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瑛 《法制博览》2022,(12):111-113
公众人物隐私与公众兴趣、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由于我国现有的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制度缺少常态化规定,以致在司法实践中频繁出现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新闻舆论自由的冲突问题.基于此,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从我国立法实际出发,颁布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来明确概念,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实现对公众人物的分类保护,同时参考域外"合法评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一个新兴平台,隐私权在网络这一新兴环境中,正受到巨大威胁,也使隐私权保护这一问题再次摆到人们面前。我国对于传统隐私权的理论研究虽多,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隐私权保护不够重视,使得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而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侵权又以许多更新的侵权形式表现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保护现状和国外的保护模式,进而提出我国在网络环境下对隐私权的可取的法律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3.
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其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我国现行法律构建有隐私权保护体系,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的相关条文都可作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依据,但这些规范缺乏可操作的标准。因而,我国应当制定网络隐私保护方面的专门法律,并建构网络隐私保护的行政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网络环境中关于青少年隐私权保护的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青少年隐私权保护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网络环境中关于青少年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网络环境中关于青少年隐私权保护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网络环境下青少年隐私信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2019,(14):137-138
在使用手机APP前,用户往往需要签订APP协议,但在协议中常常存在过度搜集用户信息、任意进行信息共享的格式条款以及大量显失公平的免责条款。由于该领域法律规范仍存在空白并且APP格式条款自身具有特殊性,APP格式条款尚不能得到很好的规制。针对这一情况,政府、APP开发商以及用户必须联动起来,通过加强立法建立严格的行政审查机制,提高企业自身的条款制定能力以及增强用户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意识等方式,对APP格式条款进行规制,以更好的保护用户的网络隐私权。  相似文献   

6.
姜玉 《法制博览》2015,(8):260-261
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侵犯网络隐私权的问题。网络隐私权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由此对传统的隐私权提出挑战。针对目前出现的不同形式的网络侵权问题,本文从法律、商业行为规范、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田园馨 《法制博览》2013,(6):130-131
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公共官员与公共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为维护公共利益,我们有必要对公共官员的隐私权进行制度上的限制。限制公共官员隐私权,对维护公民知政权和监督权,推动民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监督公共权力,树立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但这种限制并不意味着对公共官员隐私权的彻底剥夺,只有按照一定的原则,不断完善立法和制度构建,才能在维护公共利益与保护公共官员隐私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促进我国民主法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阶段,互联网行业也成为我国各大行业的主要依托,网络的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互联网应用的过程中,人们的隐私信息也在不断的透明化,而隐私权作为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益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在人们的网络隐私受到威胁的同时,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志方 《法制博览》2023,(10):34-36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技术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尽管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人们的个人隐私也越来越容易被泄露。只要使用网络,个人信息暴露的情况就会存在。而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漏洞、管理缺陷或人为故意造成个人隐私被非法使用的概率就非常高,这对我国的隐私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我国既要在司法上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还要在公法领域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进行探讨和研究,如此才能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于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让我国公民能够更加安全地使用网络。而本文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种权利,它的立法保护,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活动的时空范围变得异常宽阔,隐私权的屏障被抽象地打开,人们置身于几乎透明的玻璃社会,个人的隐私空间变得狭小、隐私权常常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个人的隐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对网络隐私进行探讨,从中找出对策,以服务广大民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