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广明 《民主》2011,(4):44-46
山西大同作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北魏建都(当时称平城)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大同现仍保存着丰厚的古都历史文化遗存,体现着皇城气象。有体现北魏宫城文化的平城遗址:有体现北魏礼制文化的明堂遗址:有体现北魏皇帝皇后陵寝文化的北魏金陵、方山文明太后陵;  相似文献   

2.
咸阳史话     
王元 《各界》2014,(5):34-38
一 咸阳地处关中西北部,历史上只有秦朝在此建都,但后来汉、晋、隋、唐等十三朝以长安为都城,咸阳近在咫尺,也算是京畿重地,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国家的安危盛衰,发端于长安,也很快会波及到咸阳。  相似文献   

3.
雷池月 《各界》2014,(1):40-45
西安记忆里的辉煌决不在北京之下。从公元前11世纪周朝建都镐京到公元10世纪初(907)唐朝灭亡,两千年问,各大王朝都曾经在此定都,只是客观条件实在不许可时,才被迫移往别处。即使扣除都城他迁的时间,西安作为国都历史也在千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诗圣”叫杜甫,“情圣”多半就该叫李商隐了。李商隐是个大情人,起码是一情歌王子。  相似文献   

5.
九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江西省的北大门和唯一外贸港口城市。全市辖一市、两区、九县和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其中城区面积4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0万。九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九江作为行政区划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分36郡,就有九江郡。九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周瑜在此驻守,训练水兵。元末,陈友谅称帝,在此建都,与朱元璋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9)
20世纪20年代开始国内外政局发生变化,收回教育权呼声高涨,金陵大学内部也发生着人员变化。陈裕光等人不仅维持着金大的运作,而且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几经努力使得金陵大学顺利完成注册,成为第一个通过南京国民政府立案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的立案既有时局的客观因素,又有人员的主观因素。立案后的金陵大学不仅在其自身的经费、教学、学位等方面有所变化,而且对社会和整个教育系统等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临淄,山东省的一座古城。2600多年前,齐桓公在此建都。而今,一座宏伟的现代化大型联合装置——山东齐鲁石化公司30万吨乙烯工程,在这座古城西部的原野上拔地而起。 宏伟的工程 齐鲁30万吨乙烯联合装置是国家重点工程之一,于1984年正式动工建设,全部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建成  相似文献   

8.
宝禅居士 《各界》2013,(4):47-51
要当仁不让 “李杜”是李、杜两个姓氏的合称,历史上的著名的“李杜”就有七对,即“东汉三李杜”:李固、杜乔,李膺、杜密,李云、杜众。唐朝的“大小李杜”: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南北朝的李冲、杜预,宋代的李韶、杜范。  相似文献   

9.
察人先省已     
高深 《党政论坛》2008,(20):15-15
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打算在郊外狮子山造一座“阅江楼”,以记载他统一天下的功绩,昭示后人。当时正处于洪武政权建立之初,天下还不稳定,四野荒芜,老百姓的日子大多过得凄苦。若在此时大兴土木,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很难收到预期效果。朱元璋想到此处,反问自己:我能这样想,那么满朝文武会不会也这样想?他想以此事考核一下,看百官中有多少关心国家和百姓的忠臣,  相似文献   

10.
文采风流的千年古城——金陵,孕育着多少诗人画家。明末清初,生长或长期居住在南京的龚贤、樊圻、高岑、邹哲等八位著名画家,世称“金陵八家”。而当今中国画坛,也有一个“金陵画派”,著名画家魏紫熙便是其中一员健将。 象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魏紫熙也有一段坎坷经历。可是提起这些往事,他却风趣地对我说:“我被关进牛棚,还算不得真正的‘牛鬼蛇神’。因为没给我挂黑牌子。”而今,否极泰来,万象更新,人称魏老有“三喜”。哪“三喜”呢?一是古稀之年光荣入  相似文献   

11.
朱毅民  季伟 《民主》2023,(2):44-45
<正>赵朴初一生波澜壮阔,建树颇丰,在多个领域开花结果,取得卓越成就,享誉海内外。其中,他自己最为满意的成就之一是恢复和发展了金陵刻经处。赵朴初曾在长达48年的时间中,不顾个人安危得失,毅然承担金陵刻经处护持重任,两次挽救濒于绝境的刻经处于危难之际,努力为中国佛教界保有佛经典籍印制发行的“总库房”,也留下了人类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藏,保住了中国佛教文化根脉的无量功德,此举为世人称颂。  相似文献   

12.
︽大震谁先觉︾引来﹃震感﹄赵兰英该由他发言了。作为《大震谁先觉》这篇备受赞扬的报告文学作者,康平应该有不少的感受。然而,“失望”得很,他只简简单单说了几句,先道在采访中受到很大教育,后来又感谢编辑部,说是在此以前将稿子给另一家刊物,人家一听是写地震局...  相似文献   

13.
满凤 《学理论》2010,(26):173-174
李商隐作为晚唐著名诗人,一生郁郁不得志,穷愁潦倒,但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后人读之,晦涩难懂。张尔田的《玉溪生年谱会笺》则将李商隐行年事迹,一一钩沉,知人论世,诗史互证,确有起列发凡且集大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11)
《为有》含蓄深沉而又富于变化,看似浅显易懂,实则立意深远,堪称李商隐朦胧诗的典范。论述"文化冲突"对译者的理解以及译本中改写与再创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葛佶 《瞭望》1994,(Z1)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形成葛佶原有居民在白人来此殖民以前,南非的原有居民有两种人。一种是世代栖身于这里的、身材比较矮小、肤色呈浅棕色的科萨人;另一种是在非洲大陆占优势的、人数众多、肤色黝黑的班图人。南非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南京金陵饭店,是中国80年代初建成并投入运转的6家大型现代化旅游饭店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家由中国人自己管理的国有企业。在金陵饭店开业10周年前夕,国家旅游局批准饭店由“四星”晋升为“五星”,并批准成立我国首家国家级的国际饭店管理公司——金陵(国际)饭店管理公司。金陵饭店的实践表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己管理好大型现代化酒店。如今,金陵硕果累累,不但走出了一条先仿后创的新路,结晶成60万字的金陵管理体系,而且已具备输出管理经验和人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一首《咏史》诗里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这里说的是封建社会皇朝更替、兴衰荣辱的历史经验。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位大诗人不可能从本质上揭示历朝历代兴衰更迭的根本原因。但是,他毕竟从一个十分重要的侧面,说明了执政者由‘玩物’而至‘丧志’而至‘亡身’、‘亡国’的普遍规律。今天,对于我们同样有借鉴作用。 明末李自成的实例,人们已耳熟能详。他创建的大顺朝,占领北京只有四十三天,就被迫仓惶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以姓氏相并称的,数李、杜为最多。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是家喻户晓的;晚唐则有李商隐和杜牧,为了不搞混。人们在姓氏前面冠个“小”字以别之。但最早的李杜并称,怕  相似文献   

19.
上海金陵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金陵无线电厂,系原仪表局系统的集体企业,1992年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有合资企业12个,全资企业16个,股份合作制企业10个,职工4300人。公司产业分布在微型电机、印刷线路板、电子产品、网络、电子配件制造加工、电表、冲压制品、房地产开发、出租汽车服务和旅游等十几个领域。改制前,企业总资产5000万元,净资产3280万元,销售额1亿元,利润1000万元。至1997年底,公司总资产达7亿元,净资产4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利润4900万元。5年来,总资产增长14倍,净资产增长12倍,销售收入增长12倍,…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金陵无线电厂的前身是一个街道小厂,是由几个妇女靠一间客堂、几个凳子起家的,它的特点是"一穷二白".说它"穷",是指在1978年以前,每年的利润只有几万元,而它背的债务却有100万元.说它"白",主要是指人才奇缺,1979年在全厂所有的车间主任中,没有一个文化程度超过初中毕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全厂职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我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4年全厂的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1987年又发展到9000多万元,平均每年递增60%,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