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视野》2009,(10):64-64
《南方日报》2009年10月15日刊登羽戈的文章指出,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在现代中国的行进,怎么看都像是一场限制公权力的漫漫长征。虽然十七届四中全会对财产公示有了进一步的规定,但总体而言财产公示依然处于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行的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具体内容和运作方式与国际上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有所不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财产公示是这个制度体系的核心环节。领导人具有坚定的决心并带头示范,走法治化道路,建立完善体系,遵守公开原则,有健全的配套措施和制度,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基本经验。我国要真正建立起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同样需要高级官员率先垂范,走法治化道路,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勇 《学理论》2013,(2):20-21
2012年7月10日,淮安颁布了《关于同步公示拟提拔干部财产的暂行办法》,并在8月1日起正式实施。缺乏顶层设计是当前干部财产公示最大的障碍和困难,淮安强势推进官员财产公示,凸显淮安决策层的政治勇气。淮安的官员干部的财产公示,一方面,敢于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敢于触碰财产中的"敏感点"。另一方面,淮安以"新提拔干部"财产申报公示为突破口,意在缓冲社会阻力而得以有效推行,减少改革成本,为以后的分步实施积累能量和经验,实现了财产公示的软着陆。精巧的制度设计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是淮安决策层的政治智慧。淮安的财产公示制度,虽然还存在着种种缺陷,但是,它已经对淮安的政治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可以预见未来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官员的心理抵触是当前我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第一道障碍,也是最大的障碍。官员心理障碍的产生具有复杂的原因,治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心理障碍应"对症下药":加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舆论宣传,使官员对其形成正确的认识;制定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相关法律,使官员对其树立正确的态度;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配套制度和技术,减少官员对其风险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入法:必要与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国 《行政论坛》2010,17(1):56-61
腐败是制约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顽疾,官员财产申报入法,是预防与惩治腐败的基本路径,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但就当下中国,严格说来,仅有相关的党政文件而无真正意义的官员财产申报法。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入法的必要性在于:官员财产申报入法,耦合了官员社会角色担当;官员财产申报入法,彰显了现代法治精神;官员财产申报入法,体现了公众知情权与官员隐私权的博弈;官员财产申报入法,顺应了世界治腐潮流。通过文本解读与案例实证,透析现行规定的缺失与立法阻滞的枢要,提出官员财产申报入法的主要理路在于:在宪法框架内渐进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入法;完善官员财产申报法的逻辑结构;健全官员财产申报法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国际社会普遍采取的一种约束政府官员行为的制度,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能有效遏制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行为。鉴于我国现行的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申报主体和申报范围偏窄、只向上级申报不接受公众监督、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及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我们必须从我国建立健全反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借鉴国外在应对腐败和对官员监督方面的经验,加强对我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研究。通过试点,争取在全国范围内早日建立并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让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成为制度反腐的有力支撑,最终通过立法来完善我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7.
李辉 《行政论坛》2015,(1):93-96
为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已有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的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制度,实现中国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规范公职人员道德操守和法律意识,文章运用对比分析和实例论证的方法,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总体部署及现行的法律法规,力图在提升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示法治化速度,确定适格的申报主体,完善财产申报公示内容和完善金融制度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1)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要探索实行官邸制,但是官邸制的实行需要相关的配套制度的制定。而在2008年的新疆阿勒泰地区首次在网上公开官员财产,这是我国进行反腐的新措施。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可以有效遏制腐败现象,并可以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因此要实行官邸制的前提就要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反腐倡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从现状看,此项工作面临诸多争议和难题。为此,厘清相关争议,明确申报对象与内容、规范申报程序,授权申报受理机构,是我国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着力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阿勒泰地区和慈溪市先后开始实施官员财产申报,社会各界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讨论.在社会各界的极力赞扬面前我们有必要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对其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应逐步推行.同时,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亮点不仅在于细化的制度设计,更在于如何启动执行力,使之成为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铁律,持久发挥其震慑之效.  相似文献   

11.
翁里  代星 《党政论坛》2013,(9):17-18
微博反腐,在2012年的网络世界中十分红火,被曝光的涉.腐人物包括“表哥”杨达才和袁占亭、“房叔”蔡彬、“房爷”周伟思等。这些人一经微博曝光,立即引发公众对其财产来源的强烈质疑,然而当公众要求公示这些官员的工资收入时,却几乎都被相关单位以“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为由拒绝,这反映出在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和正规反腐渠道的不通畅。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依法规范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公众监督。  相似文献   

12.
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国际社会监督政府和官员廉洁从政的普遍做法。我国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从公众知情权与官员隐私权方面、配套制度与技术手段方面、中央政治决心和社会稳定四个方面均不乏可行性。从制度方面、中央高层政治决心和策略方面,推进和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亦应有合理路径,即此项制度的建立应尽快变成立法行动,并逐步推进和实施。  相似文献   

13.
在财产申报领域,目前中国实行的是2010年公布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以及2001年《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试行)》。从直接渠道无法获得和判断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官员财产申报规定实际执行的效果,但从中央查处的腐败案件看,财产申报制度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除财产申报制度本身的欠缺外,相关法律的不健全、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官员的抵触情绪也是重要原因。创新财产申报制度,必须要更新观念,同时要贯彻资产追回机制、建立国有资产流失公益诉讼和制定财产申报法。  相似文献   

14.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举措,经历了雏形发展、实质采纳和破冰实施三个发展阶段,但因缺乏官员群体的认同、相关法律的保障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持,我国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还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5.
各国的财产体系均是由两部分所组成,其一为债权,其二为物权。债权是人体之血液,物权则是人体之骨架。物权公示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物权行为理论,物权公示的内容包含物权公示的方法与物权公示的效力。目前我国在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物权公示制度,物权公示是司法性质还是行政性质的划界模糊,实务上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16.
澳门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改革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澳门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发端于1998年,2013年确立了包含高层官员财产公示内容的新财产申报制度。澳门财产申报制度改革的核心线索是增加财产申报的透明度。首先,用保护公职人员隐私的方式作为推进财产公开的突破口,有效推进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和公示的改革进程。其次,用立法的形式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的各项规定予以法制化,维护了财产申报制度的权威性。再次,将财产申报只是看做反贪防贪的一个制度措施,而不把廉政的希望都寄托在财产申报上。最后,财产申报制度在满足法律规定的同时,避免给申报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7.
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具有缓解掌握公共权力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矛盾的作用,素有"终端反腐"之称。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试点地区的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进行比较,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官员财产信息公开法;完善公开方式,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建立问责机制,推动财产信息公开等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阳光政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05,(4):44-44
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这一法律是美国财产申报制度的蓝本。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任职前报告自己的财产状况,上任后还须按月申报。同时,财产申报不只限于申报者本人,还必须包括其配偶或受抚养子女的有关情况。除在国家安全部门工作或其他不宜暴露身份的官员外,各受理申报的机关均须将财产申报资料公开,供大众查阅复印,以便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9.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反腐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反腐败经验表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阳光法案"和终端利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基本机制。目前我国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迫切要求在采取教育、监督、制度、惩治等综合措施的同时,更突出地依靠制度创新来推进反腐败斗争,官员财产申报则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关键制度。我国近年来官员财产申报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为这一制度从党的文件、规定即纪律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起到了积累经验、排除障碍和奠定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全世界官员财产申报已经有很多成熟模式和成功范例的情况下,中国的这项制度实践依然停留在较为初级的收入申报阶段上,并且实施效果甚微。本文通过政策分析的视角对中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进行分析,从趋势外推、理论演绎和判断估测等三个维度论证了制度化和法律化是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的必然趋势,透过政策备选方案类型的视角对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借鉴政策议程的相关理论考察了中国官员财产申报进入立法议程的相关要素、触发机制和时机选择,从政治文化、技术和管理等三个维度讨论了官员财产申报的政策合法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