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法律规范中,还未出现针对性指导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律原则。就我国现状而言,构建讯问未成年人的原则已迫在眉睫。侦查讯问具有讯问环境的相对封闭性、讯问过程的强制性、讯问方式的直接性、讯问各主体间的冲突性的特点,极易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结合未成年人心理脆弱、法律决策能力较低的特点,遵循讯问程序法定原则、禁止强迫性讯问原则、合法利益最大化原则、讯问程序人性化原则、严格程序性法律后果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及时有效原则、全面细致原则,从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日前,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检察机关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工作作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规定》明确指出,当有线索或者证据表明侦查活动可能存在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检察机关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进行讯问,应当将教育作为基本定位和主要目标,将查明犯罪事实对其进行惩罚作为次要任务。充分保障未成人的休息时间,选择适宜教育的地点,选派经验丰富、耐心细致、善于做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工作的检察人员进行讯问,将教育矫治贯彻讯问过程的始终。利用讯问时同步录音录像、强制律师在场、严格限制使用讯问谋略、赋予未成年人沉默权的方式,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针对违反保障原则的讯问行为,通过诉讼无效、绩效考核、纪检监察,甚至刑事追究的方式予以制裁。切实规范讯问程序,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权益。  相似文献   

4.
审查逮捕是侦查监督的首要职责,是开展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的重要基础。审查逮捕的案件处于诉讼的初级阶段,侦查不充分,证据收集不完善,在短期内作出决策,难度大、风险高,这都是审查逮捕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因此,为了全面掌握案情,确保案件质量,既要对公安机关报送的案件证据材料进行审查,也要对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讯问,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防止逮捕权滥用,防止冤错案件发生,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有些检察干警没有认识到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性,又人为地造成案件决策难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5.
尽管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米兰达一案中认定,侦查人员在讯问之前必须要告知犯罪嫌疑人的宪法权利,但是对未成年人是否应该适用更加严格的标准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争论的话题。详细分析美国的司法和立法实践后认为,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处理,既要考虑未成年人区别于成年人的特点,又要兼顾社会各方的利益,通过对讯问予以全程录像、规范讯问策略等手段达到权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创设性的规定了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其中第121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由此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正式被纳入刑事诉讼程序,为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胡畔 《法制博览》2015,(5):75-76
当前,未成年人团伙犯罪不断攀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由于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涉及的犯罪嫌疑人在心理学上的认知、意志、情感、个性等方面,除了具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备一些团伙类犯罪人所特有的特点。深入分析并灵活掌握这些心理特点,采用有效的讯问对策,能帮助侦查人员获得有价值的线索,提高破获案件的成功率。根据所分析的心理特点,本文提出了无中生有、作茧自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啖之以利和挑拨离间的讯问对策。  相似文献   

8.
警察讯问和羁押期间未成年人待遇状况直接反映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目前的实践部门基本能按照法律的规定执法。但是,为充分注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特殊性及加强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仍然有诸多需完善之处,文章接着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建立专门的少年警察,改革看守所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车代红 《法制博览》2013,(10):134+91
在贿赂犯罪中,用以定罪量刑的证据多为一对一的证据,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取得犯罪嫌疑人的有罪陈述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侦查人员充分利用侦查讯问谋略,以保证案件有突破性进展。笔者从攻心,迂回,离间,造势四个方面阐述贿赂犯罪案件中侦查讯问谋略,以期对贿赂犯罪侦查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批捕阶段律师介入是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正当化的重大进步。律师介入这一阶段能够通过阅卷权和调查取证权的行使为检察机关提供有利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材料,并通过讯问在场权以“合适成年人”的角色保障未成年人在被讯问时能有正常的表现。这一方面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检察机关对侦查行为法律监督职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