象的“个体的人”,而是唯物史观所讲的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它既作为相对的独立个体存在,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  相似文献   

5.
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及其引发的张力,是征地冲突频发的宏观背景和深层根源。进一步优化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是加强征地冲突治理的必要条件:加快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由资源提取向公共服务的转变,解决农村政府的"财政饥渴"和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预防征地冲突的根本;加快建立适应市场契约型的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理顺征地利益关系,是减少征地冲突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民主化过程,提高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水平,是提升征地冲突治理效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物质生产不仅生产出产品,同时也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学说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社会关系生产问题,对于把握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解决现代许多重要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逐渐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越来越明显,在这些文化碰撞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而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最为突出的就是中国家庭地位的突出、家庭化的社会关系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历史上的地域环境、一直未打破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旧中国的宗法制度、家天下、家国同构思想的影响等。因此,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研究文化现象差异及原因,对于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迫切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之相适应。我国人口的素质状况以及素质发展,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不断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决定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同样,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也决定着人与社会关系的对抗。人类只有通过改变其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将人与自然的这种对抗性关系转向和谐性关系,进而才能建立起一个美满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包含有丰富的哲学和人学思想,关于"以人的发展"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思想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这是我们研究马克思哲学和人学思想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手稿)》中的有关于"财富的尺度"思想作些浅薄的解读,能对我们当前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摘要:宁波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约占本地居民二分之一的外来人口,他们对宁波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使当地的社会生态发生了剧烈变化,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关系和谐已成为政府和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宁波市1053位居民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对人们社会关系的和谐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和理论探讨,认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关系强度约为30%,属于弱中偏强的范围;关系和谐度界于“一般”与“紧张”之间,偏向于“一般”;关系的性质是强弱兼有若即若离的“复合动关系”。并提出了外来人口社会融洽的基本路径,以期对宁波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在就业过程中使用社会关系网络并不会带来更好的工作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社会关系网络的马太效应。它主要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关系网络本身、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文中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纯仁 《工会论坛》2002,8(4):91-92
一人对超越自身的追求是人的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但是 ,人对超越自身的追求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 ,则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 ,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为他的超越自我的活动所提供的条件。从理论上讲 ,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是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关系。但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运动中 ,人的发展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状态和水平。究其原因 ,就在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并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使社会主义实践偏离了其创始人的合理设想和正确预期 ,从而使传统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没有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有利条件。根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关系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具有如下特征:是一个以初始性关系为基础,逐渐在此基础上建构自身次级关系网络的进程;是一圈圈以自己为中心,慢慢推广开去的波纹,渐次形成一个“差序格局”式关系网络圈;随着时间性增加而不断拓展,意识性建构和无意识建构并存,表达性社会关系网络和工具性社会关系网络共存。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坚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深刻理解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是我们最终实现人的本质的丰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关系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具有如下特征:是一个以初始性关系为基础。逐渐在此基础上建构自身次级关系网络的进程;是一圈圈以自己为中心,慢慢推广开去的波纹。渐次形成一个“差序格局”式关系网络圈;随着时间性增加而不断拓展,意识性建构和无意识建构并存,表达性社会关系网络和工具性社会关系网络共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力量的分化和多样化,特别是民间组织力量的兴起,对中国政治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并解构着原有的社会和价值结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必须重新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整合。为此应以"法团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寻求重构当前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模式,并以此为背景从利益、价值、制度、组织的视角探索执政党的社会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涵义是强调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多方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并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生产力的状况制约着人的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直接取决于社会关系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关系是社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正是由于社会关系的延续与变迁,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下,所有制结构、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以及竞争关系、货币关系的泛化态势,为社会关系的分化培育了土壤,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建立融洽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我们必须深入贯彻"加强顶层设计"的方针,坚持全面性与重点性、公平性和阶段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重要原则,消灭统治性的社会关系,化解对立性的社会关系,优化竞争性的社会关系,构筑互助性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由此社会治理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国家与社会作为两个重要的历史范畴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社会各领域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以及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