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政治系统中,“圈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中国历史上,政治官场一直是凌驾于百姓之上的特权系统,也因远离普通民众而充满了神秘色彩。改朝换代,荣辱沉浮:“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呼风唤雨纵横捭阖,有人蹉跎坎坷黯然失意;  相似文献   

2.
《法制博览》2009,(21):26-27
大凡政治家都善于生“病”,每当他们在政治上失意或大权旁落时便要“病”上一场,当然这要“病”得技巧,“病”得让人防不胜防,而养病者则以“病”来韬光养晦,保存实力,伺机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3.
5月20日,陈水扁面对岛内群众和在野势力的激烈抗争发表了“就职演说”。在这篇演说中,陈一改“大选”期间的挑衅口吻,将“公投制宪”变成了“宪政改造”,并声称“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及统独的议题,目前在台湾社会尚未形成绝大多数的共识”而建议将其排除在“宪改范围之外”。然而,这一“宪改”的烟幕难掩陈水扁及其所代表的民进党“公投制宪”的理念与立场。为更进一步认清陈水扁当局“宪改”的本质,本文试就前六次“修宪”中民进党对“修宪”与“制宪”的态度立场加以考察,乃至对民进党上台后的“制宪”活动进行探讨,以期从客观上还原陈水扁当局“宪政改造”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赵全一 《工会博览》2008,(18):52-53
这是一个尊重“隐私”的年代。“私房菜”、“私房话”、“私房秘籍”……也当然少不了“私房钱”。相对家庭总积蓄来说,私房钱的数额可能较小,许多人便随意在银行甚至将现金东掖西藏,  相似文献   

5.
行光 《法制博览》2011,(13):49-49
文革中,“四人帮”疯狂迫害知识分子,使知识分子成了继“地、富、反、坏、右、资……”后面的“臭老九”,“四人帮”呼喊“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口号,中国人以自己是“大老粗”为荣,这种愚昧反智文化的推广,造成了中国知识界整整一代的断层,严重阻碍了经济与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许多人以为“知识越多越反动”是四人帮的首创。然而,“知识越多越反动”这一理论竟然是来自斯大林的发明。  相似文献   

6.
刘明钢 《法制博览》2011,(15):64-65
这是一桩离奇的冤案。“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之流制造了成千上万的冤假错案,此桩冤案却是发生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而导致这飞来横祸的竟仅仅是一份延安时期写的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7.
人在尘世中,都是饮食男女。男人往往喜欢“吃豆腐”,男女间因第三者介入常导致其中受伤害的一方大为“吃醋”。可许多人光会“吃豆腐”与“吃醋”,而不知其来历,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追源溯本,这“丽吃”各有一段饶有风趣的典故。  相似文献   

8.
仕途失意 情场得意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早年受知于牛僧孺党人天平节度使令狐楚,并经令狐楚之子推荐,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即公元838年高中进士及第.不久便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了一名幕僚,并且娶了他的女儿,从此堕人牛、李党争之中,一生困顿失意。李商隐是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诗人,二十六岁时写下的《安定城楼》,展示了他的远大抱负。但是他空有“欲回天地”之雄心,可叹事与愿违,竟是“一生襟抱未尝开”。  相似文献   

9.
论“台独”势力的“住民自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头面人物,为“实现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而“要求立院通过公投法”所发出的喧叫声,甚嚣尘上,且国民党当政者在此调调上与其有改二重唱为大合唱之势。这是分裂中国活动的深化,也是他们在新形势下妄图的“用人权对抗主权”、反对中国统一...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08,(21):31-31
听书讲古,经常能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并没有解释此“三”究竟是哪些。  相似文献   

11.
夏吟 《法制博览》2010,(4):52-52
过去,人们大多称州县一级的地方官为“父母官”,不过,在那个“十官九贪”的社会,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并不多。只有那些公正廉明、贴近百姓的基层官员才配称为“父母官”。因为这一称谓,是从为百姓办事、受百姓拥戴的汉代的“召父(召信臣)”和东汉的“杜母(杜诗)”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法制博览》2010,(15):59-5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华语圈中家喻户晓。 我们太习惯于说“慈母严父”了,以至于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慈母”,对于这个“慈母”来说,“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相似文献   

13.
1968年我出差回北京,我的伯父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突然跟我谈起了“伍豪事件”。那时候“文化大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据说,有一天红卫兵小将翻出了上海20世纪30年代刊有“伍豪启事”的旧报纸,就把这张报纸送到了中央文革小组江青手上。当时江青正想整我伯父而愁找不着“黑材料”呢,一见这张旧报纸如获至宝,便意欲借此事,谋害伯父。  相似文献   

14.
“罗莎”刮过,浙江重创,700多万人受灾,这是去年的消息。杭州尽管距离“罗莎”在浙闽交界处的登陆点较远,可雨水也够大的,118.6毫米,“豪雨”。网友说,“马路上的积水足够养上一网鱼了”。“水漫金山”不再仅仅是与雷峰塔有关的一个传说了,没有人将这样的日子称作“充满负离子的一天”。那是黄金周结束后的上班首日。人们忙着上下班,能养鱼的马路,还真是“行路难”,汽车毕竟不是冲锋舟。  相似文献   

15.
李乔 《法制博览》2011,(14):62-63
真理在“中间”斯大林说:“真理在‘左’和右中间。”此话正确,也很精辟。斯大林自己把握得怎样,姑且不论,但这句话说得确实好。中国的儒家实早有此意。《中庸》谓,执其两端用其中,《论语》谓,过犹不及。“过”与“不及”亦即“两端”。“过”与“不及”都不对,  相似文献   

16.
“宋氏三姐妹”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三位女性,她们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宋氏家庭也因为出了这三位人物而享誉中外。而三姐妹最初的名字并非霭龄、庆龄、美龄,而是“爱琳”、“庆琳”、“美琳”。说起三姐妹名字由来,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移送”     
朱铁志 《法制博览》2008,(12):40-41
这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一个词。通常的情形是,一个违法、违纪的官员被行政部门发现后。确认其违法事实,在对其进行政纪处理之后.为表示铁面无私,果断将其送交司法机关,这叫“移送”。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7):16-16
中国人最应弄明白的一个词便是“中国”。“中国”的古意是啥?“中国”的英译China究竟源出哪?这大概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翻阅《四书五经》可见《尚书·梓材》有载:“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这应该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也就是说,“中国”一词三千年前便有之,但自夏、商、周直至明清,却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1):21-21
大家经常在有关清朝的书籍,文章或影视剧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别是电影,电视剧上整装待发的清军队伍里,通常背上贴着这两个字。好像这使人容易联想到“勇”就是特种兵,“兵”就是一般军人——实事上不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20.
刘洪波 《法制博览》2010,(12):69-69
湖南嘉禾县250名儿童血铅超标,部分家长想去外地体检被当地公安拦截,引发堵路后有村民被拘捕,县政府称这“实现了打击少数人、教育一大片的目的”。血铅超标的事情多有,解决起来很困难,这是规律,受损害的人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没有使损害停止下来的希望。但像嘉禾这样,外出体检都要被拦截,这还没听说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