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风 《中国法律》2006,(4):13-15,66-70
中国引渡制度是在最近15年中创建的。从1993年8月26日与泰国缔结第一个双边引渡条约开始,中国以平均每年两个条约的速度,已经与25个国家缔结了双边引渡条约。2000年12月28日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引渡法》,为中国与外国开展引渡合作确定了具体的准则、条件和程序,吸收了国际上通行的引渡合作规则,结合中国的特定情况创设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引渡司法审查和行政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2.
高秀东 《法治研究》2013,(12):23-31
我国缔结的双边引渡条约与引渡法之间的冲突普遍存在,当双边引渡条约与引渡法发生冲突时,应当且必须优先适用双边引渡条约。当双边引渡条约与引渡法规定相同时,实际上也应当且只能优先适用双边引渡条约。在我国,双边引渡条约能够直接适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德国引渡制度的基本理念和重要法源为切入点,围绕《刑事案件国际司法协助法》,介绍德国引渡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结构,包括无条约关系的引渡实体要件、程序流程以及欧盟范围内引渡的实体要件和程序流程,着重解决德国引渡制度的框架"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找德国引渡制度传统原则和程序结构出现的变化、特征和问题,并在对于德国的引渡制度"怎么看"的意义上给予评述。所有这些都服务于这样的目的:找到适用于引渡的德国法律上的正确根据和途径,顺利地把当事人从德国引渡出来,实现请求国的刑罚权。  相似文献   

4.
引渡是国际司法合作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打击跨国和国际犯罪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形势的发展,引渡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引渡已不完全限于国家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会牵涉到非主权的司法管辖区;本国人不引渡原则;财产与罪犯一并作为引渡客体以及引渡程序等问题。这些新的问题不妥善解决,会影响引渡正常实施。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司法实践中,涉外刑事案件越来越多,其中不少都涉及到了引渡。尽管我国在引渡方面已有多个司法协助协定包含刑事协助的内容,但多无明确的引渡条款,且条款涉及的刑事司法协助的范围十分有限,远不适应发展需要,亟待建立、健全和完善,关于如何健全完善我国的引渡制度,本文作了较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引渡或遣返刑事外逃人员主要的问题和障碍是程序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法律问题是国际法上的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影响。对于没有废除死刑的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运用引渡制度中的量刑承诺。本文旨在对我国引渡制度中的量刑承诺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的法理分析,阐述了量刑承诺的概念、种类、特点、性质、法律依据等,同时对死刑不引渡原则在我国引渡实践中的运用,特别是量刑承诺作为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变通或例外适用作了客观和务实的分析,结合我国引渡实践就完善我国量刑承诺程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引渡制度渊源已久,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合作方式,其理论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日臻成熟.我国引渡制度比及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国际司法合作的不断展开,引渡制度也在与时俱进、逐步成熟.但是,现存的引渡制度在实践中、立法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大大限制了我国对外逃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阻碍了我国引渡实践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完善我国引渡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婧 《法人》2006,(8):12-13
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来中国外逃官员数量增至大约为4000人,卷走资金近500亿美元。而这其中能被遣返回国的贪官几乎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既有法律上的也有国际合作制度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主动引渡制度研究:经验、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风 《法商研究》2006,23(4):3-12
主动引渡作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一种机制,已成为我国打击严重犯罪、缉拿外逃罪犯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在建立和完善主动引渡制度上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仍然面临缺乏从某些国家进行引渡的法律依据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不断扩展我国与外国引渡合作的条约关系等五个方面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主动引渡机制。  相似文献   

9.
赖昌星成功遣返回国后,随着他的归案,厦门远华走私案终于画上了句号。基于对赖昌星案件的分析,反思我国在"引渡难"问题上所受到的诸多障碍,并就相关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郑洁 《犯罪研究》2006,(6):49-53,80
近年来,我国参与的国际引渡合作不断增多。既有中国作为被请求引渡国将罪犯引渡出去,又有中国作为请求引渡国将罪犯引渡进来。本文从近日发生在上海的引渡案件入手,简要介绍引渡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并提出了完善中国引渡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琰妍 《中国司法》2006,(3):103-105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涉外刑事案件越来越多,其犯罪性质愈加恶劣,波及面愈加广泛,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危害,也影响了国际社会的稳定,我国急需一部法律来规范和制裁这些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于2000年12月28日颁布实施,中国的引渡制度体系由此更加完整,它是对中国缔结的双边引渡条约、涉及引渡规范的多边国际公约的更深一步的诠释与补充,它们作为我国与外国之间的刑事司法协助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健全了中国的法制,对于加强同各国在打击犯罪活动的国际合作方面有着十分重…  相似文献   

12.
董书丽 《中国司法》2011,(3):109-111
美国在引渡问题上奉行的是"条约前置主义",目前已与108个国家和法域缔结了双边引渡条约,主要依靠这些双边引渡条约来开展引渡活动,但是调整引渡制度的国内法规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由《美国法典》第18编第209章第3184~3196条加以调整。美国的引渡审查模式实行的是"司法审查→行政审查"的双重审查模式,首先由司法机关对外国的引渡请求进行全面审查,  相似文献   

13.
引渡作为一种国家间制裁国内涉外犯罪的司法合作制度,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但引渡制度只是提供了一种形式上最有效的方式,跨国"避罪"问题并没有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因为引渡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自不例外。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参加或签署的国际条约在引渡实践中存在局限性、签署的双边引渡条约存在缺陷、双边友好协商方式运作艰难。二是中国引渡制度实现中的政治、经济、人权、法律等阻碍因素。鉴于此,我国应从国际政治交往方面、处理引渡制度中的传统原则问题、处理与引渡有关的审判及程序上的问题等方面求得突破困境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15.
温耀原 《法学杂志》2013,34(5):97-103
引渡关乎国家主权与相关被引渡者的人权利益。本文首先介绍引渡中的主权与人权关系,然后详细阐述了引渡中死刑犯不引渡原则、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和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中的主权与人权的关系,并就我国实践中相关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罗嘉航 《时代法学》2012,10(3):114-121
引渡本属被请求引渡国为请求国提供的司法协助,但由于人权运动的兴起,引渡活动越来越重视被引渡人的合法权益。为保障人权,同时维护请求国的法律尊严并实现对于犯罪的惩罚,附条件引渡应运而生。附条件引渡是被请求国同意引渡时,要求请求国答应一定的条件的引渡活动,其附加条件必须与引渡后的司法活动紧密相关,对司法权的侵犯也应当在一定限度内,并可以分为程序条件和实体条件。对于附加条件的承诺也属国家行为,应由代表国家意志的机关决定并作出,承诺应当得到履行,不履行承诺应当承担一定的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刑事司法协助与引渡制度是双边刑事司法合作中最重要的内容.近几年我国与东盟成员国刑事司法协助和引渡有很大发展,通过刑事司法协助与引渡条约的签署和适用,初步建立起刑事司法协助和打击犯罪合作机制.但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是明显的,需采取适当的途径和措施,推动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刑事司法协助与引渡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