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律史学界陆续有两本巨著问世,即泰格和利维的《法律与资本主义兴起》(1977)与伯尔曼的《法律与革命》(1983)。此二著作均以西方法律传统之形成为主题,然而所反映的观念,所得到的结论却大为不同,乃至截然相反。通过阅读此二著作,对两部著作的观点对比分析,得出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并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由多重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促成的,即西方法律传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法律思想因时而变,受用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当今法治社会也需要借鉴古代历史时期积极的法律思想成果来完善自身.所以通过对比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将中西方古代法律思想体系进行陈述,深刻体会其"民主"和"法治"内涵的不断发展与丰富,促进我们对现代社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何静 《法制博览》2024,(7):13-15
俄罗斯传统法律文化是一种具有欧亚双重特性的法律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本土与外来、东方与西方多种异质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俄罗斯民族对真理和自由、个人和集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理解,这些传统法律观念已成为俄罗斯当代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心理基点。  相似文献   

4.
杨森 《法制博览》2014,(1):122-123
以马克思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中,法的发展最终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换句话说,法律是上层建筑,其生存和发展受制于经济基础,即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然而,我国自清末沈家本修律以来,中国出现"法律自法律,社会自社会"这样的现状。[1]在近一百年的学习西方、模仿西方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激烈的争论,从沈派与反沈派到后来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与国情论等等。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都在追寻法律的根基,一国法律得以存在的理论根据与现实根据又在哪里?法律又何以正当与实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通过对西方法理学三大主要流派是否存在法律漏洞的观点的分析,肯定了法律是存在漏洞的,并且我们应该站在分析法学派的角度看待该问题。其次,文章阐述了法律漏洞的概念及四种表现形式。最后,对症下药,从微观、宏观两层面论述了填补法律漏洞的司法对策。  相似文献   

6.
宋勇梁  高崇慧 《法制博览》2015,(7):131-132,130
"法律信仰"是一个舶来概念,来自于西方,而"信仰"这个词也具有深厚的历史与宗教的背景,可"法律信仰"这个概念在中国一经提出就陷入了自身难以解决的悖论,宗教与信仰的关系、宗教与法律的关系、法律与信仰的关系它们之间如何联系在一起,东方不同于西方的历史和价值体系注定使中国无法照搬西方的原有概念,寻求中国法律信仰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是我国研究法律信仰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张光明的<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史考察>一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发展作了探索和论述,是一本颇具特色的高水平的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法律方法论成为法理学界广为关注的话题。因为一般认为,一门学科得以成立的内在依据是独立的研究对象和适当的研究方法。而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自从法律伴随着国家产生以来,都只能借助其他学科(如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生存与科学之林中。因此法学家们无不致力于研究出一套独特适当的研究方法,从而促进法学研究的发展。作为法律方法之一的漏洞补充在法律方法论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在多元化的法律体系中,民间规范作为重要的纠纷解决工具和法律漏洞补充因素,对保障法制国家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演进,法律解释在法律运行中所起到作用亦越发引人注目。本文通过对影片《窃听风暴》的解析向读者展示出在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与法律解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今的法律环境下,法律职业道德需要一个信仰的支持,而法律信仰就是众多信仰中最符合需求的,法律信仰下的法律职业道德将是法律工作者最坚实的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