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冰 《法制博览》2015,(4):70-71
理性的刑法离不开人性的信仰、人道的弘扬、人权的保障,刑法是以规制人的行为作为其内容的,任何一种刑法规范,只有建立在对人性的科学假设的基础之上,其存在与适用才具有本质上的合理性。因此,刑法的本源性思考,必然将理论的触须伸向具有终极意义的人性问题。1刑法的一切规范都要与之相契合从而寻求最大化的正义。本文通过对刑法人性、人道、人权的解读来探索刑法的内在底蕴和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2.
3.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通过了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次修改是对我国刑事制度和诉讼制度改革和完善,涉及逮捕条件、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审判程序及特别程序等,尤其是将保障人权以及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写入其中,更深刻的体现出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这次修改进一步细化了审查批准逮捕的条件,明确了应当批准逮捕的几种情形,增强了可操作性。笔者现就新刑诉法视野下的逮捕必要性问题作以下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新型犯罪,由于计算机空间的无限性,在刑法规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缺陷,为充分完善计算机犯罪刑法规制,应该结合现阶段刑法规制中的不足,落实科学的完善策略,以此来整体提升计算机网络范围的识别、防范以及打击力度,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5.
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特点就是互联网广泛普及和应用,这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互联网是推动法治建设的主要动力,推动传统监管模式转型发展同时,还可以为人权保障提供坚实保障,最大程度上规避公权力滥用。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了新的危机,主要表现为互联网开放性特点,网络世界缺乏有效监管,可能产生秩序冲突,阻碍法治建设和发展。本文就互联网环境下的法治建设进行探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有效措施,构建完善的互联网人权保障体系,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刑法合理原则为我国刑法学家陈忠林教授所提倡,由于其本质要求与功能作用均指向了限定权力、保障人权,应该在刑法的理解与适用中得到贯彻,并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指导。而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在弘扬形式法治理念出现了对实质法治及其精神——实质正义的忽视乃至批判倾向。强调刑法的合理性并不与法治原则相悖,反而使刑法规范背后所蕴含的正义意图被正确理解。应当以人权保障为着眼点,提倡刑法的合理原则,通过对其内涵、评价标准,功能的阐述,使刑法合理原则得到正确的评价和适用。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4,(21):83-83
主流经济学——以及理性人的概念——只认识到我们的人性的一半。我们毫无疑问是受私利推动的。但我们从根本上也是社会生物。  相似文献   

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社会公正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而且,实现社会公正本身就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社会上还存在贫富悬殊、权利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平衡等不公正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进程。因此,应采取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缩小收入差距、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措施来维护社会公正,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以实践为本体论基础,在主客交叠中发展。这一制度灵活处理了主权属性与制度形式、中央治权与边陲放权、“两制”之间多重对立统一关系,实现了质、量、度的统一,在理论构造上突破了传统单一制国家结构、发展了议行合一政权组织理论、超越了央地“条块”矩阵。由此,“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在否定之否定基础上、在实践与认识的往复中、在由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指引下丰富发展,实现了哲学方法论上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统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受生活压力所迫,许多人的脾气、性格都变得越来越暴躁甚至是病态,这也就使我国的刑事案件逐渐增多且案件类型复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政法视野下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为研究出发点,探索了在刑事案件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期为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方面的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